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心布局谋篇,让作文行云流水

2020-11-25曾艳红长沙市雅境中学

十几岁 2020年20期
关键词:布局谋篇柳树中心

文/曾艳红(长沙市雅境中学)

中考作文考场时间有限,考生们在审对题、立好意之后,要抓紧时间为文章搭建框架,提前精巧地布局。这些准备工作做好之后,作文写起来,才能如行云流水,自在从容。本期,我们将继续和曾艳红老师一起直击中考,学习为作文布局谋篇。

诗人徐渭有一首诗,开头是这样的:“东边一棵柳树,西边一棵柳树,南边一棵柳树,北边一棵柳树。”读到这里,有人会皱眉,这是什么诗啊?还才子呢。且慢,我们继续往下读:“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得行人住?”任你柳丝千万条,怎么系得住友人,让他留下来呢?离别时的不舍跃然纸上。

诗作先是层层铺垫,蓄势待发,而后破势而出。最后一句,深化主题,道尽离愁。可见好的结构布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一起来看在作文的结构布局上常常出现的问题。

布局谋篇常见病例

(一)“大头娃娃”病

一些同学在作文的开头花了很多笔墨,却与中心内容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大,导致重点内容不突出。如有的同学在写作《秋游大围山》时,开头写秋游前一天的准备,描绘自己激动的心情,写了两百字还未见到大围山的一点影子。

(二)“鸠占鹊巢”病

记事的文章中,往往要提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这些人物有主次之分。但有同学详写次要人物,却把主要人物给忽略了,让“鸠”占了“鹊”位。如写《我在××中成长》,有同学写学骑自行车,他把爸爸怎么教他学骑车的过程写得非常详细,而写“我”克服困难、不怕失败却几笔带过。题目要求写“我”的成长,主人公却变成了“爸爸”,主次不分,“鸠”占了“鹊”位。

(三)“流水账”病

如果我们对材料平均使用笔墨,作文就会没有重点。例如,写挖笋这件事,一位学生将头一天晚上妈妈说要带“我”去挖笋、早上吃好早饭、出发到山脚、走到山上、开始挖笋的过程全部记录下来。泛泛而谈。作者心中没有主题意识,不知道怎么谋篇布局,自然也不明白重点要写什么了。

(四)“一团乱麻”病

一团乱麻,顾名思义:思绪烦杂混乱,理不出清晰的思路。通常我们在写作时事先没有通盘考虑,写一段想一段,写到哪算到哪,不尊重客观事物固有的逻辑(即它们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导致言之无序,思路缺乏条理性。

布局谋篇步骤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以《了不起的爸爸》为题写一篇作文,有以下素材,你该如何布局谋篇:

A. 和爸爸一起坐三轮车,爸爸善良地帮助车夫。

B.家庭变故,干农活,当搬运工。

C. 我考试没考好,鼓励我:那都不是事儿。

D.爸爸心灵手巧,能变废为宝。

(一)围绕中心,梳理材料,拟出框架。

要依据与主题的契合度、可能发挥的作用等判断材料的价值,确定材料安排的先后。简单说,就是根据中心的需要安排材料的顺序,如时间先后、地点转换、事情发展、情感变化等。在详略上,与中心、主题关系密切,能深刻地突出主题的重点材料就详写;与中心、主题关系不大,但又不可或缺的材料就略写。

(二)通盘谋划,列出提纲。

老舍先生说:“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了;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列提纲是在写作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文章的全貌,包括怎样开头、怎样结尾、中间部分怎样展开、如何承接与过渡等,要尽可能考虑清楚。比如,《了不起的爸爸》的提纲可以这样拟定:

中心:通过具体事件写出爸爸的乐观善良,表达我对爸爸的崇敬之情。

开头:开门见山点题。

按时间顺序:

①爸爸心灵手巧,能变废为宝。(略写)

②家庭变故,干农活,当搬运工。(略写)

③我考试没考好,鼓励我:那都不是事儿。(略写)

④和爸爸一起坐三轮车,爸爸善良地帮助车夫。(详写)

结尾:抒发感情,照应开头。

方法:采用书信体,用第二人称。

构思技法

在拟提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为作文挑选合适的写作技法,如选择一线串珠、倒叙、插叙等手法,可以让文章引人入胜,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采用欲扬先抑,卒章显志的构思,可以让读者和作者一起经历情绪的起伏;而设置悬念,可以用一波三折的剧情吊足读者胃口。

猜你喜欢

布局谋篇柳树中心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柳树
让作文因阅读教学而精彩
会治病的柳树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先定中心后搭配
向教材文本追索写作价值点的策略浅谈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三法”
柳树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