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中专学校机电专业教学中现代学徒制的有效运用初探

2020-11-24张红霞河南省工业学校

灌篮 2020年24期
关键词:中专学校机电岗位

张红霞 河南省工业学校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制造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与此同时对机电等行业技术人才提出了较高的职业素质要求。在我国职业教育中,职业中专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场所,需要顺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现代学徒制,属于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把其应用在职业中专学校机电专业教学中,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基于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利用现代学徒制,创新和优化机电专业教学内容、模式,加强学校和企业合作,创建学校教育和社会岗位之间的桥梁,进一步促进职业中专学校改革发展。

一、职业中专学校机电专业教学中现代学徒制的运用意义

(一)有助于灵活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下,理论课、实训课、实习期间,教师都可以利用面对面教学模式,有助于师徒、师生之间的交流,师傅和教师根据学生兴趣、能力,针对性开展教育活动,有助于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和优化[1]。与此同时,教师可以结合企业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程教学,可以对学分设置、课时设置进行调整,进而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二)有助于激发机电专业学生学习兴趣

在职业中专学校机电专业教学中,利用现代学徒制,教师与学生身处相同的教学场地。在该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任务,准备好实训操作所需的设备,进行操作演示,且指引学生实训练习。在实训练习中,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技能时,学生遇到问题后可以马上向教师寻求帮助,教师也可以直接为学生进行操作示范,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所学内容,进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三)有助于开展机电相关技能竞赛活动

现代学徒制和传统学徒制存在一定差异,前者更加侧重于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保证学生可以熟练操作专业设备,特别是操作实际生产设备仪器[2]。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教师挑选种子选手进行培养,对其技能进行训练,指引学生勤加练习,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竞赛,如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和调试竞赛、电子产品设计和制作竞赛等。通过以赛促学的形式,学生可以获取奖项,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主动性,提升学生学习信心。

(四)有助于提升机电专业学生就业或实习

在新时代背景下,利用现代学徒制模式,学生在对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学习的同时,还可以到企业中参观,对企业文化生产背景、工作环境、生产环境等进行提前了解。在学生毕业前,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生产线实习,对学生专业技能水平进行提升,促使学生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际工作中,这样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规划自身职业生涯,正确选择发展方向。此外,在实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如果得到企业认可,在实习结束后学生大概率可以直接进入到岗位工作,进而实现企业与学生双赢。

二、职业中专学校机电专业教学中现代学徒制的有效运用策略

(一)优化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职业中专学校机电专业教学中,想要有效运用现代学徒制,需要优化和创新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才可以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技能型人才。具体来讲,机电专业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理念,打破封闭式人才培养思维,坚持走出去思想,积极主动和企业合作,指引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制定中[3]。在该过程中,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人才缺口,给学校提供人才培养建议。而学校可以以此为基础,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和调整,促使学校人才培养可以和企业人才需求实现有效对接。此外,教师需要积极主动和企业负责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共同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制定,在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技能要求、理论学习目标等方面,需要做到细致明确,进而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完善改革机电专业课程体系

在传统机电专业教学中,课程体系设置较为滞后,以至于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无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没有紧跟时代脚步,严重阻碍到了学生专业素养的发展。并且,在以往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先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然后指引学生开展实践练习,最后指引学生上岗实习。这样的课程教学体系尽管是符合学生认知需求的,但是容易出现实践训练、理论学习、岗位操作相脱离的问题,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4]。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在设置课程体系时需要基于现代学徒要求,做好优化和调整工作,把岗位需求作为切入点,提升企业需求和课程体系之间的契合度,且做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与此同时,需要根据企业岗位实际情况,划分机电专业技能、理论,例如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机电设备操作、机电设备维护等,以此为基础,针对性对课程标准进行设定,进而有效提升专业教学质量。此外,在课程内容方面,需要不断优化和更新,根据企业岗位需求、行业发展动态,把陈旧的内容删除,增加新的专业知识,还可以引入一些岗位制度、职业素养内容,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贯彻落实双导师制度

在职业中专学校机电专业教学中,在落实现代学徒制时,可以贯彻落实双导师制度,给予学生更加全面的指引。利用导师制度,和传统师生关系相比,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和稳固,导师需要对学生的优缺点进行明确,针对性指引学生实践练习。并且,导师制度下,师生之间的关系非常和谐,在学生遇到问题后可以随时请教教师,而教师也可以及时指引和帮助学生。与此同时,职业中专学校需要注重和企业合作,积极获取企业支持,可以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一同执行现代学徒制[5]。在该过程中,企业可以安排具有丰富经验的师傅到学校中,指引学生实践活动,把岗位实用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扎实掌握理论知识,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贯彻落实双向追踪考核

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现代学徒制,要求教师做好学生考核工作,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利用双向追踪考核的形式,由学校和企业一同考核学生,学校负责对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其中涉及思想动态、学习行为、学习态度等,企业负责对学生岗位操作能力、专业技能水平、职业道德素养等进行考核。在双向考核均合格的情况下,允许学生毕业和就业。在这样的考核模式下,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对学生未来就业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

(五)积极创建校内企业情境

在中专职业学校机电专业教学中,创建校内企业情境,可以把企业文化进一步呈现给学生。在具体创建时,需要坚持校内教学生产化、校外实践教学化理念,基于多个层面,对学生专业能力进行提升。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部分机电企业和学校创建了合作关系,有效开展实训环节,但是企业提供的实践机会远远不能满足机电专业教学需求。基于此,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注重建设校内企业文化。例如,可以对实践场所名称进行更改,把实践室改成某车间,帮助学生转变自身的身份,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员工身份,指引学生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规范,呈现出专业的一面,促使学生可以积极认真对待实训练习。此外,在课程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工厂式管理模式,如通过考勤制度,把考勤结果纳入考核学生指标中,进而促使学生快速适应岗位。

(六)创建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在具体教学中,为了可以有效共享机电专业教学资源,可以创建教学资源库,坚持创新性、开放性、共享性原则,提供给教师、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进而保证教学顺利开展。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企业与学校都需要积极参与到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创建多个类型资源库,其中包括专业素材库、课程资源库、培训资源库等。在该过程中,需要保证课程教学内容和岗位任务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促使学生可以构建完善的机电知识体系。与此同时,可以灵活利用信息技术,通过虚拟仿真软件,提供给学生实践机会和平台。在虚拟仿真软件中,涉及机电技术应用、汽车维修、数控维修等模块,学生可以在虚拟仿真软件中结合自身兴趣爱好,挑选实践模块,在虚拟环境中实践操作,学生可以重复操作,有效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在职业中专学校机电专业教学中运用现代学徒制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素养,为学生未来就业打下良好基础。现阶段,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职业中专学校机电专业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到了人才培养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顺应时代发展,转变自身教学理念,意识到现代学徒制的重要性,且结合实际情况,优化创新教学内容和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学徒制作用和价值,指引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扎实掌握机电知识和技能,有效提升学生岗位竞争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中专学校机电岗位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新会计制度下中专学校预算会计管理机制分析
森林消防通信岗位上的“蓝凤凰”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机电商报
中等专业学校后进生教育策略研究
基于新理念的中专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