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危机应对
——以上海某三甲医院新冠疫情防控为例

2020-11-24单冬冬柏涌海王家美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0年5期
关键词:检出率公共卫生医护人员

单冬冬,柏涌海,王家美,潘 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如其来,不易预测,由于其自身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容易引起群体性行为,造成公众恐慌或焦虑情绪的传播,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对生活工作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影响[1-2]。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疫情发生后,因其病毒新型、传染性强、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尚未完全明确,且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易造成公众心理恐慌,使公众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引发心理危机[3]。

1 疫情对人群心理健康的影响

1.1 对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影响

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随着自我防护意识和工作压力的增高,使他们长时间地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极易造成心理困扰。在此期间经对医院护理人员的负性情绪筛查显示,抑郁检出率为31.5%、焦虑检出率为22.5%,躯体化、失眠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33.6%、17.6%;对疫情一线医护人员抑郁检出率达37.6%,广泛性焦虑32.5%。

1.2 对社会群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新冠疫情期间,社会群体出现恐慌、焦虑、自信心下降、过度控制、应激障碍等状况,社区人群普遍地发生抢购药物、消毒剂、防护用品等现象,还有些人表现出自我责备、不接纳行为,或者过度依赖他人、轻信谣言、抱怨等;甚至出现急性应激障碍。

2 疫情对心理影响因素分析

2.1 对医院医务人员的影响因素

该医院作为上海市定点就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实行24 小时接诊制度,就诊人次数最高达到133人次,已超过常规就诊人次的8 倍,其中包括疑似和确诊病例,医护人员负荷大大增加,部分医护人员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甚至达12 小时。医护人员作为此次疫情救治主体,一方面面临着高强度的救治工作,另一方面还面临物资缺乏和感染险,部分医护人员知识储备不足,易造成心理危机。

2.2 对社会群体的影响因素

一般群众由于信息缺乏,不能准确地筛选信息真假,易被网络谣言煽动,情绪波动较大,恐慌心理大于疫情本身的严重性,产生过激行为,危害社会。

3 对疫情心理危机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后开展及时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是国家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5]。针对疫情对医务人员和社会群体造成的心理危机状况医院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3.1 制定疫情心理危机预案

根据以往SARS 经验和本次疫情的特征,制定了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危机预案,重点针对医院医护人员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患者的心理干预流程和干预原则,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3.2 组建心理危机干预团队

团队成员包括医学心理科两名副教授、医务处助理员、心理科医师及心理测量师。见图1。

3.3 开展心理评估及危机干预

按照国家卫生建康委员会指导意见进行心理评估和危机干预。

心理评估量表采用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er Screener,GAD-7)、躯体化症状群量表(PHQ-15)、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NRS2002 营养状态评估表、创伤后应激障碍评估表(PCL-5)等等。专业人员评估通过咨询分析心理状况,给出干预方案。对严重心理问题对象作心理与药物联合治疗及采用其他相关的心理治疗。

图1 心理危机干预团队

3.4 开放24 小时心理热线

医院设立了针对医护人员的24 小时心理援助热线服务,避免因时间和空间问题而无法进行心理咨询的情况发生。

3.5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拍摄了系列疫情防护要点视频,如防治新型冠状病毒医护人员的心理防护要点、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返校学生心理保健要点、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返岗职员心理保健要点等;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科普文章、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医护人员心理防护手册以及正念减压练习音频;通过传播心理健康知识改变受众的健康行为和认知。

4 体会及建议

4.1 心理干预对疫情防控具有重要作用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无论是医务人员还是社会人群都可能发生心理危机,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持续的人群心理状态监测,定期随访,及时干预,避免因应激状态后产生的心理问题。

4.2 应对心理危机需要多方合作

疫情初期防控物资严重缺乏、医护人员工作负荷急剧增加以及心理负担加重。心理卫生专业人员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力量有限,群体行为的帮扶仍需要多方组织力量共同协助。

4.3 官方信息发布平台,有利于社会稳定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群体行为通常伴有从众行为和恐惧心理。恐慌情绪极易造成群众心理问题以及行为错乱,网络谣言传播速度快,群众不能准确的筛选信息,容易受谣言影响而产生恐惧心理和危害公共安全行为。需要确保信息发布的公开公正,做好新闻管制,规范舆论。

4.4 心理干预列入防控体系

针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将心理干预列入防控体系,建立心理干预组织管理体系,各部门合作、统一指挥,充分利用心理卫生资源,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心理问题和影响。

4.5 完善法律制度及监督机制

必须健全法律建设,保障社会安全稳定。建立监督机制是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问题不可或缺的部分。

猜你喜欢

检出率公共卫生医护人员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中国首个P4实验室:服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