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融入高校太极拳教学路径研究

2020-11-24毛璐璐闫丽娜郑州财经学院

灌篮 2020年11期
关键词:太极拳体育教学方法

毛璐璐 闫丽娜 郑州财经学院

2017年,教育部提出“中国武术和太极拳进校园,包括中小学和大学”。大学是最重要的改革领域之一,太极拳对校园影响很大。国家对“健康中国”和“文化软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我校太极拳专业的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太极拳既有文化价值,又有健康价值。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解读和对中国太极拳内在价值的解读,最终厘清了太极拳的发展历程,对高校太极拳教育融入文化自信大有裨益。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和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改革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进步文化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肯定,文化自信是确认理想信念的重要基础。党全国代表大会把理想信念视为文化自信,把文化自信融入大学太极拳教学,它不仅有自己的科学意义和明确的价值,而且有自己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文化遗产。对青年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巩固理想信念,我们要去哪里,历史是怎么演变的,我们怎么解决现在的问题。年轻人的理想和信仰与国家的未来紧密,他们伟大的理想信念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动力。大学生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他们只有承担起时代的重任,才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二、高校太极拳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太极拳是全国高校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然而,在太极拳教育中,许多大学仍然使用着传统的体育教育形式,教学形式简单,课堂教学枯燥,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由于缺乏对太极拳的正确认识,教师没有给予正确的文化教学,导致学生学习太极拳困难,很难提高文化自信。在传统的中学体育活动中,教师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设计教学活动内容和方法,不考虑学生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活动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参与需要,从而限制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也不利于优化体育教学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大提高中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地位,从一开始就准备好课程。教师是鼓励学生参与并教授他们喜欢的体育方式和方法的主要基础,教师要主动了解每个学生的体育基础、体育需要、爱好等[1]。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案,以便使任何体质的学生都能参与活动。太极拳具有速度慢,强调刚柔结合,会导致年轻学生没有耐心学习,甚至误以为太极拳是老年人的专利,很难充分发挥太极拳的作用。太极拳强身健体,激发智慧,对弘扬文化和民族起着重要作用。当前,文化传承观念难以充分发挥,教学方法和内容难以改变,学生很难正确理解太极拳,从文化内涵到日常学习再到传承,“立体化”学习体验是高校太极拳教育的瓶颈。

三、文化自信融入高校太极拳教学路径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全国代表大会强调,“增强文化自信,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能够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活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贡献”。高校要让学生认识太极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高校太极拳教育的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一)高校太极拳课程中加强资源整合

为加强文化自信在太极拳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应进一步加强文化自信的运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解太极拳的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太极拳的发展历史,认识到太极拳也是中国优秀的文化,太极拳还能强身健体,让学生了解太极拳的重要性,使学生更容易学会太极拳,促进太极拳的发展,提高学生对太极拳文化的理解。为学生提供优秀的中华文化教育,既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学生的支持与配合,使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地融入活动[2]。首先,要让师生明白,学太极拳不仅是老师的事,也是学生的事。通过加强学生对太极拳的意识,让学生勇于学习,完善课堂教学水平。

(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保证自主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明确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关键。自主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充分尊重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通过促进和保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结合自身发展需要,有效地发展和提高自己,增强文化自信。太极拳动作简单,动作缓慢,文化意义广泛,学生很难坚持。并且,太极拳内容复杂,它需要学生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才能达到充分理解的目的。因此,自主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是提高太极拳在主流高校整体影响力的重要保证。

(三)利用多媒体平台,推动表象训练法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

表象训练法的理论基础是运动心理学中的条件反射原理。通过在记忆中积累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通过神经刺激传递到神经中枢。在普通高校中,开展太极拳表象训练是最好的方式多媒体学习平台的图像表象训练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太极拳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使多媒体教育成为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3]。太极拳教师不仅要提高动作演示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还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太极拳的主要技术结构、情境和动作,对太极拳动作表象的不断体验和感知,使人们形成固化的动作定型,进而形成实用的太极拳技术,学生在掌握太极拳动作后,就会自然而然增强文化自信。

(四)通过小组和伙伴间的合作,以分组教学的形式进行教学

小组教学法是一种旨在激发和促进学生自控能力和学习精神的新型教学方法,其主要原则是组建教学小组,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成员之间积极沟通和互动,创造了一个健康、充满活力、互动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目前主流高校的太极拳教育主要以教师为主,教师通过示范教给学生太极拳技术,学生根据教师的动作示范进行模仿和练习,这就是为什么课堂上师生之间存在纵向互动,而学生之间的横向互动主要集中在:学习太极拳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学习兴趣不高,进行集体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同伴之间互相交流经验,提高学习效果,便于学生了解不足,是学生学习太极拳的重要保证,积极丰富和提高自己今后的学习[4]。教师必须首先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提高总体质量,积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以友好的语言交流,及时纠正和回答学生的错误行为或问题,并在适当的帮助下引导学生完成对某一特定行动的研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讲述故事等方式与学生沟通,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五)重视基础教育

在太极拳教学中,大学教师应该重视太极拳的理论知识。首先,对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文化内涵、学习阶段、技术特点、功能价值、机制等理论内容进行阐述。通过讲解使学生能够理解太极拳,对太极拳深厚文化底蕴的魅力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其次,加强太极拳教育中阴阳、哲学、医学、美学、音乐的融合,进一步发展太极拳文化。太极拳毕竟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格斗中的一种。因此,太极拳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武术道德教育,将武术文化融入太极拳课堂,培养武术道德,尊重他人。在太极拳课堂上,教师应根据以下几点,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要求和实际情况,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教师不局限于课堂教学,要大力开设太极拳课程以外的活动场所,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太极拳文化。目前,我国高校太极拳教学方法相对单调、陈旧,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积极树立具有时代发展特征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上进行相应的创新。运用微课教学,动态视频教学丰富教学形式,给枯燥的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太极拳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

(六)优化教师结构

针对我国高校太极拳师资匮乏的现状,高校应加强太极拳建设,优化队伍。首先,高校要引进拳击手、太极拳传承人、太极拳大师等,积极欢迎其讲解太极拳理论文化知识。其次,学校要加强对太极拳教师的培训,太极拳教师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要不断提高,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先进的今天,学校要重视教师教学水平[5]。利用互联网进行教育,体育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简化太极拳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让学生从课堂学习太极拳简化到休闲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花更多的时间练习。如果教师不善于运用现代媒体提高教学效果,简化太极拳教学,教师可以运用摄影技术,将简化的太极拳学习视频上传到学习场景中,引导学生,改正错误,加强和优化教学。教师还应善于搭建简化的太极拳学习平台,教师可以将简化的太极拳训练转化为微视频,学生可以利用微媒体来自主学习。这不仅拓展了太极拳的学习方法,而且满足了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大大提高了太极拳的学习效率和训练效果。除此之外,体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科研意识,以简化太极拳训练,以职业体育理念为指导,结合学生体育学习情况和太极拳训练本身的特点,不断检验太极拳训练的有效性,保证太极拳训练质量的不断提高,加强太极拳的普及,促进民族运动的发展。有助于改善学生的思想,增强文化自信。

四、结语

总之,文化自信可以为学生建立崇高理想和道德的沃土,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要有发现精神、创新精神、善行精神,找到文化自信与太极拳教学的关系,不断探索和实践提高太极拳教学的方法,促进学生的文化自信。充分发挥文化自信的积极作用,让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创造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太极拳体育教学方法
谈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方法
简析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我们的“体育梦”
42式太极拳
我的教学方法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