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发展核心能力探究

2020-11-25刘艳娜王瑞张静

天津教育·上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过程思维

刘艳娜 王瑞 张静

2020年9月7日,全国教师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作出谋划部署。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强调:教育系统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破除教师发展方面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开启全面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新征程。在教师专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教师发展迎来了全新的时代,全社会越来越意识到教师发展不仅是关系个体成长的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全社会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大事。

教师发展一般是指教师专业发展,即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通俗地讲,是教师从入职新手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逐步成长为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或者是行业专家的过程。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教师专业化蓬勃兴起,专业发展的研究从关注外界因素转向关注个体内部因素,特别是教师核心能力的发展。在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什么能力最重要、最有价值?下面主要从教师工作的角度分析教师发展的四种能力。

一、为人师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和经验的责任、义务,而且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大使命。因此,教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接班人的远大理想和抱负,有甘于奉献、热爱学生的无私情怀。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不但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更应是教师的行为准则。正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即生活,学生能够通过教学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自然就会“亲其师”,进而“信其道”。教师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修养能够感染学生向善向美,使得他们今后走出校园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诲人不倦、宽严有度是教师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一种表现。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要理解学生由于学习能力不同所导致的差异,尊重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引导学生思考。教师作为班级教学的管理者,既要督促、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要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教育和批评。在管理过程中,教师既要做到坚持原则、态度明确,又要做到宽严有度、严中有爱,理解和关怀学生,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改正措施和要求。

二、终身学习,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需要“教得好”,同时还得“有得教”。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方式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视野开阔、知识丰富,查找、获取信息的能力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教师,加之网络资源丰富,学生可以随时在网络上学习各种课程及相关知识,这必然对传统教学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教师和学生正在一起经历社会的变化,教师一方面要有深厚的知识功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思考在能力培养方面我们能“教什么”。

1.教思维方式。

从现代信息科学的意义上说,思维方式是主体从外界获得信息、加工信息,从而形成新信息的途径和方法。思维方式的发展水平受认知水平的影响,这是由于学生思维水平的差异导致学生思维方式不尽相同,进而导致学生个性化的存在,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和训练学生的思维,带领其体验分析、思考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多种思维模式,因为改变了思维,才可能改变行为。

2.教思想方法。

思想方法是人们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观察、研究事物和现象所遵循的规则和程序。将解决纷繁复杂问题过程中所用到的基本思想方法提炼出来,并将其用于解决新的问题。通过思想方法的学习可以促进思维品质的提升,达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标。教学中不能简单机械地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而应再现知识的发现过程,让学生体会思想方法的奥秘、领会其精髓,从而能够运用思想方法解决新的问题。

3.教结构关系。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一个人把同类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组织成赋予它们意义的结构。不论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教师应以全景的视野理清概念的产生、知识与已有认知的联系、知识在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知识的实际应用,帮助学生理清知识内在的关系,将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线,进而促进其搭建知识的结构,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

教学中,如何实现以上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努力成为终身学习型教师。古人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充电使得其专业知识精进,提高个人对专业和教育的理解,打破学科界限,增强教育智慧,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动力。

三、遵循规律,注重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什么”和“怎么教”是教师一直在思考的两个核心问题,只有将二者和谐地统一起来,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首先应以教学过程的内部逻辑为依据,即教学方法应围绕教学内容的逻辑主线展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诸如“问题解决”“案例教学”等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很多学科中已广泛使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设计能够激发并引导学生以自我活动去掌握教学内容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以适合教学过程的方法组织教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从传统关注教师教法的研究转向关注学生学法的研究。《学记》中指出:“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要意识到“教”是为“学”而服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学生如何思考、如何获取知识、如何提高能力等。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体会学习成功带来的喜悦,进而促进其与教师的良性互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勤于反思,在总结中突破创新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将教师的成长与其对自己经验的反思结合起来,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教师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育人经验,但是光有经验并不足以成长,成长还要有古人的“吾日三省吾身”境界,静心而深入地审视自己的教学准备、课堂授课、学生反应等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从而形成系统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的核心是对教学过程的思考。反思的初级阶段是对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和情况简单评议和记录;反思的高级阶段应该是挖掘现象背后的问题,寻找深层次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一个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教育者,一定是自觉的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仍然需要继续学习,这样的学习过程是为了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而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的学习,经过知识的重组和理论的升华达到解决问题、提升能力进而实现突破创新的目的。创新是教师发展的原动力,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教学对象的千差万别、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切都推动着教师不能墨守陈规,要以实践为导向,不断进行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在探索和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过:“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教育要改变和发展学生,首先应改变和发展教师。只有建设好强大的教师队伍,教育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六要”,坚守初心,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實现专业发展。当然,教师的发展除了个人孜孜不倦的努力外,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心、爱护和支持。只有教师发展得好,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责任编辑 徐德明)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过程思维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