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2020-11-24贾晓霞四川省阆中师范学校

灌篮 2020年11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中职信息化

贾晓霞 四川省阆中师范学校

一、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文学作品的语言魅力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从文字入手进行文学鉴赏是最为浅显的事,但是却是最基本。这为语文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指引,教师在进行文学作品鉴赏的第一步就是要带领学生进行作品的阅读,通过阅读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由表及里,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最终实现情感共鸣,逐渐的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语感是“正确丰富的了解力”,由此可见,语言文字的敏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阅读训练后形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迅速直接的感悟能力。语感加上语言文字的刺激,帮助学生体会文学作品的形象和场景,得到美的享受。比如在讲《荷塘月色》一文时,文章的语言优美,又将自己的心情融入到了语言中,每一句都有作者暗含的心情和深意。比如作者在开始交代了“不宁静”的心情,接下来的“忽然”笔锋一转,开始教导了深夜到来,像“月亮升高”“孩子们的欢声不见了”“迷迷糊糊的哼着眠歌”等都是夜深的体现,同时是对作者“不宁静”的衬托。这一段的三句话,分别是直接描写、侧面描写以及反衬的手法来表示作者的不宁静。句句写情,手法不可谓不精;事事表意,表意不可谓不尽。于是,引出了第四句“带上门出去”。通过阅读这段文字,朱自清的不宁静我们的心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品析文字,体会文学作品的意境,领会含义,走进作者的内心。

二、转变传统阅读教学模式,运用信息化手段

转变观念,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变目前中职语文传统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创新教学方法。如今,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应用己经得到很多学校的推广,但是很多教师只将信息化用来应付学校检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实战,信息化并没有成为常态。信息化手段可以在课堂教学形式、课外阅读方式、学习渠道等方面进行改善。

其实,利用好信息化手段可以帮助阅读教学更好的发挥作用。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把目前“教中学”的观念,逐渐转变成“学中教”。举个例子,在教师教学《将进酒》时,结合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课前发布任务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视频预习,初步体会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巩固诗歌阅读的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接受能力,可以引导基础较好的学生自己利用互联网查阅诗人的生平和风格,思考诗歌的重难点,通过网络平台将自己的初步理解,和希望了解,但是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整理出来,通过网络平台反馈给教师。这样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自由交流。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对《将进酒》的主旨理解时,就会出现不同于直接讲授的答案。有的同学认为这首诗表达了李白不拘小节,豪放的情怀;但是有的同学却领会出诗人怀才不遇的无奈之感。学生在讨论碰撞中,激发出阅读的兴趣,提高了阅读的效率。当然,也要注意不能一味追求信息化,调动学生兴趣,而忽略文章本身的文学价值,这样不但得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得不偿失。

三、与时俱进,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

课堂一直是阅读教学的主阵地,而主导课堂的主要角色就是教师,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老套,学生自然而然提不起兴趣。教师要学会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基本的迁移能力。俗话说,教无定法。特别是面对语文阅读教育,教材中那么多选篇,只有将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才能让学生真正读进去,学进去。其次,还要让学生学会创造性阅读,打开中职学生的思维,中职学生面对社会较早,如果思想古板单一,注定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大课堂。同时在语文课标中要求:“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情感、经验去体验作品,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宜强求统一的标准答案。”因此,我们需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己个性化阅读能力。面对新文本,尝试让学生先自己阅读思考、品味,一千个读者会产生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的创新意识对于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至关重要。

人们经常说,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会的老师。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教师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法来寻求进步。如果一直按部就班地照着课文一篇接着一篇往下上,教学方法也是和普通中学一样,那么语文课堂就会死气沉沉,不会有任何教学效果。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如鼓励学生阅读过程中合作讨论。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有胜任一项工作的技能能力,还要有社会适应能力,而合作精神就是现在作为一名社会人的必备素质。阅读教学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好机会。笔者做过这样的尝试,将所教班级的学生分为8个学习小组,在每次讲授新课之前,先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简单介绍对文章的理解,以及感触颇深的地方和原因。前提是代表的发言必须是小组讨论的结果,做到人人参与。通过半个学期的实验,发现该班的学习效果好过未实验的班级,学生之间逐步形成了互教互学,合作探究的好氛围,课堂氛围活跃。这样的讨论合作学习法不仅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这对他们将来走向社会、走向岗位也有非常大的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文学作品鉴赏需要有丰厚的文学底蕴,文学鉴赏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通过文学知识的积累、语感的培养、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中职语文教学是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艺术审美、文化素养等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注重探究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中职信息化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