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体质健康背景下家庭体育锻炼模式的研究

2020-11-24熊锦秀刘茜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灌篮 2020年24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家庭运动

熊锦秀 刘茜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为贯彻和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理念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确保2030年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规定要求,要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

一、家庭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一)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客观要求

在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都指出,要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并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由此,多省体育中考分值纷纷上涨。为了提高分值,就得加大体育锻炼力度,而校内的体育锻炼时间有限,就要发挥校外体育锻炼的作用。家庭体育锻炼作为校外体育锻炼的一种补充形式,家长以引进学校体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田径、体操、球类、武术及舞蹈等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术指导学生加以练习,从而可以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体育科目测试成绩,促进学校体育教育。

(二)家庭体育锻炼能促进学生精神品质的提升

家庭体育锻炼基于在家庭成员之间进行,人员熟悉,没有压力,氛围好,在这种环境下进行体育锻炼,学生更有安全感,也能更好放飞自我,更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如在有竞争、有合作、有规则、有输赢的亲子游戏或有对抗的项目中,不知不觉的就能培养孩子团结协作、公平竞争、敢于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在个人表演类的项目更能提高学生自信心。活动中,家长指导和及时的提醒,可以改善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学生也可以恰当的发泄不良情绪,改善心理问题,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有独立能力锻炼的学生,在家长指导下,学生也学会了合理安排业余时间,自主进行体育活动,从而形成良好体育锻炼活动的习惯。同时在与他人配合的活动中也提升了交际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

(三)家庭体育锻炼能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各自面临着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压力。而家庭体育锻炼能丰富家庭生活、放松心情、增进成员之间的感情,营造温馨和谐愉悦的家庭氛围。在家庭成员与子女一起来完成锻炼的过程中,家长相对丰富的体育知识、健康的体魄、良好的锻炼习惯,能营造家庭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家长的参与、陪伴、鼓励与引导,学生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父母的力量,提升了学生的对家长的情感依赖度;相互探讨运动过程中的感受、交流运动经验、分享运动中的苦与乐,有利于建立良好亲子关系。运动中家长也能放松自我、锻炼身体,增强对子女性格及思想的了解,形成互相影响、尊重、了解、平等且相互依赖的和谐家庭关系。

二、家庭体育锻炼的原则

(一)安全性

在进行家庭体育锻炼,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原则,减少运动风险。一是运动项目的选择合理和前期准备要充分。家长和学生要对自己身体状况有一个全面了解,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挑选适合的运动器材,并合理着装。二是注重活动场地的安全。要寻找合适的运动空间,做好运动环境的检查,排除安全隐患,确保运动时的安全。三是要科学锻炼。活动前均要进行慢跑、身体拉伸、活动关节等准备活动,来提升身体机能,从而预防运动损伤;活动中运动负荷要采取由小到大、由慢到快、由弱到强的循序渐进原则,还要根据出汗情况适当补充水分;运动后期放缓运动节奏、减小运动量,利用深呼吸、慢跑、拉伸等方式进行放松活动,让心率重归正常,恢复平静。

(二)趣味性

进行家庭体育锻炼只有充满了趣味性,才能更好吸引学生自主、持久的参与体育锻炼。一是活动的内容要新颖。在传统的跑、跳、投基础上创新活动内容,可以根据活动情场景随机变化活动内容,也可以借鉴网络上流行的、新颖的方法来进行,多采用游戏类有趣味性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二是活动项目要丰富。在家长或老师指导下,根据学生兴趣,合理安排活动计划,要经常变化活动项目,坚持“每天一小练,每周有拓展”。三是活动平台多样性。可以充分发挥线上的作用,利用软件、App小程序等,跟随视频做运动,也可以上传自己的运动视频,接受同学、网友或者软件系统的评价,加强互动,来提升体育锻炼的趣味性。

(三)适度性

家庭体育锻炼要适度,不能过量。一是项目要简单易行。根据家庭或附近的运动条件,选择不用或可以方便购买的运动器材、简单易学的项目来进行,如不用器械的项目:徒手操、韵律操、慢跑、快走、爬山等,简易可行器械的项目: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自行车、跳绳、棋牌、毽子、飞镖、呼啦圈等。二是运动负荷要适度。以运动后感觉劳累而不疲惫,恢复快,食欲好,睡眠好,第二天精力充沛,记忆力加强,学习效率高为准。坚持每天进行家庭体育锻炼1小时,保证每周有三次运动锻炼平均心率达到130次/分,持续30分钟以上,以出汗或出小汗的程度为合适。三是不能影响其他人。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场地来进行,不要动静太大,不能妨碍家人、邻居或附近居民的合理休息,有条件可以到专业的培训机构进行。

三、实施家庭体育锻炼的措施

(一)政府层面

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传播媒介进行全方位、全覆盖家庭体育锻炼的宣传,让社会大众提高对家庭体育锻炼的关注度,认识到家庭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家庭氛围、对学生人生的影响。让家庭整体对体育价值和意义的认识、主动参与体育行为的意愿能够得到增强和提高,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因家庭共同进行体育活动而受益,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家风,营造全民健身良好氛围,有利于提高人民的体育健康水平,推进体育强国建设。

2.制定政策,加大指导。从健康中国战略的高度出发,出台支持家庭体育教育的相关政策,把家庭体育纳入全民健身计划,制订实施家庭体育健身发展规划;多渠道投入体育经费,统筹建设覆盖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开发家庭体育锻炼相关应用软件及健身产品;通过社会体育指导,增加家庭体育教育专题培训;推进家长学校体育队伍建设,提升家长学校的体育教学水平;督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政策的落实,使孩子有更多的自主时间来进行家庭体育锻炼。从政府层面来促进家庭体育锻炼和健身活动的有序发展。

(二)学校层面

1.提高认识,探索家校合作模式。学校应提高对体育学科地位的重视,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涉及家庭体育锻炼知识、技术、技能和方法的研究,探索图文并茂家庭体育锻炼教材的设计等,不断提升体育教师有效动员和利用家庭、社区体育资源进行指导家庭体育活动的能力。积极开展家校合作模式的探索,通过成立家庭锻炼委员会、举办家庭健身知识讲座、开展家长学生同上体育课等家校合作模式,让家长参与学生家庭体育锻炼的讨论、交流、学习和指导,打造家校合作共同体,推进家庭体育锻炼活动。

2.转变思想,完善课程体系。要把家庭体育锻炼作为体育课程的延续,科学合理制订家庭体育锻炼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对家庭体育锻炼进行积极指导。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课堂教学内容和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兴趣、时间、季节和家庭差异等因素,采取柔性化的方式布置家庭体育作业,发放的校本教材《学生家庭体育锻炼手册》,并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考核与评价。这样不仅可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还可以科学指导学生进行家庭体育锻炼。

(三)家庭层面

1.加强学习,提高科学锻炼能力。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体育观,要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并主动通过网络书籍学习、参加相关培训、寻求专业人士指导等途径,来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运动方法和运动技能,提高科学指导学生在家的体育锻炼的能力。同时也要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运动的兴趣和爱好,根据家庭条件和附近运动场地情况,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合理指导和安排在家庭体育锻炼的内容、时间和运动量。

2.主动参与,提高生活幸福度。家庭体育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模式之一,父母要主动进行体育活动,发挥榜样作用,带动学生一起运动。学生自身也要认识到体育锻炼不仅是为了学业考试,还可以增强体质、陶冶情操、锤炼意志、增进感情、健全人格、塑造良好体型、提高学习效率等。在家长的带领和指导下,积极自主进行体育锻炼,逐步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家庭成员共同进行体育锻炼也营造了良好家庭氛围,提高了生活幸福度。

在学生体质健康背景下,要充分认识到家庭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应充分发挥家庭体育锻炼的作用,把握好锻炼的安全、趣味、适度的基本原则,科学合理进行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来增强体质,提升运动水平技能。政府要加强宣传与引导,确保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持续进行;学校要提高认识,积极探索,精准施策;家庭要掌握技能,合理安排、积极参与。共同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家庭运动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家庭“煮”夫
不正经运动范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