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0-11-24熊雪重庆邮电大学体育学院

灌篮 2020年24期
关键词:后备教练员篮球运动

熊雪 重庆邮电大学体育学院

一、重庆市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一)重庆市高校篮球后备人才的学生来源

重庆市高校篮球后备人才来源主要包括学校选择,学校特别招收,教练员选拔以及自我推荐。通过对几所具有篮球传统项目的学校进行调查。发现男女比例中男生占多数,女生比较少。学校选拔篮球人才的方式主要通过在校选拔渠道、特招渠道和篮球培训而形成的。就校内选拔渠道分析,普遍存在篮球水平较高的学生对篮球的热情度比较高,具有一定的篮球基础能力,篮球水平一般的学生对篮球练习的投入时间不是太多,没有较好的学习基础,基础较差的学生普遍是中小学阶段没有接触过篮球。总体来讲高校篮球后备人才的组成由特招高水平学生、体育专业学生和普通本科学生构成。因为其招生的渠道问题,决定了学生进校的基础水平的问题。通过校内测试选拔是其学校获取优秀运动员的主要渠道,篮球人才选拔渠道有限成为制约学校获取高水平运动人才的根本原因。

(二)重庆市高校篮球后备人才的师资队伍

高校篮球师资大部分都有较好的专业学历和专业背景、篮球教学、训练和带队比赛的经验。他们对高校篮球意识和篮球人才培养水平形成了相对独到的见解,能够较为全面的理解当下校园篮球的发展情况以及人才培养趋势。研究表明在高校篮球项目学校培养篮球人才中,教练员的基本素质和篮球素养成为后备力量培养的主要因素。人才及其教练员培养两者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通过分析篮球教练员的专业、年龄、性别以及教学经验、职称等情况也可一定程度说明其执教能力以及其它与篮球训练有关的综合素质。

1.篮球教练员年龄及性别状况

重庆市高校篮球项目的教练中男教师数量总体多于女教师。从年龄来看,青年教练员是主力军,年龄在25-40岁左右。40岁以上的教练员占一部分,大多数为经验丰富,有着较长教龄的资深教练员。从执教水平来讲,中青年教练员各有利弊,青年教练员精力充足,校园理论经验丰富,但缺乏一定的实际教学经验,理论与实际结合需要时间。中年教练员实践经验丰富,但容易与新形势下的篮球理论脱节,造成理论滞后。在性别上,男性教练员较多,女性教练员较少,不同性别的教练员各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异性相吸的原则、男性的力量训练水平、女性的训练视角都能成为执教的有利因素,因此考虑性别问题不能成为后备人才培养中教练员选拔的主观因素。

2.篮球教练员专业、学历状况

教练员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直接影响篮球运动和篮球人才的培养。在对重庆市高校篮球教练员的专业背景和学历结构发现,具有职业和专业背景的教练员占整体的80%。非篮球专业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0%。从师资结构和学历层次上来看,基本达到高校篮球教学的要求,只是存在学习时间不够、临场经验不丰富或其他原因,导致教练员的水平差异。篮球教练的学术水平也是影响其执教能力,职业能力的重要指标,该要素也会很大程度影响篮球人才培养效果。在教练员中,博士及以上高校篮球教练人数极少数,硕士学位占一大部分,本科学位占小部分。科研和学术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大部分教练员比较重视临场的执教,忽视了篮球理论水平的深造,也是影响后备人才培养的一部分原因。

(三)重庆市高校篮球训练的学训情况

通过重庆市高校篮球训练的学训情况发现,具有传统篮球项目的学校普遍制定了年度、月度完整详细的训练计划。如每周训练的频率,训练的时长,学习与训练的平衡,比赛周期的制定等,都有较好的计划。主要都采取集中训练的方式,方便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掌握自己的训练时间。就篮球训练内容分析,总体上符合现代篮球训练课的相关要求。训练的内容也较为全面。如运球、脚步、投篮、突破、篮板、体能训练、个人防守、技战术配合等等。普遍会结合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的高低来把握篮球内容的训练情况。学训中的矛盾主要体现在运动员日常的学习和训练中的时间分配和精力。无论是把握学习还是把握训练学生都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所以学习和训练在球员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各个学校基本都制定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而定的运动员教学计划,以最大程度保证学习与训练两不误。

(四)重庆市高校篮球队伍比赛情况

篮球比赛通常反映出各个学校篮球水平,通过比赛能够了解篮球运动员的技战术能力、专业素养、运动能力、训练水平,也能检验教练员的执教能力。通过调查发现,当前重庆市高校篮球比赛项目主要有大学生运动会、单项赛事、社会组织举办的商业比赛、群众赛事等等,比赛的种类相对单一,院校之间交流较少,不容易形成水平的上升。在单项赛事中,只有前几名队伍能够出去参加交流,学习机会较少,导致后备人才整体水平不高。

(五)重庆市高校篮球的硬件和软件配备情况

重庆市高校篮球运动设施条件参差不齐。基本都有室内篮球馆、室外球场等相关设施。但设施数量、功能、作用都各不相同,普遍存在场地设备不能满足篮球教学与训练的现实情况。在各个高校设施中,具备篮球传统项目的学校的设备明显优于其他学校,但也存在与其它运动项目共用的情况。塑胶场地则是大多数学校的主要配备,只有部分学校有自己的室内木地板。训练时都不使用水泥地质,避免了学生由于训练场地中的水泥地质过于坚硬,而使关节受损或者其它运动伤害,客观上保护了运动员成长。

目标高校中大多数学校现有的篮球运动条件一般,特别是在平时训练、比赛中显现出诸多不足之处。而未能配备齐全的篮球运动条件,环境条件成为制约培养篮球运动员的主要因素。虽说当前学校普遍均配备有教练员、配套设备、场地设施等等,但是其量少,且质量不高,往往与其它项目共用,从软硬件条件上没有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由于篮球运动的特殊性,具有长期性、大数量等特点。所以篮球运动条件成为阻碍学校培养篮球人才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重庆市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影响因素分析

(一)重庆市高校篮球人才培养资源缺乏

高校篮球人才培养的重视力度不够,没有相应的场地设施;教练员水平有限,没有业务能力上的提升;篮球后备人才存在梯队建设上的不足,招生渠道有限,限制了学生的基础水平。同时高校体育教学与篮球运动发展不平衡,学习与训练的不一致是影响篮球运动员参与的主要因素之一。财务渠道不畅,缺乏物质保障,篮球竞赛制度不完善,比赛项目多等等制约了篮球运动的发展。

(二)重庆市高校篮球人才培养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从各种客观问题看,学校、主管部门、篮球运动员及其家长共同努力,全面解决问题,才能优化人才。根据训练的必要性,改进了运营机制和竞赛制度,增加了投资,提高了现有篮球设施的质量,提高了现有篮球运动的水平。以“体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基本理念为基础,运用“体教结合”的风格和具体措施,对篮球人才的培养资源进行了整合。

(三)重庆市高校篮球人才培养及输送模式逐步科学化

目前,重庆市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和输送模式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与体校运动队合作,二是学校独立运作,最后是建立青少年篮球俱乐部。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具有多元化、主体性强、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开放篮球人才的培养方式,校内外结合,有效的促进篮球人才的成长。

(四)重庆市高校篮球人才及培养环境不断优化

近年来,重庆市更加重视教练员的水平。教练指导水平评估是与教练资格相联系的,它对提高教练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从本质上看,现有场地设施、医疗机构、学习训练之间的客观矛盾是影响篮球训练水平的环境因素。现有的培训方法和内容具有明显的滞后性。针对学训矛盾,重庆市各高校都有教育规划,最大限度地保证学训的正确性。

(五)重庆市高校篮球人才培养质量和力度逐年提高

优化人才队伍的年龄构成、职业球员、运动水平、训练年限、未来计划性别比等方面,从年龄构成的角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重庆市加强了年度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抓住这几个方面继续投入精力,能够更好的培养篮球后备人才。

三、结论

(一)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和竞赛体制

在逐步转变培育体系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各部门和各方的利益。为了适应现实,采取“循序渐进”的改革方式,让各种培训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共存和发展。学校教育体系主要以俱乐部等为辅的训练模式体系,以保证篮球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发展中应有机结合自我培养与校外特招等模式,全力挖掘校内己有人才潜力的同时,通过特招等方式,落实自身人才储备。

有意识的增加篮球竞赛场次,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提高竞赛的水平。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一定要重视篮球竞赛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多组织篮球竞赛并要求其它地区的同等级的篮球队共同参加,在各大学校的比赛交流中,互相学习,提升彼此水平,检验自身不足,提高比赛场次,让运动员拥有更多比赛机会从而积累经验。

(二)深化“体教结合”篮球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体教结合”篮球人才培养模式,基于现有训练模式以及文化课程,统筹结合人才的全面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等基本理念,将学习文化课程以及篮球训练摆在同一位置。在实际开展文化课时,应有机结合篮球人才的竞赛及日常训练情况。为篮球人才单独提供文化课程学习,通过合理编成文化课程,让篮球人才拥有更适宜的学习方式。

形成“以赛代练”的培养人才模式,经常性开展各类篮球比赛。通过梯队划分的方法结合各个年级的特点,合理制定奖罚式的激励机制以及人才培养制度,营造成员互相提高、友好互助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促进人才的良性循环发展,全面提升篮球运动员及训练员的积极性,营造适宜的梯队式人才培养模式。

(三)加大政策和资金投入力度,改善篮球运动环境

基于高水平篮球运动的发展需要加大投入,优化运动环境。适时增加资金投入,完善篮球训练设施,营造更有利于开展篮球运动的环境。体育局及相关主管部门应通过调查等方式了解学校的办学条件、篮球运动成绩、开展篮球运动的积极性、影响力等相关指标。学校及相关领导一定要重视篮球运动,客观上说只有重视篮球运动发展及人才培养,积极扩展人才培养渠道丰富人才选拔的方法,才能使篮球人才的“数”与“质”都能有所发展。

由于篮球运动的普及性和可开展性,改善现有篮球运动发展条件,特别是从政策、资金等层面加大支持力度,尽量完善化、齐全化篮球设施,全面提高设施器材的数量、质量。既保障了学生的身体安全,也可以起到发展校园篮球文化,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发掘篮球人才的作用,为人才培养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后备教练员篮球运动
后备母猪选育及饲养管理注意事项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青少年篮球运动推广与发展路径研究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重庆市击剑教练员从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
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