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生篮球教学的开展策略

2020-11-24骆静江苏省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

灌篮 2020年24期
关键词:篮球素养小学生

骆静 江苏省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

一、引言

小学体育是打基础的阶段,虽然不会涉及太复杂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但这一阶段的体育素养直接关系到学生一生的体育发展。篮球运动深受小学生们喜爱,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对篮球技术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篮球也在向速度更快、技术要求更高、身体对抗能力更强等方面发展。要想在篮球场有出色发挥,那就打牢基础,练好篮球的基本功。那么,如何练好篮球的基本功,就成了一线教师面临的艰巨问题。科学的教导小学生,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并且因材施教,根据小学生最能接受的方式方法指导篮球教学,会使小学生的篮球素养取得很大的提高。此外,学习篮球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小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因为篮球是一项集体运动,单个人只有在良好团队的支持下才能发挥出最佳篮球技能水平,本文从篮球基本功的培养和团队意识的培养等方面探讨了小学篮球教学策略。

二、小学篮球教学特点

培养小学生的篮球素养,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们学习篮球的兴趣,分析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体条件,制定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篮球教学策略。在开展篮球教学时,除了篮球技巧的讲授,团队合作意识也非常重要。

(一)激发学生的篮球兴趣

要学好篮球,首先要有兴趣。热爱篮球的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偶像球星,我们欣赏球星的身体素质和篮球技巧以及他们的篮球精神。小学生们更加喜欢模仿和崇拜体育明星,所以我们可以以明星为榜样,激励小学生们热爱篮球、学习篮球、掌控篮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篮球这项运动中充满着汗水和磨砺,要想打好篮球,就必须有付出,要有球星们不服输的意志,用球星们的励志故事来激励学生。接下来,我们要让小学生理解自己为什么要学习篮球?怎么打好篮球?像许多著名篮球球星,如姚明、詹姆斯等,他们都十分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因此要用他们的例子来激励学生,使学生们懂得一个道理:要想打好篮球,只有打好基础,练好自己的基本功,一步一个脚印地刻苦训练,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提高自己的篮球技术。

(二)分析小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因材施教

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篮球教学训练的过程中,要遵循规律,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身体还未发育成熟。有些小学生对篮球兴趣很高,但我们要注意他们的身体素质差异,训练方法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能为了增强学生的篮球能力,不切实际的加大训练的力度、强度。如果这样去训练,其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除此之外,老师在训练学生的过程中,要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地方,仔细观察,了解学生的爱好,通过学生的兴趣来教导篮球技术。可以举例让他们模仿球星的上篮动作、运球动作、过人技巧等充分激发他们的兴趣,这样他们更能够集中注意力,从而大大提高自己的篮球素养。在学习了他人的篮球技巧后,要将其付诸实践当中,在实践当中检验自己的技能,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篮球素养。

(三)强调团队意识

篮球不是一个人的运动,而是一项多人的运动,无论是哪一场的比赛,我们剖析比赛中最终获胜的一方都是团队协作能力强、失误小的团队,同时在团队中也有着许多个人能力非常强的选手。所以在进行篮球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在教导小学生篮球基本功的同时也要注重小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大局意识,不要一个人单打独斗逞英雄,因此要培养他们的默契度,经常性的进行一些团队合作的训练,让他们在团队练习中不断磨炼和打磨自己的技术技能,优化自身的合作意识,从而不断提高小学生的篮球综合素质。

三、小学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阶段开展篮球教学,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许多小学也建设了硬件设施水平较高的篮球场地,安排了充足的体育课时。但在篮球教学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活动规则约束太多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篮球的认知处于启蒙阶段,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篮球习惯和兴趣为主,不能过多约束他们。因为小学生们天性活泼爱玩,过多的规则约束会让他们觉得篮球不好玩。如果小学生在刚刚接触篮球时觉得不好玩,那么就失去了学习篮球的积极性。但在小组比赛时,该遵守的比赛规则,必须知晓和遵守。

2.活动内容太单调

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小学篮球课就是随便拍拍球、投投篮,忽略了小学阶段是篮球启蒙阶段,是提升小学生篮球技能和培养良好团队合作精神的关键时期。很多时候部分教师直接给每个学生发一个篮球,让他们在操场上随便玩,篮球课程没有技战术指导,也没有体现出集体活动的特点。许多小学的篮球课都是一些很简单的带球跑和传球练习,或者是随便投投篮,小学生玩一会儿就觉得没什么意思了,自然就对篮球课程失去学习兴趣。教师没有给予小学生们科学系统的篮球指导,导致小学生们在篮球启蒙的关键时期没有打好基础。

3.缺乏团队教学策略

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篮球教学时,过于强调培养小学生的篮球技能,忽略了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一方面,教师觉得小学生们年纪太小,先打好篮球基础更加重要。另一方面,教师觉得小学生目前还难以深刻领会团队合作意识的重要性。因此,许多篮球课上,学生们一人抱一个球到处跑,或者一群人扎堆抢一个球,没有任何组织性和纪律性。

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篮球活动的教育效果,培养小学生们的小组合作意识,成为一线体育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要想解决上述这些问题,首先要引入科学合理的活动策略和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小学生们的篮球活动兴趣,树立正确的团队合作意识。小组合作模式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在小组合作模式下,小学生根据个人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分为几组,各自担任不同的角色,鼓励小学生们之间交流合作,共同提高篮球技能水平。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篮球教学策略

在小学篮球教学中,教师要设置由易到难的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方式方法训练篮球,逐步提升小学生的篮球素养。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小学生在课外坚持篮球训练,不断提升自己的篮球素养。

(一)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任何一项运动技术的学习过程,都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规律,篮球教学也不例外。要想自己所学的篮球技术能够在比赛中运用,规范的技术动作至关重要。同时为了使初学者能够不被高难度的技术要求吓到,从最简单的技术开始学习也是很重要的。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分析小学生的长处和不足。例如中高年级的学生,他们模仿力强,接受能力强,但不愿意长时间的训练某个单一动作。所以在篮球训练中,要不断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强化基本功训练,并且可以逐步的增加一些过人的动作,不断提高篮球的难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球能力和他们的综合篮球素养。

1.控制篮球,找球感

在篮球技术中,培养学生球性和球感是学习篮球技术必须掌握的感觉。多和篮球进行接触性的练习是掌握篮球球性或球感最简单的方法。在课上或者课后,可以教授学生有以下几种训练方法,如原地低手控球、手指交换互传球、持球颈腰绕、原地换手运球、原地胯下运球、背后换手运球等。

2.加强传接球练习

学生学会了控制篮球,接下来就应该开展传接球练习了。接球和传球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训练的方法要科学合理,一种是单手传接球,另外一种是双手的传接球。在训练传接球的过程中,运动员要一直保持身体的正直,在训练地点保持稳定。接下来,两只手分别向两方延伸,两只手与肩同宽,接下来用左手将球扔向天空,用右手接住在降落的篮球。但在训练中应该注意一些事项,不管是左手的抛球,还是右手的抛球,在锻炼此项目,双脚要自然开立,保持和肩部平齐,保持身体的稳定,更加有利于控制能力与反控制能力的增强。

3.攻防战术和协同

学生掌握了行进间运球后,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进攻战术、防守战术、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区域联防战术等练习。同时在技术动作的培养中,也要注意小学生的评价能力,在一些比赛中,小学生应该积极大胆地对自己队友的动作和意识做出评价。通过这些评价,在下次比赛之中,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不断地总结自己,使自己的篮球水平能够更上一层楼。

(二)小学篮球多元任务教学模式

篮球运动基本技术需要大量的重复联系才能固定,这个过程其实比较枯燥。如果学生不能及时地体会到学习成功的乐趣,则很难继续进行,所以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应当采取多角度、过程性的评价。多元任务模式设计的教学任务从最开始的零基础开始,鼓励学生参与,进而提高难度,让学生产生疑惑,对标准的技术动作产生需求,教师再进行辅导,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等学生能够完成比较复杂或者高难度的动作后,其篮球水平已经得到很大的提高了。多元任务教学模式下,小学篮球训练任务分为主线任务、支线任务和课后任务等。

1.主线任务设计

主线任务目标是对本学期学生能够掌握技能的总结,必须要求有一定的难度。在第一次课就要对全体同学公布,让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目前有哪些差距。有篮球基础的同学,在完成支线任务和课后任务的情况下,能够主动练习,没有篮球基础的同学,则需要在课外活动时间去练习。主线任务内容多以组合动作为主,例如传、运、投组合,两人快攻组合、攻防转换组合等等。主线任务的评分标准要结合技能评定和完成度,测试时间放在学期末。

2.支线任务设计

支线任务是针对课堂练习时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练习,难度设置比较低,一般练习半个小时即可完成,让学生有时间能够练习主线任务。任务内容多以单个技能为主,篮球游戏为佳,例如投篮比赛、多人传球等等。支线任务要随堂考核,也可以固定课堂考核固定内容,使学生不轻易请假或者旷课。支线任务评分标准以完成度给分,完成即可,不需过多要求标准动作,保持课堂轻松愉快的氛围。

3.课后任务设计

要想真正提升篮球技能,除了体育课上的练习,课后的拓展也非常重要。课后任务目标是为了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去了解篮球运动、参与篮球运动,设置一定的难度。课后任务在每次下课前公布,下次课提交或者给教师发送视频提交。任务内容丰富多样,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并且对学生技能动作的固定起到很好的作用。

例如搜集资料、篮球比赛编排、罚球线连续进球、多人篮板接龙等等。课后任务不仅仅可以设置单人项目,也可以是多人合作项目,还要便于拍摄。课后任务评分如果是文字类任务需要按标准打分,如果是视频类任务完成即可给分。

(三)课上教学与课下练习一体化

篮球运动是一门包含多种技战术的运动,要想在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所有技术,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要想使学生能够养成终身体育运动习惯,能够熟练掌握运动技术并且能够参与才是关键,所以小学篮球教学不能仅仅在课堂上进行,还要延伸到课外。多元任务模式中最有特色的就是课外任务模式,通过提交书面作业和视频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完成,并对学生做出相应的评价。

在培养小学生篮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把握篮球特点,科学制定教学策略。篮球运动是由特定的技术动作组成,比如投篮、传球等等。教师制定的篮球训练项目应该遵循先易后难的策略,让学生在逐步掌握篮球技巧的基础上主动学习更加复杂的篮球动作,起到鼓励学生保持篮球热情的作用。

五、总结

培养学生良好的篮球素养,教师首先要使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相统一,更加的热爱篮球,并且在篮球教学中,采用先易后难和多任务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能够不断地进步,始终保持对篮球的热爱。

猜你喜欢

篮球素养小学生
街头篮球文化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快乐篮球进山乡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我是小学生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