APP下载

创设课堂情境,激活数学思维

2020-11-25李正琳

天津教育·上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课堂情境情境教学小学数学

李正琳

【摘要】数学概念和其他学科相比,其学科内容更加抽象。而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这样抽象的概念很难让他们提起兴趣,从而使他们产生了厌恶的情绪。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围绕学生的兴趣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通过不同的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数学知识。与此同时,还让原本枯燥的学习课堂变得轻松有趣,这样课堂的气氛将变得更加活跃,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维也得到了加强。

【关键词】课堂情境;小学数学;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1-0071-02

一、创设情感化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向来都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想要学好相应的知识,那么首先应该形成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所以,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就显得极为重要,其从属于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教师承担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准设计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地研究相应的知识内容,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群体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開展实际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建设更为良好的师生关系,采用更具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诸如“非常棒”“做得很好”等,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还能深度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其更为自主地融入后续学习活动中。例如,教师在讲解“小数乘法”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常常会忽略小数点,如将算式“3×12.5=?”看作是“3×125=?”,其根本原因在于此前学生从未接触过与其相关的知识内容,因此仍旧处于懵懂的状态。在面对此种情况的时候,教师需要及时提醒并纠正学生,帮助其明白小数点虽然很小,但是却非常重要,如果缺乏小数点,那么最终结算结果必然会出现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提醒下,将会迅速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能积极改正。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强化应用能力

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教材和生活情境进行有机融合,用于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为可视化生活内容,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强化其实践应用能力。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性地挖掘潜藏在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并将其教授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感悟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利润与折扣”的过程中,可以针对性地创设超市购物的情境,要求相应的学生作为超市的售货员,而其余学生则作为顾客的角色购买物品,在购买的过程中,“顾客”和“售货员”均需要按照商品价格与折扣计算出实际应付价格以及利润,以此切实有效地加深学生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此过程中仅仅充当引导者,几乎所有环节都由学生群体完成,增强超市购物的真实感。

三、创设问题化情境,加强学生思维

由于年龄限制,学生普遍没有形成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对学习重要性方面的意识存在明显不足,课堂中的注意力也不够集中。鉴于此,教师有必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创设更为开放的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群体的学习热情。小学生在面对新奇的事物的时候常常会表现出极为强烈的好奇心,总会想问许多为什么,而教师则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此项特征,对其加以培养与引导,使学生在问题中学习知识,获取答案。

四、创设游戏化情境,活跃课堂氛围

建构主义教育原则明确指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该充分契合学习者此前的经验以及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促使其更为积极自主地融入学习活动中。学生喜欢玩游戏,而教师需要做的便是深度契合学生的此项特征,将数学问题融合到游戏中,让学生在开放活跃的氛围中探寻数学知识,强化学生的基本认知能力。综上,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深入学生群体中,了解其兴趣点以及学习所需,并针对性地打造符合其兴趣的游戏化情境,以此来丰富课堂形态,活跃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可能性的大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游戏:分别准备六个不透明的袋子,每个袋子中装四个红球和一个黄球。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获取一个袋子进行游戏,游戏的要求是:1.每个小组成员均需要轮流摸球,在摸完球后记录颜色,在摸后需要将球放回袋内;2.统计好摸到红球和白球的次数,哪个小组先完成就要将数据写在黑板上,而后进行综合汇总,要求学生观察并记录数据内容,并引导学生猜测:1.在袋子中,哪种颜色的球更多?2.从袋子中摸出相应的球,是哪种球的可能性更高?在教学游戏的深度引领下,学生能对所学知识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学生还可以自主地融入知识探索环节中。

五、创设合作情境,培养合作意识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管掌握多少知识,都不会是最全面的,只有通过合作的方式才能把知识的积累扩大化,实现1+1>2的目标。实践经验证明,合作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看法,学生之间通过讨论与交流不仅能得到正确的答案,而且对于难题的解析,通过合作也更容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难题的线索。在合作与交流中,学生的表达与倾听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同时这样的情境教学还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如在教学“长方体体积公式推导”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正方体木块,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参与,让学生用小正方体拼出长方体,看看哪组的小朋友所拼的种类最多。与此同时,对学生进行拓展性提问:如果每个小正方体的体积都是1立方,你们所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又是多少呢?这个体积和长、宽、高有什么样的关系?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由代表做总结性发言。学生团结协作,大家各抒己见,并最终达到统一的结果,这样的合作情境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深度影响下,教师有必要积极转换教育思维,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需要采用更为具象化的教育方式,将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维能力作为核心目标,开创情境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更为开放和谐的教育环境。当然,此项工作并非一蹴而就,教师需要花费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寻求新形势下的情境创设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契合素质教育需要,促使学生更为有效地学习自己所需的知识。

(责任编辑 王小飞)

猜你喜欢

课堂情境情境教学小学数学
如何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情境
从《雨霖铃》课堂实例看信息化的运用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