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高中学生体育兴趣和参与度的方法研究

2020-11-24张存斌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第八中学

灌篮 2020年24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体育锻炼高中生

张存斌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第八中学

一、高中生现阶段体育兴趣和参与度分析

众所周知,体育运动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1]。但是这一段时间以来,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腾飞,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普通的高中生,身体素质水平出现逐渐下滑的趋势。国家其实有各种各样的政策相继出台,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体育教育在学校综合素质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目前体育教育仍处在教学的短板,怎么样提高体育教学仍然是当前我们体育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的话,还是要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这些难题,真正的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达到全面增强学生身心健康的水平,尤其是提高高中生学生对体育的运动兴趣。

(一)认知程度不够

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体育的认知程度不够,认为体育不重要。近几年来,由于国家中考对体育分数的不断提高,甚至以后会提高到100分。所以初中生这一教育阶段,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已经越来越高。但是很多还是仅仅局限于体育中考的科目,也就是应试教育,为了体育考试的项目而进行锻炼和培训。虽然高中新课标提出来要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与专程的目标,全国很多学校也已经开展了走班式的选项教学模式。但是由于教育部目前没有将体育纳入高考项目,所以在高考的压力下,体育课活动只是流于形式,所谓的新课程标准基本上很难得到实施,高中生在每天大课间的锻炼时间都比较少,体育老师的在教学中的地位比较低,学校领导、师生家长都没有对此产生重要的意识,仅仅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更不要说学生自身的意识有多重要了。

(二)不懂体育

不懂体育,即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理解科学合理进行体育锻炼的意义与道理,仅仅会机械地完成身体练习的体育[2]。学生们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也不知道如何把这些动作运用到实践当中,也不知道体育锻炼对我们自身有多大的重要意义。在进行体育锻炼、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的时候,更不知道怎么样把自己所学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运用进去,这是很多同学都面临的问题,也是教师要思考的问题。

(三)参与度低

学生只是被动消极应付式的参加体育,而不是真正的热爱体育运动。应付式的完成课堂上的内容,这种完成程度是非常低的,标准也非常低,很难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就达不到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要求。

(四)场地器材限制

我们发现,还有的是因为没有时间锻炼,也有场地的原因,器材的原因,很多学校的体育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器材少,种类单一。学生选择的锻炼项目比较少,无法提高其运动兴趣和参与度。

二、提高高中生学生运动参与度的教学方法

我们都知道,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能增强我们学生的社交能力,提高他们的意志品质,调节他们的情绪,给他们建立良好的自信心等等。特别是现在的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所以外界的环境和生活方式等,都会对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造成一定影响。适量开展科学的体育运动,是我们社会倡导的良好的生活方式。另外,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有的睡眠状态都不是特别好。把我们的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干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睡眠质量。当然,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住分寸,过度的超强度体育锻炼,可能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过度劳累,身心疲惫,会不利于他的成长和发育。所以如何有效的开展我们青少年体育锻炼活动,是我们现在探讨问题的重要方面。

如何在实践层面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度呢?我们发现很多高中学生缺乏体育运动的原因,主要包括在以下方面,时间不够,场地器材有限,还有运动兴趣不足,有的又担心过度劳累的,还有的怕出汗了没办法洗澡,影响学习,等等。所以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变。

(一)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分析是发展体育兴趣的基础和前提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不同的学生会从众多的体育活动中选择他所喜欢的体育项目,这就是体育兴趣,对运动的参与程度和持久性所具有的长期明显的定向作用,会促使人们对该项活动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以饱满积极的热情投入,刻苦锻炼。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正确分析学生的心理,根据体育学心理学理论,对学生的体育热情进行支持,并适当给予技术指导,使他们能在运动中感到自己的进步。在对抗练习中力求技术精益求精,这会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更进一步的培养,并终身受益。这样就能从理论上把握学生的心理,充分运用心理学知识去发展学生的体育兴趣。

(二)加强体育教学课堂中学情分析

可以说,体育课堂教学环节,它体现了体育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我们如何运用有限的时间场地和器材,最大的发挥现场的资源的作用?我们要调动每位学生的一个积极性,从而将我们的课堂时效性提高。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做到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要尊重和关注每一名学生,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锻炼中来。在设置教学环节的时候,应该贴合学生的需求,符合学生生长发育的规律,考虑到学生的接受度。因此我们在带领学生学习新的内容之前,一定要对教材内容和学情要有深刻的理解和分析,才能做到知己知彼。另外,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定一定的挑战难度,但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这样的话,我们不但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也帮助了学生在个人成长上培养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

(三)争取让学生提前自主学习,预习技术动作

我们在一个学习新的技术动作之前,可以让学生先预习预习。这也是我们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利用线上教学内容丰富与结构新颖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可以将丰富的教学素材制成课件,给学生以感官上的感受。通过预习,我们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让学生在课前利用网络视频,相关书籍等来自主学习。然后在课间,老师再以优美的动作展示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同时,我们会让优秀的学生来进行一个技能展示。而展示环节,会作为预习成果的一个呈现方式,不仅仅能给参与学生的一个自信心,而且还能调动其他学生的一个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鼓励发展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丰富的体育文化底蕴才能激发学生积极的运动兴趣,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更好的投入训练中[3]。可以将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多样化、多元化,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保证每周两节体育课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增加课间操的新颖趣味性,设置一些体育比赛来引导学生找时间来参加组织锻炼。加强对校学生会体育部的管理,丰富我们校园生活,开展各种各样的竞赛比赛,尽量让学生把在校的交流生活融入运动中。每年定期坚持开展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一些比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来充分和利用自己的运动时间。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项目来寻找自己的搭档,组建自己的团队,一起在有趣的体育锻炼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很多家长认为学生在学校里应该学习,课后应该补习,认为体育锻炼耽误了孩子的学习时间。其实运动时间的增加并没有影响到学生的课程学习,相反,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学校运动,能够让学生的情绪和压力得到一定的释放,让学生在运动中的身心得到放松。这样的话,会有一个更好的身心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来,从而有效地提高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学习更加有效率。

(五)细化完善运动场地功能,大量引进体育专业人才

对我们很多学校而言,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师生运动场地的比例严重失调,人均运动面积较小,而且器材比较缺乏,还有非专业的体育老师,这些都是造成学生体育运动兴趣比较低的原因之一。在已经有条件的学校里面,可以将场馆进行一个细分,增加相应的配套锻炼器材,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学生只要有锻炼的想法,就可以在相对的宽松的场地和比较多的器材的情况下锻炼,选择的余地会大大增加,毕竟每个人的运动爱好是不同的。中小学里面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的体育器材,一些高年级的学校里面可以增加一些室内健身房和健身器材,比如说,脚踏车、跑步机、卧推器、杠铃、深蹲架等。

同样我们要尽量引进一些比较专业的体育老师,给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这样的话,学生的积极性会明显的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知也会越来越高,兴趣越来越强,当然也会更加热爱体育,锻炼身体的素质就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六)教书育人充分结合,实现技能与品德相互融合

体育教师应充分结合高中体育教材的属性,并通过体育教学实践开展德育教育,我们要将学科核心素养充分体现出来,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让他们能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实现高中生的育人目标。

三、总结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长期形成的应试教育的观点,在家长和学校的教育中仍然较为普遍,如何改变这一极端化的评价现象,提高体育运动在高中教育中的地位,显得非常重要,要改变这种现象的话,就必须要学生和家长多参与体育运动和锻炼,增强体育运动的认知,当学生能感受到自身运动能力和身体的变化,才会改变学生对运动的认知,也能够逐渐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运动兴趣。本文当中总结的几种方法,可以供我们进行参考,进而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当中,从而提高学生对运动兴趣的认知和参与。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体育锻炼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体育运动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美国高中生如何度过暑假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