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师专业化的特点及发展路径探析

2020-11-24李勇宏惠州工程职业学院

灌篮 2020年24期
关键词:师范教育专业化体育教师

李勇宏 惠州工程职业学院

一、引言

2018年9月17日,教育部在印发《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的通知中指出:要“培养造就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和具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含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下同)教师”。[1]表明了现阶段在学校教师教育培养上必须要实行专业化的培养方式,也由此可知,体育教师专业化是体育教师高素质发展的必要条件。[2]本质上而言,体育教师专业并不等同于体育教师专业化。了解和掌握体育教师专业化的特点,积极探讨其专业化发展路径,对于体育教师高素质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

二、体育教师专业化的特点

体育教师专业化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质经过长期的、不断深化的一个认识过程。因为在公众和社会舆论方面,对体育教师职业更多强调的是运动技能的传授能力。一般而言,由于“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传统偏见以及学生所学内容的浅显性,使得许多人并不看重体育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理论水平与其他的特殊能力。在我国,歌颂和赞美教师的言辞虽然有很多,如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像园丁一样用心血、汗水浇灌幼苗;像春蚕到死丝方尽等等。但是那些比较优秀的青年或能力较强的人并不看好教师职业,或者是对其他学科教师的歌颂和赞美,而大多数体育教师生活缺乏休闲与情趣,工作辛苦且责任重大,经济地位并不与劳动付出相吻合。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体育教师职业的认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一方面源于教师资格制度不断发展与健全;另一方面是对体育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使之符合科学技术进步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推进使人们对体育教师职业性质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现代的体育教师职业是一种相当复杂的、需要高度心智的专业活动,是一种要求从业者具有很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修养的专业,通常来讲,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体育教师专业化个体与群体共同提高

从我国教师专业化的整体进程情况分析,尽管国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把教师看成是专业人员,但事实上并非表明所有的教师都是真正意义上的专业人员,更不是每个教师都已经具有了专业水准,达到了专业地位。教师如果想要提高自己的专业地位,必须自我努力,以专业人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并以此作为努力的目标。在每个教师付出努力的同时,国家、政府应给予教师群体鼎力支持,致力于完善教师资格制度,逐步建立教师教育机构认可制度、教师教育课程鉴定制度、教师教育水平等级评估制度等。只有建立健全有效的运行机制,才能使教师专业化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地开展起来,使教师个体与教师群体获得发展,不断提高。

(二)体育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内涵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当今时代体育教师职业角色与形象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伦理特征转向专业特征,与专业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道德、专业情意等专业素养和专业品质受到极大关注。在专业服务、专业训练、专业权限、专业团体、专业地位的提升方面有一定研究及结果。对体育教师教学专业化的理论及实践研究进一步深人,既重视体育教师对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规律性、科学性的把握,也重视体育教师艺术性、创造性水平的提升。可以断定,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提高,对体育教师教育、教学及其专业化要求也将进一步提升。

三、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及实现模式一般会受国情、地域、时空等条件的制约。在我国,主要包括体育教师的职前教育、体育教师的入职培训和体育教师的在职学习。其中职前阶段的体育师范教育是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奠基阶段;入职培训是为了帮助新体育教师顺利度过“初任期”,尽快适应体育教师工作岗位;在职学习则是指针对体育教师职后专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提供各种学习机会,供体育教师继续学习、深造,目的是为了让体育教师更好的度过各个“关键期”,更快迈向专业成熟。

(一)职前教育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教育大国,独立设置的定向式师范教育体制在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师范教育阶段是体育师范生进行专业准备与学习,初步形成体育教师职业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的关键时期,是体育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起点和奠基阶段,而目前,我国体育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培养的主要途径是在各地域各级的高等学校中如师范学院或体育学院等的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中进行的。更进一步来讲,也就是说师范学院或者体育学院所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水平或质量,成为衡量体育师范教育的质量,而体育师范教育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新体育教师的质量,并影响着体育教师今后发展的可能性。提高体育师范教育的专业化水平的关键在于努力以体育师范教育的专业化去促进体育教师教学的专业化,其重点是构建科学的体育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和体育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以实践为导向整合体育课程内容,强化实践性课程。

(二)入职培训

在踏上体育教学工作岗位的最初几年,每个体育教师都会面临一个适应期,时间长短因人而异。这个阶段的体育教师专业化的主要方向是尽快实现学校学习的知识技能到具体实际操作、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尽快熟悉体育教学工作及其常规体育课堂管理。为使新体育教师尽快进入角色,在思想上和业务上尽快适应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从而缩短从一个合格的毕业生成长为一个合格教师的周期,加快体育教师专业成熟的速度。各国教师教育机构在教师专业化发展阶段都在采取相关入门训练手段对新教师予以帮助和干预。在我国,新体育教师的入职培训措施主要包括采取“师徒帮带”的方式帮助新教师掌握教学技巧,实现所学知识与实践的融合:采用集中培训的方式对新体育教师进行以教师应具备的思想方面的素质和进行具体体育教学指导为内容的岗前培训,以及在新体育教师中开展以研究问题的方式实施岗前培训等。但值得注意的是,“有资格成为教师”与“可以成为合格教师”之间并不具有任何的逻辑关系,入职教师前期大量的职业适应、师德情况、心理健康等诸多因素决定了即便“有资格成为教师”的,亦未必“可以成为合格教师”,因此,体育教师入职培训的环节亦是考察和衡量一名体育教师是否能够真正成为合格体育教师的过渡时期。

(三)职后学习

新体育教师经过入门阶段的摸索与适应后,已经比较适应现实环境,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增加了,逐渐地向一名“正式”的合格体育教师方向发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体育教师从此可以长久胜任体育教学工作。一些体育教师会因为长期教同一体育运动项目而缺乏活力和激情;一些体育教师会因工作压力过大不胜负荷而产生职业倦怠;还有一些体育教师面对知识的迅速更新倍感无助而无所适从。这就需要体育教师以坚韧的毅力在实践中进行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从而保证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得以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同时,国家、社会和有关教育机构也会为体育教师实现良好的发展提供条件和可能,学校、培训机构也会营造一种“学习化”的氛围,开展一些活动,如体育校本培训、体育课程进修等,以更好促进体育教师的学习与成长。

四、结语

事实上,体育教师的所谓专业化从本质上讲就是解决如何培养体育与健康方面的人才,可以说,一个体育教师如果不把如何培养体育人才作为理论和实践的主要目的,那么这个教师就不是专业的。体育教师要专业化,必须掌握教育科学和教育技术,必须要有专门的、规范的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有严格的要求。当然,体育教师要达到专业成熟,并不是简单的一蹴而就地接受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学习培训的过程,而是其作为一个社会个体,发展成为一个体育教育教学方面的受社会群体承认的专业化人员,就必须经过专业化过程的改造,即依托体育教育专业组织,通过接受职前教育和职后专业训练,习得体育教师职业的相关知识与能力,取得体育教师资格,从初期的关注适应到中后期的良好发展,从一个“普通大众一员”逐步成长为“卓尔不群”的体育教育专业工作者。这一过程是通过个人个体因素和整体社会因素、个人主观因素和整体客观因素以及之前相互交互作用的最终结果。也就是说,体育教师专业化中个人的变化、成长的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它贯穿于体育教师从职前到入职再到职后等整个职业生涯的终身。因此,从阶段性教育与成长过程来看,专业化的体育教师教育包括了职前教育、入职教育与职后教育三个连贯的阶段,是体育教师从体育教育教学到新手发展成为熟练型、专家型体育教师等专业化的培养教育过程。

猜你喜欢

师范教育专业化体育教师
“美育视域下的音乐师范教育教学价值重构”学术研讨会线上召开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我国近代师范教育思想发展研究综述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