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与疏导

2020-11-22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29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体育锻炼小学生

(江苏省连云港市柘汪中心小学 江苏连云港 222500)

在新时代的需求下,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是全面发展,特别是针对学生的体育教育项目,更是投入了更多师资力量和良好的设施。但是综合来看,小学体育教育仍然存在许多缺陷,如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低下,课堂氛围混乱等问题。所以对于影响体育课堂质量的问题,需要深入分析,找到原因,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1 现阶段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现状

由于国家教育部对小学教育提出了全新的改革方案,针对小学体育教学也进行了改革创新,采用了适应新背景下的教育模式,但是综合来看,各大小学对学生体育教育仍然缺乏兴趣培养和疏导,使得体育教育得不到完全发挥。以下是对现阶段下小学体育教育方面存在的四大主要问题做出分析。

1.1 教学缺乏明确的目标

体育教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和活动性相对于其他学科都较强的科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让他们强身健体,提高自身健康水平,从而能够更加投入到学习当中。即使是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整体体育教学质量有所提升,但是在教学目标方面仍然没有明确。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随后便解散学生让他们自由活动。这其实是忽略了体育教育本身的意义,教师只是为了尽快完成教学要求而给学生上课,从而导致学生缺乏体育意识,不能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1.2 体育教学模式单一

由于大部分小学教师对体育教育并不关心,从而导致学校缺少高质量的体育锻炼设施,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基本就是先安排学生做一下简单的热身运动,随后便解散他们,让他们自己在操场上嬉戏打闹。所以大部分体育课课堂秩序混乱,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缺乏自控能力,很容易在打闹的过程中受伤,并且这样也使得课堂效率底下。学生因在体育课堂上学不到东西而渐渐失去运动兴趣,甚至会产生厌恶的不良情绪[1]。

1.3 体育教学理念过于传统

现阶段小学体育教育当中,部分教师仍然坚持着传统的教育理念,即以教师占主体的地位模式,这样就是教师向学生单一传输体育知识,再为他们安排相应的课程训练。但这样其实深深打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培养兴趣爱好的积极性,导致学生无法发挥自我创造的能力,这样也会使得教学质量低下,学生教学发展受到限制,不能满足新时代下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

1.4 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的教学经验和课堂安排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学质量,但是相对于像语数外这样的主要学科,体育教学属于休闲娱乐的科目,所以学校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并不高,甚至一个教师可以身兼几门学科的教学任务。这样就会使得体育教学缺乏专业的人才指导,教学水平低下的问题。在这样的教师带领下,教学质量得不到提升,学生也会对体育教学存在错误的认知,以至于最后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2]。

2 当前小学生体育课程兴趣不高的原因

2.1 小学生缺乏自主性

由于小学生还处于人生的开始阶段,意识并不完全能够控制自己的行动,所以,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时,常常无法按照正常情况下老师的课程安排进行活动,在师生交流上也较为困难,使得小学生在体育学习上存在很大的困难。教师的想法学生无法理解,而小学生又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进行体育学习,长此以往,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就会逐渐消减。

2.2 小学生身体素质不一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当然,每个学生的生长情况都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所以,这也就造成小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使得一些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就比较惧怕体育课,学生也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及时完成教师课上安排的任务。尤其对于一些弱小或肥胖的同学,在体育课运动时就比较困难,长时间下去,这部分学生就会产生心理阴影,逐渐对体育没有了兴趣。

3 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兴趣培养和疏导的有效方法

3.1 教师发挥自身榜样作用,以身作则

教师作为体育课堂教育的主体核心人物,对学生的体育锻炼发展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一个优秀的教师会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带来正面的影响。所以在开展小学体育教育的时候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育,从而使教学模式变得更加灵活。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就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加入到体育活动中来,当学生拥有了一定的积极性之后,也有利于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深入的观察和了解,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性格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方便教师根据学生个人情况为其确定体育锻炼方式,做到因材施教。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体育项目的兴趣,从而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除此之外,还要特别注意,虽然在开展小学体育教育时需以学生为活动中心,但教师要掌握好度,正确把握教学的方向,这样才能使得小学体育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2 改变传统授课模式,增加其趣味性

纵观整个社会局势,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而且大多数人都加入到了强身健体的行列中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由于传统的小学体育教育模式过于乏味,教师在带领学生做完基本防止受伤的热身运动后,就解散学生,让他们自由活动,而自己就回办公室休息。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是的课堂氛围混乱,学生容易打闹受伤,还会让学生产生对体育课的厌恶情绪,从而不能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因此在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可以设当加入有趣的体育游戏,例如在安排学生跳绳的项目中,开展跳绳比赛的游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且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还可以在学生打篮球的时候,组织篮球比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使他们在体育游戏当中学会团队协作,同时做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将趣味游戏应用当课堂授课模式当中,可以帮助学生在游戏当中完成需要达标的教学要求,也能培养自身的反应能力,提高身体的平衡性[3]。

3.3 对学生做出正确的教学评价

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都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所以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身体素质,所以同样的体育锻炼项目不一定能够满足每个学生身体发育需求,但是现阶段大部分小学做不到根据每个学生的真实需求来分配体育项目,所以有的学生并不能够完成教师布置下的任务,从而打击自己的自信心[4]。所以学校应该提倡教师在进行授课的同时,增加与学生之间互动,从而建立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积极了解每个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和心理情况,根据学生的自我反馈来为他们指定特别锻炼项目,以此来让学生从体育锻炼当中建立自信心,并且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来说,教师也要注重学生的心理情况,多多与他们进行交流,记录他们的想法,并给予帮助。鼓励在体育课上表现优异和积极性强的学生,对上课不积极的学生可以进行口头批评,并对他们进行课后的心理教育,但是不能够用言语辱骂,更不能利用教师的地位对学生随意殴打,否则会给学生造成心理阴影,使他们对体育锻炼彻底失去兴趣[5]。

3.4 强化师资力量,为体育教育提供人力支持

为了让体育教育得到更充分的推广,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需要引进体育专业人才,以便使学生的体育教学更加井井有条,结构也更加完整。现代体育教学内容主要以西方的体育项目为主,例如长跑、篮球、足球等。这些都需要安排专业的人士来指导学生练习,如果让缺乏专业知识的教师进行干预的话,一方面学生学不到真正的体育知识,另一方由于教师自身就缺乏对体育项目的基本知识,会导致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受伤,甚至产生无法挽回的影响。另外,由于现代体育项目多数为西方化,其实传统的中国文化也能很好地深入体育项目当中,例如我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其养身保健的功能与体育项目核心内容并不冲突,而想要将这种传统文化深入到新教育内容当中,就更需要专业人士的参与[6]。

4 结语

在我国教育进行新改革的过程当中,如何做到提高体育锻炼兴趣和疏导是教师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的问题。在改变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评估,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所需所想,同时给学生安排合适他们自我发展的体育项目。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与学生沟通,不仅满足新时代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还可以让他们身体素质提到提高。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体育锻炼小学生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成语魔方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农村中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农村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我是小学生
学生穿汉服展示传统体育项目
非常小学生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