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市萧山区益农镇健康乡镇建设现状调查及居民需求分析

2020-11-24刘子嘉马海燕吕旺盛方祝英刘婷婕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0年5期
关键词:乡镇居民社区

刘子嘉,马海燕,张 萌,吕旺盛,方祝英,杨 阳,刘婷婕

国民的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1]。2016 年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2019 年7 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国家层面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三个文件提出要积极开展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创造健康支持性环境。健康乡镇是健康城市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卫生乡镇的升级版,建设健康乡镇是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2]。2019 年,健康村镇建设试点工作已被纳入杭州市萧山区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目前,益农镇已经开展一年以上的健康乡镇创建工作,为了解“健康益农”建设现状,本文开展了相关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9 年8 月12—25 日,对萧山区益农镇15~70岁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对健康乡镇建设相关机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进行定性访谈。现场调查共发放问卷1248 份,回收有效问卷1048 份,有效回收率84.0%。

1.2 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抽取样本:首先按照街道社区和农村社区(行政村)分层,再以单纯随机抽样方式抽取1 个社区和6 个村划定为基本抽样范围,然后按照距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或村委会)的远中近再各自抽取3 个居民小区(或)村民小组作为抽样单位;从每个抽样单位中按照系统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2 户家庭,从每户中选择符合要求的15~70 岁的常住人口进行调查。根据研究目的,以《健康浙江2030 行动纲要》《健康萧山2030 规划纲要》为参照并结合《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围绕健康环境、健康服务、健康社会、健康文化、健康人群和健康产业6 个要素构建健康益农建设指标测评体系,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健康乡镇建设六要素工作状况、居民对健康乡镇建设的支持和参与意愿、对六个建设要素的认知与需求以及建设成果的获得感等。采用匿名答卷方式,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当场发放并收回,核查问卷的完整性及逻辑性。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0.0 软件建立数据库,问卷回收后对内容核实整理并编码,录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1 个街道社区、6 个农村社区,423户家庭的1,048 名居民。调查家庭中,82.8%和81.3%的家庭距离公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1~2 km 以内,但有53.1%和63.7%的家庭距离电影院(或文化馆)和体育场馆为4 km 以上。调查居民年龄(45.31±14.81)岁;男性615 人(58.7%),女性433 人(41.3%);根据体质指数BMI(亚洲标准)的计算结果,64.1%体重正常;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79.4%);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33.7%)最多;就业状况以灵活就业居多(32.8%)。见表1 和表2。

表1 调查家庭居住周边公共服务设施配备情况

表2 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情况(n=1048)

2.2 益农镇健康乡镇建设情况

对健康乡镇建设相关机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进行定性访谈得知,目前,益农镇已经开展一年以上的健康乡镇创建工作,健康环境、健康文化、健康服务、健康人群、健康社会和健康产业各要素建设工作正在积极有序推进中,主要做法有:①建立了党委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专业机构技术支持、全民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模式,成立了独立职能的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以民为本,建立“健康入万策”长效机制;②以国家卫生镇和美丽乡村创建为契机,积极开展健康支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与田园相共融、与绿水相互动,成功创建群围村美丽乡村精品村、A 级景区村庄;③设立首个镇街“健康关爱基金”,企业融资,多元共建,倡导全社会参与氛围;④通过健康关爱基金的规范运行,引进专家定期坐诊,使医疗资源下沉;落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省市区级医院“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制度,真正解决“看病难”问题;⑤从优化家庭生活质量着手,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扎实推进新时代健康事业的基石——健康细胞示范建设;⑥紧抓健康服务与管理质量,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提高公共卫生资源效益,开展全人全程健康服务,重点推进健康人群培育;⑦围绕着“南沙风情,灵秀益农”,积极开展健康文化活动,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2.3 居民“健康益农”建设参与度和获得感

2.3.1 居民对健康乡镇建设的支持度

本次调查的1048 名居民中,对于益农镇开展健康乡镇建设,78.4%表示非常支持,16.4%为支持,5.0%无所谓,0.2%不支持。76.4%表示自己非常愿意参与健康益农建设,19.1%为愿意,4.3%无所谓,不愿意和非常不愿意参加的各占0.1%。

2.3.2 居民对健康乡镇建设认知状况

对于健康乡镇应满足的条件为“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健康文化+健康人群”这五项,能够从所给选项中正确选出的有 667 人(占63.6%);对于健康乡镇建设的社会单元包括“家庭+学校+医院+社区+工作场所”这五项,能够正确选出的占19.5%;73.1%的益农镇居民能够正确选出健康乡镇建设的主要责任主体是政府。

2.3.3 居民对健康乡镇建设的需求

在健康乡镇建设的6 个多选项(选出最关注的3 项)中,72.1%的调查居民表示最需求和期待的是完善养老设施或服务;在健康环境建设的11 个多选项(选出最关注的3 项)中,最关注的需求是生活垃圾处理规范(73.1%);在健康服务建设的8 个多选项(选出最关注的3 项)中,,最关注的需求是食品和生活饮用水安全监管(80.1%);在健康社会建设的6 个多选项(选出最关注的3 项)中,最关注的需求是五险一金落实到位(67.8%);在健康文化建设的5 个多选项(选出最关注的3 项)中,最关注的需求是社区体育活动增加(81.3%);在健康产业建设的3 个选项中,最关注的需求是休闲健身场所数量增加(87.3%)。见表3。

2.3.4 居民对健康乡镇建设现状的获得感

对于所在社区(村)的建设现状, 39.6%的调查居民表示自己现阶段总的生活质量改善非常多,32.2%比较多,26.7%为一般,1.3%比较少,0.2%表示非常少;以“非常多”和“比较多”作为具有获得感做比较。经卡方检验分析,在健康乡镇建设对自己的生活改善上,街道居民的获得感(83.9 %)高于农村居民(69.8%)(χ2=12.082,P<0.05)。按照Likert 评分法,将居民的获得感按照非常多、比较多、一般、比较少和非常少,分别赋分为5、4、3、2、1,对各条目总得分由高到低编秩。各建设要素条目中,获得感最高的是公共绿地覆盖率(71.5%)、公共场所卫生状况(70.9%)和医疗卫生服务质量(70.8%),最低的是餐饮场所食品安全状况(64.5%)、控烟活动(63.2%)和生活垃圾规范处理(58.1%)。见表4。

表3 居民健康乡镇建设需求情况

表4 益农居民社区(村)建设现状获得感[n(%)]

3 讨论

3.1 居民对健康益农建设支持意愿较高

社区居民是村镇生活中的主体,也是健康乡镇建设中的重要成员。居民对健康乡镇建设活动支持和参与的情况,可以反映出当前健康乡镇各项建设活动的实际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居民对健康乡镇建设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均较高,益农健康乡镇的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群众影响力。

3.2 居民健康益农建设需求呈多样化

根据受调查的益农镇居民对各要素需求度排序,依次为健康产业建设、健康文化建设、健康服务建设、健康环境建设和健康社会建设,在健身锻炼、食品安全保障、健康筛查与咨询、饮用水安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等方面,居民存在着多样化的需求和期待。

3.3 居民健康益农建设获得感存在提升空间

获得感是指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的幸福感,既要感受到改革带来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要让每个人有梦想、有追求,能够享受公平公正的同等权利[3]。在健康乡镇的建设中,获得感是关系社会公正和居民福祉的重要社会因素。在今后的健康益农建设中,应以人为本,根据居民的获得感和需求有所侧重、重点突破,通过缔造环境友好型乡镇,全面提升建设效果,不断提高益农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3.4 深化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居民文明健康素质

健康乡镇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涉及要素多、领域广,应达成党政部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辖区居民的共识。以“健康细胞工程”建设为突破口,将健康建设任务直接落实到社区、家庭等社会基础单位,从而推动健康乡镇的建设,带动整体健康氛围,全面推动健康乡镇建设[4-5]。益农健康乡镇建设,应以保障和促进人民健康为中心,引导建立“健康食堂”“健康村”“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单元等,以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因本次调查结果仅建立于当前调查所得数据基础之上,虽然部分调查数据已经核实,但个别数据尚有待通过多次重复调查测试、分析核实,故此次分析结果仅供参考。建议今后继续开展建设效果的持续性研究,以促进健康益农更高水平的建设,全面提升乡镇居民健康和福祉,从而推动健康中国行动的实施,实现健康中国梦想。

(致谢:本次调查得到了益农镇人民政府、益农镇公共服务办公室、益农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弘扬社区、东村村、东联村、镇龙殿村、众力村、群围村、群英村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猜你喜欢

乡镇居民社区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乡镇扶贫印象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