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探究与实践研究

2020-11-24胡艳美河北省廊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小学

灌篮 2020年24期
关键词:能力语文课堂

胡艳美 河北省廊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小学

无论是在旧的教育观念中,还是在新型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育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成了如今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了语文教学方面对于实践的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语文教学的理论内容,指导了语文教学的开展,在另一方面,语文的自主学习教育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在潜质,也更迭了传统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可以自主规划学习时间,了解到如何去学习,如何去更好地学习[1]。

一、小学自主学习问题的探究

在新型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大多数学校都沿用了新型的授课模式,但还是有一部分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和思想的影响下,不能找到合理而又科学的方式去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新型教学模式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就受到了传统思想的限制,一部分教师还是按照传统的思维模式认为语文教学的工作就是把课堂上的任务完成,而不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的教师还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更不会去寻找适合学生的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式。

其次,新的教育模式还要求教师拥有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教师沿用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依旧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一方,这样的行为延续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自主行为和自主学习有很大的局限性,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小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打好学生自主预习的基石

课前预习对于学生来说,是自主学习的良好开端,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成为主观的自主学习,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与质量,增强学习的效果。教师可以将需要预习的作业进行一个分类,带动学生自主预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增加自主学习的能力[2]。这里的分层具体表现为给学生设置不同等级的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学生自行选择,层次较高一点的学生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较为困难的题目,反之,水平较低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来进行学习,这样既可以很好地达到了使学生进行自主预习的目的,又不会打消学生对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学生平时语文学习的积累。语文学科作为主科之一,涵盖了其他学科的各个方面,总的来讲,语文能力的高低也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能力,因此,对于语文的学习,教师不能只将目光局限在课堂上,课后的学习积累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点。当学生的语文学习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学生自然而然的就可以达到熟练运用词汇的地步。所以这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语文阅读过程中,达到阅读和理解的双重收获。只有不断地进行阅读积累方面的学习,学生才可以很好地去掌握课文的中心主旨,更深刻地领会到课文的含义,并自我进行知识拓展,获得更多的能力。学生语言的组织能力就是要靠阅读来带动的,由此可见,阅读和知识的积累是互相成就的关系。

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观潮》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行进行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查找,并在课堂上和同学们进行讨论交流[3]。这样通过课文原文的阅读和对文章主旨的资料参照,学生就可以很好地提高自身词汇量的积累,增强知识的摄取量。语文方面的自主学习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培养的,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尤其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也要针对其特性进行不同程度的辅导和干预,比如低年级的学生,处于较为活泼好动的时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就需要教师有侧重点的多进行关注和照顾,而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和自主学习方面就具备了一定的能力,这时候教师只要做好定期的叮嘱和验收就可以了。

(二)改变传统思想,创新性教学

教师的教学思想是教学得到合理开展的基石,在当下不断更替的教学发展中,教师要学会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所谓的自主学习,其实就是将教师的主要指导作用转化成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重新对自己的角色进行一个全方位的综合的评定,要清楚自身现在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只有教师把和学生的身份合理的转化了,学生才可以真正的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4]。

教师要更为注重学生的能动性,学生作为能动的主体,要有针对性的自行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选择学习的重点和内容,教师可以作为辅助者,帮助学生整理和梳理学习中遇见的困难点,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教师还要抓好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在预习阶段就督促学生掌握好所学习知识的主旨,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究的学习环境,在这里还是要进行高年级和低年级的区分,高年级与低年级的学生有着很大的不同,高年级的学生思维相对于低年级来说,较为活跃,如果在课堂上对于教师所传授的内容表现出了厌烦或者不感兴趣,就很难再融入这堂课的学习中去,学习的进行就会变得异常困难。而低年级的学生虽然注意力容易分散,但只要教师找准方法进行合理的干预和引导,可以使学生很快回到课堂上来,跟上教师授课的脚步的[5]。因此,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叙事类文章或者故事性趣味性较强的文章的教授时,更加注重教学环境的创设,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出预先准备好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目的性进行探索性的学习,这就可以很大程度上的帮助学生融入教师的课堂环境中来。

(三)定期组织考核验收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能力的培养也属于必不可少的范畴。随着自主预习的不断深入,难免会有一些学生的学习质量逐渐下降,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学生有计划地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考核。因为听说读写是自主学习最为基本的内容,教师就可以按照学习目标制定相应的考题,然后让每一个小组的成员共同完成,最后按照成果评测出优秀、良好和一般。再要求学生在组内进行帮带,尽快地将问题梳理出来并解决掉[6]。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也为学生营造了较为活跃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开展一系列的课外活动。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建立不同的课外学习小组,让学生自己做自己小组的主人,制定学习计划,定期汇报学习成果,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帮助,但是大范围上还是要依靠学生本身来完成。这样的活动可以进一步的助推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在一定的程度上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达到了自主学习的总目标。

对于小学生来说,鼓励式教学是促进他们学习的有效途径,也可以大大助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更可以构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多给出鼓励和肯定。所谓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自我学习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但同时也要求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合理的进行学习[7]。这样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讲,是非常不容易的,每一步的探索于他们而言,都是一个新成就新体验,在这时,教师的鼓励和夸赞必不可少,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增强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的原动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当学生在考试后有了成绩上的提升时,教师要适当的给予进步的学生表扬和鼓励,和学生一起探讨学习进步的秘籍,帮助学生总结和积累经验。在学生成绩下滑和遇见问题时,教师也不要急于批评,而是要耐心的帮助学生进行问题的梳理,找出原因所在,避免下次学生重蹈覆辙。一定的鼓励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的满足感,重拾对学习的热情和自信,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三、结束语

总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做好帮带作用。通过学生反馈出的一系列问题,教师可以找出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存在的不足,也可以从中积累经验,不断改进自身的教育教学方式[8]。不止语文这一个学科需要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它是一个全面覆盖的领域,涉及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实也是让学生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使学生不仅成为学习的主人,还要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

猜你喜欢

能力语文课堂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美在课堂花开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