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对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效果研究

2020-11-24方礼暄赵金萍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0年5期
关键词:老龄化实验组用药

方礼暄,赵金萍

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对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因素和改善措施进行研究[1-2]。相关资料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倒置严重,农村老龄化水平明显高于城镇,加之农村地区自然条件和医疗卫生设施配置相对较差,农村地区老年人身心健康问题愈加突出[3-4]。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微信平台的构建和普及,为农村老年人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本研究于2017 年12 月—2019 年11月对河北省石家庄市所辖三个农村镇的180 名老年人进行随访观察,明确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对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为农村地区老年人身心健康水平的提升构建更加完整有效的方案。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 年12 月—2019 年11 月,对某医院所辖农村地区选取三个镇的180 名年龄在61~86 岁的老年人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入选老年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老年人90 名,其中男性48 名,女性42 名,平均年龄(71.65±5.85)岁。对照组老年人90 名,男性46 名,女性44 名,平均年龄(72.24±5.75)岁。两组老年人的基本资料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入组老年人均对研究实验均知情同意,年龄>61 岁且<86 岁,无严重器质性疾病;无意识障碍及精神疾病,无语言功能障碍,无重大疾病需长期卧床者,无阿尔兹海默症;排除基本信息不完整或无法实现随访观察的老年人。

1.2 方法

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采取直接面对面询问的方式进行。调查人员在开始前均经过严格培训,受调查老年人均是独立完成问卷填写。针对读写能力存在一定限制的老年人,由调查员询问并帮助填写,在完成调查后再次复核问卷的准确性,保证问卷的有效性。

在掌握老年人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对实验组老年人利用微信平台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对照组老年人未接受针对性干预。

构建由1 名护士长、1 名副主任医师、1 名心理专家和多名专科护士组成的微信随访团队。团队成员均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及表达能力,并熟练掌握微信平台的各项功能及操作。团队创设“老年人健康教育课堂”微信群,将微信群二维码和功能简介印刷成卡片,发放给实验组的老年人,并帮助和确认老年人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加入群聊。同时,向老年人讲解群聊服务的目的,之后有专门的护理人员每日在群内向老年人传送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包含日常用药、慢性病管理、心理疏导等相关内容。基于老年人的特征,传送的健康教育内容以语音和视频为主,尽量浅显易懂,使老年人能够及时掌握。同时还设置咨询服务群,专门为老年人解决健康保健、疾病治疗、健康管理等方面疑惑与问题。该项健康教育自实验组对象入组后为期一年。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老年人的情况,要求老年人在每日用药之前将用药信息用微信或电话的形式告知随访团队(随访人员发现不当之处应及时告知纠正,有疑虑之处应及时与专业人士沟通)。随访团队记录用药正确、滥用药物、擅自增减药量和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出现的情况;干预前后分别检测两组老年人的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正常血压范围是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是60~89mmHg,空腹血糖值正常水平是3.9~6.1mmol/L;血脂正常值为:总胆固醇<5.17mmol/L,甘油三酯<1.6mmol/L,低密度脂蛋白<3.1mmol/L,高密度脂蛋白<0.9mmol/L;使用老年抑郁量表(GDS)评估老年人的抑郁情况,量表包含30 个条目,均以“是”“否”为答案,总分为30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抑郁程度越严重,0~10 分为正常范围,表明无抑郁症,11~20 分表示为轻度抑郁,21~30 分为中重度抑郁;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老年人的心理焦虑情况进行判断,量表包含20 个条目,每个条目为1~4 分,最高分为80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程度越严重,0~49 分为正常范围,50~59 分表示为轻度焦虑,60~80 分为中重度焦虑;使用老年心理健康问卷对两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分,从情绪、性格、人际交往、适应能力和认知能力五个方面进行评分,问卷共包含50个条目,均以“是”“否”为答案,总分为50 分,得分越多,表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进行数据校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数据校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老年人的用药情况对比

经过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干预后发现,实验组的用药正确率为84.44%,高于对照组的68.89%。实验组的滥用药、擅自增减药量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12.22%、10.00%和8.89%,低于对照组的26.67%、28.89%和21.11%(P<0.05)。见表1。

表1 两组老年人的用药情况对比 [n(%)])

2.2 干预前后的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对比

干预前两组老年人的血压、血糖和血脂正常率无明显差异(P>0.05),均低于80%。干预后实验组对象的血压、血糖和血脂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的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对比 [n(%)])

2.3 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对比

实验组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3。

表3 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对比 [n(%)]

2.4 心理健康状况对比

两组认知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的情绪、性格、人际交往和适应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心理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s)

表4 两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s)

组别对照组实验组t P情绪(分) 4.71±1.89 6.77±2.72 5.985 0.017 0.021人际交往(分) 6.21±1.76 8.67±1.64 6.127 0.014性格(分)4.92±1.85 5.94±1.66 5.428 0.012认知能力(分) 5.63±1.67 5.54±1.66 1.648 0.241适应能力(分)5.64±1.85 7.94±1.49 6.325总分(分)25.72±11.19 34.58±11.67 6.897 0.010

3 讨论

3.1 老龄化背景下农村老年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巨大

目前,世界人口正步入老龄化。而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面临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据2020 年2 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 年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4.000,5 亿,其中,60 岁及以上人口达到大约2.53 亿,占总人口的18.1%,世界排名第1,65 岁及以上人口超过1.76 亿,占总人口的12.6%[5]。有研究分析,我国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在2053 年达到峰值4.87 亿[6]。另外,由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导致农村空巢老年人越来越多,使得农村地区老龄化水平比城镇还要高,据2015 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常住人口老龄化水平为 18.49%,城镇只有14.34%,农村老龄化水平比城镇高4.15 个百分点,农村最先受到人口老龄化大潮的冲击[7]。

与老龄化相伴而来的是农村老年人巨大的健康需求。众所周知,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减退,躯体疾病逐渐增多。他们普遍地受到心血管疾病和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困扰,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长期用药维持身体健康,而且疾病和服用药物种类均较多,加之老年人健康素养不足,记忆力不佳,尤其是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所限,农村地区老年人占有的卫生资源相对较少,就医不便,且能够接受到的针对性健康教育和护理也十分有限。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老年人用药不良事件时有发生,常常导致自身基础疾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甚至还会由于用药不当使病情迁延、加重。研究发现,我国65 岁以上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逐年上升,到2016 年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已经达到整体报告数量的23.50%,老年人用药安全管理工作亟待改善[8-9]。

与此同时,社会结构与养老模式的变化带来了大量的农村老年人独居、空巢、留守、丧偶等问题,更增加了老年人抑郁、焦虑等负性的心理问题的发生率,而这些负性心理问题又会反过来对其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显著的不良影响[10-11]。

农村老龄化不断加剧,农村老年人身心疾病高发,释放了针对农村老年人的巨大健康教育空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积极关注农村老年人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并采取措施干预和帮助其做到良好的预防保健和自我健康管理,成为关乎老年人自身、家庭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对推动构建健康中国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3.2 “互联网+”的普及让基于微信等媒体平台的健康教育在农村地区有了开展的可能性

随着农村全面脱贫攻坚战取得关键性成效,农村居民经济状况有了显著改善,其卫生健康意识和养生意识也不断增强。近年来农村地区网络、智能手机普及率也在不断提升。据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 年6 月,60 岁以上网民规模占全体网民数的6.9%,成为新媒体使用增速最快的群体之一[12]。

本研究中,笔者也发现绝大多数农村老年人都拥有一部手机,其中不少老年人拥有智能手机,并且手机已然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沟通工具和信息来源渠道。不少老年人经常在手机上使用微信、抖音、快手等APP,也会不同程度地接触到一些健康相关信息。由此可见,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普及,增加了老年人和社会互动的机会,也为有针对性地向农村老年人推送他们需要的健康保健信息创造了条件。

3.3 基于微信等媒体平台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农村老年人身体健康水平

本研究中,笔者发现,经手机微信平台等媒体技术向农村老年人传授科学的用药理念和方法,并监测和掌握老年人的疾病和用药情况后,实验组正确用药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而滥用药物、擅自增减药量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说明经过健康知识的学习后,老年人对日常用药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下降。而日常用药准确性的提高也使得更多老年人的血压、血糖和血脂维持在正常水平,干预后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差异显著(P>0.05)。维持理想的生理指标水平能一定程度减少或延缓慢性病的发病和病程,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由此可见,通过微信健康教育平台能够有效地向老年人传播保健、自我健康管理等信息,有利于老年人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增强慢性病预防意识,掌握更多健康技能,从而促进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养成。

3.4 基于微信等媒体平台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

本研究发现,利用手机微信平台等媒体技术向老年人传授心理疏导等健康教育知识后,实验组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实验组的心理健康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说明定期为老年人提供精神卫生方面的宣传教育,有利于老年人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社会适应,从而使身心处于良好的状态,减少焦虑、抑郁情绪的产生。

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可以满足老年人进行思考和保持社会联系的精神需求,减少社会的脱离感。此外,新媒体的接触对老年人记忆力能力有正向作用,通过阅读健康教育相关的文章或者观看相关视频能改善老年人记忆能力,减缓情景记忆能力的老化[13]。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合理利用微信等媒体平台对农村老年人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够使老年人的日常用药情况、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均得到改善,对提升农村老年人健康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降低抑郁和焦虑发生风险,显著改善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建议政府、社会及医疗等相关机构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向社会尤其是老年人提供更多更权威有效的健康知识,帮助他们保持较高的健康水平,助力健康老龄化与健康乡村建设。

猜你喜欢

老龄化实验组用药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功能性训练手段对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国家发改委专家:全面放开二孩不足以应对老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