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央企的财政贡献及对政府间财政关系影响分析

2020-11-23付青叶

经营者 2020年20期
关键词:中央企业政府

付青叶

摘 要 从我国财政运行的整体状况来看,财政预算、收入、支出与政府关系的制度安排,可以从不同的侧面推动社会控制和保护、经济稳定增长、权威维护等目标的实现。在党的十九大之后,我国在财政改革方面,重点强调对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完善以及现代财政制度的建设,中央企业作为在财政收入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主体,需要厘清与政府财政间的关系,相应地做好自身改革。但目前中央财政收入对于中央企业依赖较为严重,这对资源配置、政府间财政关系会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需要我国进一步完善财政收入分配格局,提升经济发展效率。

关键词 中央企业 财政收入贡献 政府 财政关系

中央企业在财政收入方面有着较大的贡献,其与政府财政存在紧密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经历了“放权”改革、加强中央财政财权以及财力改革、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关系就“共担”和“共享”为特征进行调整,这使得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相应缩小了地区差距。本文以中央企业财政收入贡献和政府财政关系影响为方向,通过分析中央企业财政收入贡献和中央政府财政收入依赖国企形成的影响,提出优化中央财政收入贡献格局及其与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方法。

一、中央企业的财政收入贡献分析

我国财政收入采用的是复式预算,其内容包括了政府性基金预算资金、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资金、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等。关于中央企业对中央财政的收入贡献在不断地进行修正和完善,通过多次重大制度安排,相应奠定了基本的中央企业财政收入贡献制度框架。概括来说,其中的内容有:第一,中央企业所缴纳的消费税;第二,在中央企业所缴纳的增值税包含有75%的中央分成,这在2016后调整为了50%的中央分成;第三,中央企业所要缴纳的所得税;第四,铁路运输、中国工商银行、国家邮政、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缴纳的所得税[1]。这些要素即为中央企业形成的税收贡献,同时加入中央企业非税收入贡献,共同构成了中央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从根本上来说,在中央一般公共收入中,中央企业财政贡献比重很大[2]。

二、中央政府财政收入依靠国企带来的影响

(一)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减缓

从中央政府财政收入运行来看,中央财政收入对国企较严重的依赖将会制约国企自身的改革进程。在为中央财政收入给予较大的贡献时,国有企业不可避免地与政府在经济、政治方面产生了莫大的关系,这使得国企在改革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独立性降低,改革相应出现了较大的阻碍[3]。就近些年来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和政治紧密关联的模式,致使高管超额薪酬与公司今后经营绩效的成果呈负相关,而且国有企业僵尸企业资产规模的数量明显要比其他所有制企业要高。较为严重的是,通过审计机关所发布的审计结果显示,银行、铁路、保险等领域成为了腐败问题频繁发生的领域。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与我国社会发展期望不相符,而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对中央企业的过度是的依赖则是诱发这一问题的关键原因之一。

(二)中央企业对财政收入贡献降低

在没有完善且高效的税收改革制度时,中央企业对于中央财政收入的贡献值将会出现明显的降幅。党的十九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后,进一步落实了“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计划,今后中央企业中包含的“混合所有制成分”会越来越突出,除了国民经济命脉、国家安全相关的领域和重要行业,得到快速发展的还有非公有资本、集体资本以及国有资本等相互融合、交叉持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在“经济决定财政”这一改革背景下,中央企业的税源基础会出现明显的转变。此过程中,中央财政如若没有预先做出合理的安排,很可能会导致中央企业这部分税源有所下降,那么在国家财政收入中,中央政府财政收入的比重就会受到影响[4]。

三、中央企业的财政收入贡献和政府间财政关系影响

(一)使得地方财力陷入困境

从经济学层面来看,中央政府所征收的“中央专项所得税”使得中央政府可以筹集较多的财政收入,这促使在提供公共产品时中央政府供给较多,且价格偏低,地方政府则供给不足,提供的公共产品价格过高。但中央政府征收了地方政府税收收入之后,使得地方政府无法完整地收回政府供应公共产品所支出的成本,所以,地方政府资金紧张,很容易陷入困境。在这种环境下,中央政府只能选择大量地转移支出以增加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财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效率损失。

(二)与税收“受益原则”相背离

在征收所得税中,如若站在“受益原则”角度,中央政府对央属国企所征收的“中央专享所得税”则违背了这一原则。从本质上来说,“受益原则”中指出,税收是企业和公民享受政府供应公共产品的某一类价格,它相应也是一种融资工具,弥补了政府对公共产品供应中的成本。而在为企业和公民提供公共产品中,不同级别的政府同时执行,相应,企业与公民也需要做出贡献,即分别向提供公共产品的各级政府缴纳税收,为自身享用的公共服务成本给予恰当的补充[5]。在这一过程中,假如企业和公民仅是为一级政府缴纳税收,其他层级的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中支出的产品成本将难以得到有效的补偿,最终会导致地方建设公共基础、提供公共产品的积极性受到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也会所有降低。我国目前采用分税制,地方辖区内的资源大多被中央企业、保险公司、银行所占用,其中含有地方政府提供的各类公共服务、地方资源要素,然而企业仅是向中央企业缴纳所得税,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地方公共产品与收益之间不对等,本质上与“受益原则”相背离。

四、优化中央财政收入贡献格局及其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方法

(一)深化税收制度改革

党的十九大强调“加快建立现代化财政制度,创建财力协调、权责清晰、区域均衡发展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所以,针对政府间财政关系,需要深化税收制度改革,使这一关系得到改善。以“收益原则”为税收分配依据,就中央政府按照企业性质对“专项所得税”的划分行为进行调整,并对中央和地方政府两者间存在的中央企业所得税分配比例进行合理的划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干预。另外,需要设置科学的分税制,改善中央和地方公共产品中因税收扭曲的价格体系,以此来提升资源配置率,保证中央和地方政府都能够获取持续性的税源[6]。其中关于政府间的税收分享,一方面可以通过税基进行分享,即相同的税基,对于需要设计和征收的税率,可以由提供公共产品的不同级政府按照自身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的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来确定;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分成分享办法,在执行中,就所分享的税收通过某一级政府完成征收,并参照明确的比例分配给两级或者是多级政府。

(二)建立政府间持续发展的收入体系

在税收管理体制改革后,最关键的方法是借助法治的手段,测算并且设定各个级别政府间税收分成,中央就企业所得税则通过税务管理机构统一征收,然后分配到各级政府间,以此改变当前中央政府专享的模式。这种制度设计,关系到全局,所以需要中央政府就此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为标准,建立富有弹性和高效的财政基本框架下,对中央政府关于中央企业的税收征收制度进行优化,以构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能够长久、稳定发展的收入体系[7]。

五、结语

中央企业的税收收入划分尽管能够确保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以及国家财政收入结构中中央政府财政收入的比重,但同时也会阻碍国家资源配置效率,使得中央与地方公共产品的收益不平衡。所以,需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角度来看中央企业的财政收入贡献,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能力,改革我国政府间的财政关系,构建合理的分税制制度,促使中央和地方政府能够合理配置资源,并使中央和地方政府能够接收可持续发展的税源,推动国民经济向前发展。

(作者單位为安阳市殷都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参考文献

[1] 闫坤,于树一.新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70年:分级财政从萌芽到兴盛[J].财贸经济,2019,40(10):5-16.

[2] 杨全社.中央企业的财政收入贡献及其对政府间财政关系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9(02):34-40.

[3] 涂云新.中央与地方财政划分的宪法治理难题[J].法学评论,2017,35(06):28-43.

[4] 吕冰洋,马光荣,毛捷.分税与税率:从政府到企业[J].经济研究,2016,51(07):13-28.

[5] 胡鞍钢,张新,高宇宁.国有企业:保障国家财政能力的重要基础[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02):19-26+44.

[6] 汪德华.分税制以来上海、深圳的财政发展及对国家财政的贡献[J].中国经济周刊,2019(14):98-100.

[7] 黄燕.地方经济势力对收入分配权的分享诉求——从唐代财税变革看财政集权[J].山东社会科学,2019,281(01):161-166.

猜你喜欢

中央企业政府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一张图看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信息通信
中央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对中央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运作的研究
央企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分红、经营业绩的研究
贵州实现县级以上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
中央企业集团产贸融结合促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
如何创新思维抓好基层党建工作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