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执行“1560”政策后上海市嘉定区住院患者构成变化趋势分析

2020-11-24褚文革顾伟敏王亚梓陈海涛顾志冬于宏杰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0年5期
关键词:嘉定区增幅住院

张 妍,褚文革,顾伟敏,程 挺,王亚梓,奚 菁,陈海涛,顾志冬,陈 雯,于宏杰

上海作为国家医改指定试点城市,根据国家指导意见稳步推进各项改革措施。早在1997 年就明确了由城市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成新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目标,其中反响最大的就是郊区三级综合医院建设项目(“5+3+1”)[1]。为贯彻国家新一轮医改的精神,上海市提出了“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和结构,推进医疗资源整合,形成‘1560’就医圈”,以改善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嘉定区是上海市具有鲜明城乡特色的近郊区。嘉定区的发展是上海近30 年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的缩影,由7 镇3 街道1 新区1 市级工业区组成,辖区内既有以城市生活为特点的区域,如江桥镇、南翔镇、真新街道、嘉定镇街道、新成路街道,又有典型的以农村生活为特点的区域,如华亭镇、马陆镇、外冈镇、徐行镇,还有半工业半农业的区域,如安亭镇、菊园新区、嘉定工业区。嘉定地区的工业产业已形成以汽车配件及汽修业、电子电器、金属制品、化工及精细化工、通信电缆及设备、纺织服装等6 个支柱产业为主的发展模式[2]。2012 年12 月和2015 年12 月两所三甲医院分别入驻嘉定区,旨在提高区域医疗服务水平,带入市区优质的医疗资源。运营至今,医院各项业务逐步开展,服务能力与辐射范围逐渐增大。本次研究旨在了解执行“1560”政策后上海市嘉定区住院患者的构成及其变化情况,为辖区卫生健康工作的不断推进、卫生政策和措施的完善制定、卫生资源配置的持续优化提供基础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2013—2018 年嘉定区6 年间住院患者卫统-4 数据,共598,616 例,包括住院号、姓名、年龄、户口住址(脱敏)、身份证号(脱敏)等人口统计学特征、出入院的主要诊断等信息。

1.2 疾病系统分类方法

以国际疾病分类ICD-10 分类标准中的疾病诊断方法分类,按病历首页中主要诊断作为本次研究的诊断,次要诊断不再列入统计。

1.3 统计学处理

用Excel 2016 建立数据库,并加以整理及描述性分析,采用SPSS 23.0 软件对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一般性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单样本资料变化趋势采用Cox-Stuart 趋势检验,独立样本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基本医疗情况

2012 年末—2018 年末,嘉定区年末户籍人口数从56.71 万人增至64.07 万人,增幅12.97%;年末常住人口数从152.80 万人增至158.89 万人,增幅4.00%。医疗卫生机构总数从221 家增至367 家,其中,医院从17 家增至19 家,增幅11.76%;社区卫生服务站点从77 家增至105 家,增幅36.36%。床位、卫生工作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均有较大增幅。卫生服务利用方面,门急诊人次数从773.47 万人次增至1126.50 万人次,增幅45.64%;住院人数从6.99 万人次增至13.57 万人次,增幅94.13%;手术人次数从2.53 万人次增至8.37 万人次,增幅230.83%。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数略有降低。见表1。

表1 2012—2018 年嘉定区基本医疗情况

2.2 住院患者人数的变化趋势

2013—2018 年,嘉定区共收治598,616 人次,从2013 年的78,515 人次增至2018 年的135,439 人次,总增幅达72.50%,特别是2014 年、2018 年这2 年的环比分别达到了 11.83%、27.97%。经Cox-Stuart 趋势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该地区住院人数呈上升趋势。见表2。

表2 2013—2018 年嘉定区的住院人数及增长速度

2.3 住院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构成

2013—2018 年的所有住院患者中,男性250,774 例(41.89%),女性347,842 例(58.11%),男女比0.72∶1。15~44 岁组的住院患者总数居于首位,占40.13%;其次为60岁以上人群,占34.37%。6 年来嘉定区住院患者各年龄组构成比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趋势:0~4 岁、5~14 岁、15~44 岁年龄组构成比下降,45~59 岁、60 岁以上患者构成比上升(P<0.01)。见表3。

表3 2013—2018 年嘉定区住院患者年龄构成比变化情况

2.4 住院患者的户籍来源分布

根据身份证号前2 位的户籍划分来源。2013—2018 年期间所有嘉定区住院患者中,华东地区户籍的占80.76%,例数由2013 年的51,906 例增至2018 年的105,969 例,增幅达104%,且华东地区户籍的患者历年来均占住院患者的80%以上。华东地区中,构成比前3 位分别为上海市、安徽省和江苏省。见表4。上海市户籍患者的占比虽逐年下降,但患者例数呈持续上升趋势,由35,803 例上升至59,417 例,增幅达65.96%。

表4 嘉定区2013—2018 年住院患者户籍来源构成情况(%)

2.5 住院患者的嘉定现居区域分布

本研究根据住院患者填写的嘉定区现住址邮编,借鉴邮政编码的编码制,将住院患者划分至不同区域。2013—2018 年,住院患者现居嘉定的人数由29,446 例上升至2018 年的43,634 例,增幅达48.18%,其中增幅居前3 位的分布为江桥、安亭和华亭区域。根据区域的城乡特点,将12 个区域划分为城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其中,城乡结合部住院患者的构成比由2013 年的40.97%上升至42.78%,城区由24.46%上升至24.75%,农村则由34.59%下降至32.46%。见表5。

表5 2013—2018 年住院患者在嘉定现居区域的分布情况

2.6 住院患者的主要疾病构成情况

2013—2018 年,除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住院外,位于前3 位的住院疾病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12.50%)、肿瘤(11.59%)、消化系统疾病(10.67%)。循环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比在2013—2017 年呈上升趋势,2018 年略有下降。肿瘤的住院患者构成比维持在9%~10%,2018 年骤升至18.43%。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性疾病的构成比有所上升。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损伤中毒的构成比呈现下降趋势。见表6。

表6 嘉定区2013—2018 年住院患者主要疾病构成比(%)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013—2018 年间嘉定区住院患者呈持续上升趋势,增幅达72.50%。自2012年12 月和2015 年12 月分别迁入两所三甲医院以来,嘉定区逐步形成了“1560”就医圈(即:居民步行15 分钟可到达最近的医疗机构,乘公共交通工具60 分钟可到达一所三级医院),门诊量和住院人数大幅增加。而6 年间嘉定区户籍人口数和常住人口数仅分别增加了12.97%和4.00%,且户籍人口的增加以满足落户条件的中青年为主。由此可见,“1560”政策在嘉定区的实施效果良好,极大地吸引了周边居民和本地居民就医回流,方便了辖区内居民不出区门就可以享受市区优质医疗资源[1]。

2013—2018 年的嘉定区住院患者中,以女性患者居多,男女比为0.72∶1,患者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5~44 岁,但从2018 年开始以60 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为主。随着社会经济、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平均期望寿命也逐年上升,且女性高于男性[3]。2018 年嘉定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构成比已达22.63%[4]。面对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和《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的要求,未来应聚焦妇女、儿童、老年人的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实施妇女儿童健康服务能力建设规划,加强儿科、产科建设[5];同时,完善居家和社区养老政策,促进老年医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服务有序衔接,实现健康老龄化[5]。

嘉定地区住院患者80%来源于华东地区,其中上海市约占60%,其次为安徽省和江苏省,历年数据分析显示构成比增加最大的是江苏省,其次是浙江省;上海市患者的构成比有所下降,但实际住院患者的例数仍呈上升趋势,增幅为65.96%;现住嘉定的本地住院患者同样大幅增加,尤其是离市中心较近的城区居民。可见,“1560”政策实施后,嘉定区医疗资源在吸引本地区居民回流的同时,其辐射范围正在向整个“长三角”区域扩散。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下,要加强对流动就医情况的全面分析,为区域卫生健康工作规划和医疗资源合理布局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依据[6-7]。

2013—2018 年间嘉定区住院患者中除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住院外,前三位的疾病构成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消化系统疾病,这与其他地区的情况相似[8]。2018 年肿瘤疾病为嘉定区首位病种,主要为肝脏恶性细胞瘤,这与2015 年底三级专科医院的入驻密切相关,表明经过2016 和2017年的发展,三级专科医院在吸引患者就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了解住院患者的疾病谱变化规律,可帮助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聚焦重点,有的放矢,合理配置卫生资源[9]。

“1560”政策实施后,2012 年末到2018 年期间,嘉定区的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医护人员等医疗资源及门急诊人次数、出院人数和手术人次数等卫生服务利用大幅增长,但病床使用率和周转率略有降低,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有所增加。床位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卫生资源,其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是卫生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10],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实施增加医院数量和扩张床位数,可在一定时期内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仍应从结构、布局、资源合理有效利用等更深层次进行系统调研,才能进一步科学完善本区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11]。

综上所述,执行“1560”政策后,随着三级优质医疗资源的入驻,上海市嘉定区的住院患者大幅增加,以女性、老龄患者增加为主,有效吸引了本地居民回流就医和周边长三角地区居民就医,显著提高了区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辐射范围。

猜你喜欢

嘉定区增幅住院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2020年墨龙舌兰酒出口创14年来最大增幅
嘉定区人大代表、常委会领导、机关干部 摄影书画作品选登
嘉定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及提升机制研究
韩国10月CPI年增幅创八个月高位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直播稻田耳叶水苋、杂草稻、假稻发生与防除对策
踏莎行 住院感作
中国 增幅再惊世界
投资增幅继续回落 宏观调控效果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