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20-11-22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29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因材施教分层

(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上河城小学 福建三明 365000)

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正是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最为重要的时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已经成为小学阶段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开展体育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让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教师也要充分发挥出自身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这样不仅能够突显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还有助于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整体水平[1]。

1 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

1.1 有助于激发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小学生在体育方面的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教师不能对所有学生都采取相同的标准,这样只会让体育能力差的学生失去体育锻炼的兴趣,不利于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分层教学法的运用,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制订相应的体育锻炼内容和目标,学生只要肯参与其中,就能够完成相应的目标,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体育锻炼的趣味性,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进而有助于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效果。

1.2 有助于教师实施因材施教,进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通过运用分层教学的方式,能够让体育教师更加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并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在实现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前提下,体育教学效率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2]。

1.3 能够充分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实行以后,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一直占据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不能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分层教学模式的运用,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并且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这样一来,不仅所有学生的体育能力都会得到提升,还能够突显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进而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2 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措施

2.1 掌握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分别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要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发挥出分层教学的作用,对学生的体育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变得尤为重要。为了能够充分了解和掌握不同学生的体育能力,可以采取体测的方式,根据体测结果对学生进行分层,并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例如,对于体测成绩好的学生,可以作为A组,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都是最高的,这些学生不仅要掌握教师布置的体育锻炼任务,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体育技术。对于体测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作为B组,对这些学生的要求并不高,只需要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就可以了。对于体测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作为C组,这些学生普遍对体育教学缺乏兴趣,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激发他们进行体育运动的兴趣,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目标要求都不高,帮助他们树立进行体育锻炼的信心,促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体育课堂活动中[3]。

2.2 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动态调整,实施因材施教

根据体测结果对学生进行分层以后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情况并不是始终不变的,很多学生会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表现得更好,相反,也会有部分学生并不如体测结果显示的那样,因此,需要根据学生课堂上的整体表现,对学生进行动态调整,并以此为基础实施因材施教,这样不仅能够发挥出分层教学的作用,还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小学体育教学项目很多,面对不同的体育项目时,也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例如,在进行长跑教学时,对耐力有较高的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耐力进行分层;在进行短跑教学时,对爆发力有较高的要求,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的爆发力进行合理的分层。

2.3 分层设计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

教师需要在了解学生体育能力的基础上对学生做好层次的划分,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从而保障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而且所有学生的体育能力都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提升。

3 小学体育进行分层教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帮助学生及时明确分层教学的目的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促使学生的运动能力都能有所提高,并不是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如果没有做好分层工作,势必会打击一些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分层教学的目的:能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便于同层次学生能够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提升学习成绩;教师能够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到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身上。

3.2 对学生的分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实施分层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但是这种分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应该随同学生在后期的学习情况而进行动态调整。在教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目标挑战,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利于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3.3 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追求层次化

体育教师应用分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分层不应过于明显,而是应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练习等多方面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不仅能够发挥出统一教学的作用,还能够促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都能有所提升。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不仅能够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还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并且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因材施教分层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因材施教并非只是扬长避短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