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发展分析

2020-11-24邓晨诗江西中医药大学

灌篮 2020年24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政管理工作

邓晨诗 江西中医药大学

目前,我国高校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重要的教育工作核心,并且将立德树人工作与高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融合,进而使高校在发展过程当中能够培育出更为优质的人才,使相应的人才能够与当前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求相符合。思政教育课程在实际教育过程当中相应的理论课程是对立德树人进行有效落实的关键课程,而高校管理工作在实际的教育管理中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地位,并且是当前立德树人予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在进行教育管理过程当中,需要充分的将立德树人作为发展的重要任务,需要将三全育人的模式进行有效的落实。由此,在进行具体的管理过程中,需要使得学生管理工作及思政教育工作能够进行更加系统化的发展,需要对于当前思政教育工作所具有的综合能力得以大幅度的提升,使高校在管理学生及服务学生的综合质量以及效率得以有效的增加,使当前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不断的提升,为我国培育更为优质的复合型人才。

一、对高校学生管理及思政教育进行协同发展的优势进行分析

(一)使高校学生管理及思政教育体系得到有效的联动

教育体系在构建过程当中进行综合性的联动是当前时代发展中的创新型发展模式,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以及思政教育工作在开展过程当中,如若能够得到有效的联动,将使得教育管理实践的密集性得以大幅度的提升,并且使高校教育管理在开展过程当中,其思政教育工作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得到体现。以师生教育为基础,使课程的综合实践管理能力得以大幅度的提升,使高校在发展过程当中能够培育出更加多元的复合型人才,对当前的实际人才培育需求予以满足,有效的对当前高校教育管理中所存在的时效性不足,以及思政教育实践水平有限的诸多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为当前的教育管理工作以及实际的教学稳步发展创造更为优质的条件。此外,高校学生管理以及具体的思政教育联动就其本质而言,会对课程教学管控能力进行有效的优化,使学生以及教师并不进行单一化的教育协作管理。而在此过程当中,教师在实际发展中能够起到沟通教育管理的综合作用,使得教师与学生在发展过程当中能够真正的成为整体教育管理的实践者以及参与者,使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性得以提升,并且使师生教育工作能够获得更加和谐的发展。

(二)使高校教育资源及管理资源能得到有效的配置

就长期而言,教育资源应用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并且该问题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的教育管理资源所具有的分配均衡度有待于提升,以此使得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以及实际教育工作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教师在进行实际管理过程当中,相应的高校学生管理及师生教育协同育人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资源应用的平衡性得以大幅度的提升,使得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以及实际的教育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有效的创新型推进,使高校教育管理的实效性得以提升,并且为后续高校各项思政教育实践创造更为优质的发展条件。同时,协同育人的发展机制,在实际构建过程当中能够进一步使高校教育管理以及教学教学工作所存在的冲突性降低,防止各项教育资源存在过度流失以及资源浪费等诸多负面情况,由此使得教育管理工作在实际教育过程当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为教育实践体系的完善夯实有效的基础。

(三)对高校教育管理应用的综合实践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当中,高校教育管理形式具有着更加多样化的特征,并且在大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也会存在着更加多样化的管理内容,而诸多教育管理模式,在具体的构建过程当中,将使得实际的管理成本大幅度的增加,对当前的高校管理长效推进产生较为突出的负面影响。高校的学生管理及思政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得高校教育管理环节得到大幅度的缩减,使得思政教育能够发挥对学生个体基本行为予以规范的作用,逐步的对传统教学模式之下学生所受到的被动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代替,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的提升自主管理能力。同时,以自主管理实践为基础,能够使高校在发展过程当中所具有的教育管理投入性得以大幅度的降低,并且使实际的教育管理效果得到有效的增加,使管理工作与实际的思政教育工作进行有效的协同发展,进一步保证步调一致,为后续各项高校的教育管理系统化开展以及低成本推进提供更为优质的发展基础。

二、对高校学生管理及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思政教育模式与具体管理方式切合度有待提升

目前,我国高校在进行实际思政教育管理过程当中,主要以阶段性的教育为主要的教育模式,依照学生在发展中各个阶段的差异性特征开展具有差异性的知识教育,由此促进学生对各项思政教育内容的有效消化,但在实际具体管理过程当中,主要根据实际的管理问题,并且实施更加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由此,推进各项管理的实践思政教育形势以及整体学生管理工作方式,在实际开展过程当中所具有的契合度相对较低。而学生在开展具体管理过程当中往往会处于高度松散的状态,致使具体教育及管理在实际发展过程当中所存在的内在联系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当中难以契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求,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开展过程当中,也很难在管理工作中进行综合性的渗透,由此使二者的协调发展受到影响。

(二)思政教育无法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指导

学生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当中,其主要对象为高校的全体学生。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中需要对不同阶段及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多元化的管理,而不同学生之间由于其自身存在高度的个体差异,进而使整体管理工作具备一定程度的现实难度。由此,需要以思政教育工作,对相应的学生行为开展综合性的引导及规范,若想在实际高校思政教育以及学生管理工作中进行协同性的发展,其主要的关键点在于对当前的思政教育实践教学标准进行完善,从而使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有效的内化,使学生所具有的个性化差异能够得到有效的尊重,进一步使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得到有效的优化,形成更为优质的学生管理工作及思政教育工作的良性发展循环。然而,目前在实际思政教育的综合教学过程当中,仍然会以较为单一化的教学模式,相应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无法相符,并且无法使目前思政教育工作与高校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综合性的协同,而思政教育在开展过程当中也很难对学生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

(三)管理人员无法对思政教育学生管理工作形成发展的需求予以满足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当中是高校管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同时也是在实际高校发展过程当中较为常规性的日常工作。目前,高校的实际发展过程当中会有专门的学生管理部门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并且由专业的人员从事具体的管理工作。就管理的角度而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当中其自身所具有的专业性相对较高,并且高校在进行管理人员选择过程当中,更加侧重于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进行考查,学生管理工作以及思政工作在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使得管理人员去自身能够拥有较为优质的专业管理能力,并且需要进一步使其自身所具有的思政教育水平得以大幅度的提升。在日常管理工作过程当中,能够进一步的融入思政教育的各项内容,为学生的管理工作提供更为优质的发展动力。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当中,其自身所具有的综合能力相对不足,无法使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对当前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协同发展的综合需求予以满足。

三、立德树人视角之下高校学生管理及思政教育工作协同发展方式

(一)以顶层设计构建标准化及协同化的发展标准

高校在发展过程当中需要充分的构建立德树人的实际发展目标,并且需要将实际的交易中心由传统的教学转移到育人,从而使当前高校教育过程当中智育及德育相脱离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进而将德、智教育进行有效的统一,以德为先,开展更为优质的教育工作,凝聚教育合力对顶层设计进行有效的优化,进而使高校教育在实际工作发展过程当中能够获得更加协同性的发展。由此,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之下,高校在发展过程当中需要不断的对各项顶层设计,对工作进行有效的优化创新,进一步的构建思政教育及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协同发展的重要标准,由此使二者能够协同构建优质的工作机制,以此使得高校学生管理所具有的长效化发展特征得以体现,并且使得相应的教学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具有的系统化特征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具体而言协同工作标准在构建过程当中,需要进一步的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作为发展的现实核心,进一步的强调管理教育服务进行综合性的融合,在管理过程当中需要充分的将以生为本的理念进行应用,进一步的使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管理,并且提升其参与积极性,同时需要强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的综合优化,不断的对教育体系进行综合性的完善,以此使学生在进行管理工作中能够获得诸多教育帮助,使思政教育对于学生所具有的实践活动正向引导性得以大幅度的提升。此外,高校管理者在实际发展过程当中,需要对更加多元化的协同育人制度进行综合性的建设,以制度为发展的重要依据,使得高校育人综合水平得到有效的优化。

(二)进一步强化协同创新,使思政教育在学生管理中得到全面渗透

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更需要进一步的对协同思想观念进行有效的落实,对工作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对相应的管理方法进行有效的优化,对思政教育内容变化进行有效的适应,进一步的挖掘师生的内在需求,立足当前大学生在发展中的实际行为思想特点。在实际管理过程当中,对思政教育的切入点进行有效的细化分析,进一步实现思想教育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综合渗透。具体而言,高校在发展过程当中需要构建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及协调机制,进一步的对资源进行有效的统筹管理,形成具有高度贯通连贯性的问题解决渠道,对学生的实践问题以及思想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同时,需要强化思政教育工作及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耦合度,使当前思政教育学生的综合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联系,充分的以学生管理工作为基础加强与学生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进一步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综合沟通。举例说明,在学生入学指导以及社团交际、就业创业指导等诸多部分,需要充分的融入思想政治教学的诸多内容,通过个体咨询、社会实践、培训讲座等诸多方式,使思政教育知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能够得到综合性的传播,使得思政教育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能够得到充分的渗透,并且使学生管理工作能够具备高度创新性活力。

(三)强化思政引导,使高校学生自主管理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高校在发展中需要充分的对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行完成,需要充分培育德才兼备且具有综合发展能力的高水平人才。在立德树人背景之下,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及师生教育协同发展的关键点,主要在于对思政教育的引导作用进行强化,使学生能够拥有更为优质的自主管理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全面优化发展的过程当中,对其主观能动性进行发挥,由此,在高校教育管理的实际发展过程当中,需要将思政教育作为实际发展的优点,将学生管理的各项工作细则在思政教育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应用,在潜移默化中使教师能够优化其管理能力,并且使师生能够以形成更为完善的自主管理意识,对传统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参与管理活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改善。同时,在进行高校学生的综合管理过程当中,需要充分认知到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是未来高校学生管理中重要的发展趋势。而高校在发展过程当中,需要以更为优质的人才培育计划,使得实际人才培育过程当中能够充分遵循思政教育规律,使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得以提升,以思政教育使学生的自主管理既定思维得到综合性的培育,进而使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自主行为管理。此外,高校在实际发展过程当中需要构建学生自主管理机制,使学生思政教育部门能够逐步的转移其自身所存在的自主管理权限,进一步的对思政教育工作对于整体学生自主管理实践的积极作用进行有效的发挥。从而使学生在自主管理以及学习过程当中获得综合性的支撑与引导,进一步的使思政教育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所具有的协同育人作用得以充分的体现。

四、结语

高校在发展过程当中需要充分的将立德树人作为其发展的根本性任务,并且对人才进行多元化的培育,需要充分的注重学生管理工作及思政教育工作进行协同性的综合与发展,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师生教育就其本质而言具有高度密切的联系,并且存在着互联互通的特性,加速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政教育工作协同发展,对于当前高校立德树人的协同发展体系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并且能够进一步使得学生教育及管理工作具有高度的协调性,使学生管理工作及思政教育工作能够形成更为优质的发展闭环。由此,高校在发展过程当中需要充分的探究各类创新型的发展模式,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及思政教育工作得到协同性发展。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思政管理工作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运动APP助推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效研究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