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西体育旅游发展路径研究①

2020-11-22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29期
关键词:旅游体育农村

(广西科技大学 广西柳州 545006)

体育旅游将体育与旅游结合,创新我国旅游产业业态,丰富了旅游产品类型,为广大旅游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旅游产品选择。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为体育旅游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发展空间和可能。乡村体育旅游产业根植于乡村。在乡村广袤的土地上,体育旅游得益于自然资源基础条件,生态环境和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乡村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来自于乡村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乡村体育以体育产品的形式为游客提供包括体育民俗文化、休闲娱乐、健身、生产劳动等为一体的旅游服务,使游客在参与活动、观光游览的过程中收获愉悦、健康。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体育旅游产业提供了加快发展机遇,使得各地乡村体育旅游拥有腾飞的翅膀。尤其是在文化与旅游部及各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体育旅游和健康旅游的系列政策的支持下,乡村体育旅游在整体发展目标、路径、模式等方面拥有了更为明确而清晰的发展态势,各类资金投入逐渐加大,产业升级速度加快,传统粗放型体育旅游产业实现了向集约型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进一步转变。

1 乡村振兴战略内涵

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关心的重要问题,中央一号文件连续22年都是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核心。尤其是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发展思路,并为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发展方向。2018年,在《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为实现乡村振兴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

新时代抓好“三农”工作,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期乡村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根本遵循。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是中央从观念上、认识上、工作部署上的重大创新。解决“三农问题”将促使农业变为幸福的产业,将农村成为朝气蓬勃的地区,将农民变为极具吸引力的职业,真正实现农村农民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重要目标,将对十九大中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当前,近年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较为重大的成就,但是在我国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表现得还比较突出,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在不断下降,乡村还有着广阔的市场和诸多待挖掘的资源,随着发展,农村也在不断出现新产业,不断创造更多的产值和就业机会。

在新时代下,我国乡村振兴道路该如何走的问题上,党中央已经明确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因此,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必须重塑城乡关系;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2 乡村振兴战略下体育旅游发展的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是真正将农村农民农业发展纳入到了重点规划之中,各地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发展。在此种背景下,乡村体育旅游必须积极顺应社会改革发展,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机遇,结合本地体育旅游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乡村体育旅游在推动乡村经济、文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2.1 为繁荣乡村经济提供一种新思路

一直以来针对农村工作的开展,我国政府始终将“消除贫困”作为其首要工作任务来对待。尤其是面对一些处于偏远地区的农村,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成为了制约当地发展的一项重要问题。而乡村体育旅游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体育旅游资源的乡村地区,为体育旅游产业化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体育旅游涉及到饮食、住宿、观光、娱乐、交通等多行业多领域,其本身就是一项“体育+旅游”的复合型产业,对于消费者有着更加多元化的吸引力,对经济的拉动和推动作用明显。体育旅游成为从多角度刺激当地经济的发展,实现当地农民的创收重要途径。

2.2 为优化产业格局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我国农村地区受各方面现实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一直以来都始终处于一种以农业种植、畜牧业为主的低层次、分散化的产业发展格局。而体育旅游作为一项系统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其不仅涉及到了农村地区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挖掘、自然资源的利用,更涉及到了农村基础的建筑、水电、交通、通信、金融等设施的改善建设。而这些不仅是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所必须的要素,同时也是其他产业发展的重要元素,无论是服务业、金融业还是通信业的发展都需要以这些元素为基础来实现。可以说,对于乡村地区其他产业的发展而言,体育旅游能够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能够为乡村地区由传统产业格局向以服务业、产业加工、交通运输、金融、通信等为代表的新产业格局的转变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

2.3 为城乡一体化提供一个重要推动力

乡村振兴战略当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程度直接反映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而发展乡村体育旅游可以有效的拉近了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距离,使更多的城市游客来到乡村当中,感受乡村体育的独特魅力与自然风光。这在增进城乡人民情感交流的同时,有助于缩小城乡人民思想认识观念,在高度开放、自由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影响下,使乡村人更具现代意识,更具发展思维。与此同时,更有助于城市游客乡村体育旅游习惯的养成,使其能够习惯性地到乡村中来进行旅游消费。可以说,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缩小城乡居民之间在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差距起到了很好的效应,有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的实现。

2.4 为乡村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提供一种机会

农村地区与城市、沿海等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因为受限于经济、交通的影响,使得这里文化较为闭塞,相对于城市地区而言社会的变迁对乡村居民的生活影响较小。虽然这也是导致农村地区落后、贫困的一个主要诱因,但文化的不发达,也大大减弱了现代社会多元文化对农村传统文化的冲击,使农村地区包括体育文化在内的一些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很好地保存并流传了下来。发展乡村体育旅游,农村独特的体育旅游资源、文化是主体,其产业化发展必将经历对农村地区独特体育旅游资源进行挖掘、保护、建设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工作任务,同时也是农村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加快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保护,促进当地农民传统体育民俗文化保护意识的提升。同时,更能够在以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为主要项目的基础上,使得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获得政府文化、建设、商务等部门的共同重视。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体育旅游发展路径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强大的政策号召作用下,在体育旅游产业显著的经济效应下,我国各地纷纷响应,制订了以乡村体育旅游产业为主导型的新型产业发展规划。在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逐渐加大乡村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力度,为乡村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化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人力、物力、财力基础。经过多年的规划和发展,如今体育旅游已经成为了一些农村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有效解决起到了良好的效用,促进了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具体来讲,乡村振兴战略下体育旅游发展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多样化体育旅游产品

乡村振兴战略下体育旅游事业的发展,尽管有着党中央以及各地政府强大的政策、法规以及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但作为一种产业,其本质还是要回归于市场,经受市场的锤炼和洗礼的。因此,乡村体育旅游事业的发展,要想真正实现规模化、质量化发展,首先就必须与其他产业一样严格遵循市场发展规律,以市场为导向,来进行发展规划的制订、产品的开发,由此来确保乡村体育旅游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始终保有顽强的生命力,能够具备抵抗严酷的市场竞争。为此,在制订农村体育旅游发展规划时,要结合乡村本土体育旅游资源、文化,设订目标游客,并从游客现实体育旅游需求出发,对体育旅游产品进行优化定位、配套设施规划、实施模式制订,并对前期投入经费、人力、物力数量等进行全方位的论证和多次研讨。以此来确保乡村体育旅游对于目标游客而言,能够具有充足的吸引力,使其多次到乡村中进行体育旅游消费,由此来达到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目的。

3.2 注重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一直倡导的一种发展模式,能够有效缓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而乡村体育旅游之所以能够在众多旅游产业中获得发展,除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宣传等效用外,最主要的是相比较现代化发展程度较深的大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生态自然受现代化发展影响较小,空气清新、植被繁盛、资源丰富。农村独特的体育旅游资源、文化是乡村体育旅游发展主体,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必然对农村地区独特体育旅游资源进行挖掘、保护、建设,必然会对农村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发展体育旅游有助于加快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保护,促进当地农民传统体育民俗文化保护意识的提升。在大刀阔斧地进行体育旅游产业改革的过程中,也必须始终注重乡村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时刻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故而在进行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综合评估当地生态环境承载力,根据承载力大小进行有针对性、有重点、有限制的开发,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首要工作任务去对待,并将其作为体育旅游资源挖掘、产品开发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避免因盲目开发、过度开发对当地原生态资源所造成的破坏。

3.3 关注人才培养,为乡村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体育旅游更成为了新时期发展乡村经济、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关键点。乡村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并非是“农家乐”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叠加。乡村体育旅游高质量的发展成为发展共识,综合了乡村观光、体育文化、活动举办等多元因素于一体的体育旅游成为了新型旅游发展模式。多地政府在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的导向下,积极行动,依托当地丰富的生态资源、体育文化,大力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将乡村体育旅游建设成当地一个亮点工程。但是乡村体育旅游人才的瓶颈,使得体育旅游发展中受到了制约。因此,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成为了发展体育旅游的过程中的重要工作。这其中不仅包括那些懂得专业体育知识、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型人才,现代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管理型人才,同时更包括无数的园林美化人才、专业导游人才、户外急救及活动指导人才等。这些人才的专业素质高低都决定乡村体育旅游发展水平情况,影响着游客的游览体验。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开展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开发思维、创新视野和提高技能,不断提高农村当地参与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人员素质和能力,使其能够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来投入到专业化、标准化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中来。此外,加大与相关开设体育旅游或旅游院校的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加入到当地体育旅游发展事业中来,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4 广西乡村体育旅游发展特点和路径

体育旅游是在市场的需求推动下,体育产业+旅游产业融合形成的新业态,是一种专项旅游产品。广西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特色旅游名县建设和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中,围绕“绿色、生态、运动”主题创新打造体育旅游产品。依托自然山水、海滨风光、边关风情、民族文化”塑造以山水民族文化为特色的体育旅游品牌。在风景优美的旅游区,大力开发户外体育旅游产业;在民族文化特色突出的地区,弘扬发展民俗体育旅游产业,积极传承壮乡文化;将健康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体育运动与养生相结合,创新发展健康旅游产业。一大批重大体育赛事(活动)如第四届中国汽车(房车)露营大会、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中国杯国际足球锦标赛”等纷纷在广西举办。据统计,2018年广西共举办的自治区级以上重大赛事达250项,共建成国家五星级汽车自驾运动营地1个、国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4个、“百里柳江旅游景区”获评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中国柳州大奖赛”获评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赛事、“涠洲岛旅游区及南湾海上运动基地”获评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获评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10个、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7条、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8项。创新培育命名了25个广西体育综合体,建成广西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0个、精品赛事25个、精品线路5条、星级山地户外运动营地3个、航空体育飞行基地7个,体育旅游实现了“1+1>2”的跨界融合,互利共赢。

4.1 持续打造节庆品牌,传承和发展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优秀资源

广西加快推进民族传统体育十大示范基地、十大示范县(市、区)、十大特色之乡等示范建设,形成广西特色的民族体育旅游发展模式。在“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节庆”中,开展“民族体育炫”、抛绣球、舞龙舞狮、竞龙舟等一批民族传统体育赛事和节庆活动品牌。将民族体育赛事活动与旅游、文化、民俗、商贸融合,打造民族体育盛会和体育旅游嘉年华,成为享誉全国的特色品牌活动。2018年“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炫”暨广西体育庙会,共举办623项6157场(次)体育赛事活动,同比增加32.6%。吸引了10个省(区、市)及台湾、香港地区和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组队参赛,参与群众和游客超过120多万人次。经过几年的精心打造,丰富多彩、遍地开花的“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炫”,让八方来宾充分领略了广西民族体育的特殊魅力。民族体育酷又炫,妙趣横生乐翻天,“民族体育炫”已成为吸引游客来广西旅游观光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2020年“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炫”活动突出群众性、民族性、网络性、互动性和服务性等特点,通过创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体育活动,举办有线上体育综合运动会、线上民族体育展览馆和线上民族体育健身教学课三大板块。其中,线上体育综合运动会设置象棋、围棋、国际象棋、国际跳棋、桥牌、电子竞技(王者荣耀)、“客厅马拉松”等7个运动项目比赛;线上民族体育展览馆采用线上宣传媒体方式,宣传和展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情况及成就;线上民族体育健身教学课面向广大网民免费教学,宣传推广太极拳、八段锦、广播体操、民族健身操、健身舞以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项目等。截至2020年,4月26日,客厅马拉松活动已吸引了76多万人参加比赛,参与人次逾4500万。智力运动会及电竞大赛参赛人数高达1.2万人,点击(观看)达3400万人次。此外,线上民族体育展览馆和线上民族体育健身教学课的参观学习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主办方想方设法、因地制宜地宣传广西、宣传“壮族三月三”。智力运动会桥牌比赛设大明山、象鼻山、姑婆山、花山、银滩、三娘湾等8个赛区,让赛事搭载广西知名景点远播海内外。象棋、围棋等项目邀请人气主播通过多种平台和渠道进行直播,并在直播中反复介绍广西和“壮族三月三”,对广西打造“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品牌节庆活动起到了积极作用。2020年“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炫”线上活动总参与(包括点击、观看)人数超1.19亿。让广大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投身参与,乐在其中,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以别样的方式感受到民族体育的别样魅力。

4.2 擦亮山清水秀的金字招牌,形成“体育+文旅+扶贫+县域发展”的乡村体育旅游模式

近年来,广西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加强旅游与农业、与体育产业等融合,加快培育乡村旅游特色品牌,扩大乡村旅游消费,推动旅游脱贫致富,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国首个攀岩特色体育小镇落户南宁马山县,并入选全国第一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将体育赛事的“动”与文化旅游的“魂”和休闲农业的“静”有效结合起来,成功打造出了“体育+文旅+扶贫+县域发展”的模式。马山县连续举办3届中国—东盟山地马拉松赛、2届中国—东盟山地户外体育旅游大会·攀岩精英挑战赛、攀岩大师赛,承办“营动中国”全国青少年户外营地大会等赛事活动,打造了“中国山马最美赛道”和“赛事+节庆(美食节)”发展模式,“体育+”成为群众脱贫致富新路径。“体育+”马山模式多次获得《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宣传报道,并获得国家体育总局点赞和肯定。国内重要媒体向全国介绍了马山县“体育+文旅+扶贫”的脱贫发展模式和马山县弄拉屯发展生态旅游实现脱贫致富的典型事例。以乔老河片区为核心的环弄拉生态旅游区旅游产业实现了井喷式的发展,2016年以来新增2家4A景区、4家3A景区、2个三星级乡村旅游区、3个三星级汽车营地,多家三星级农家乐以及多个乡村旅游点,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不断完备,农文体旅共兴、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态势已经形成,国内外游客的体育旅游目的地形象已经吸引大批游客和体育爱好者前来观光旅游和运动体验,年接待游客人数从2015年的187.9万人次增加到2018年的502万人次,年均增长55.84%;旅游总消费从2015年的13.3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34.05亿元,年均增长52%。

4.3 以文化振兴乡村,形成体育旅游行业富民惠民新格局

近年来,广西依托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实施文化旅游公共设施、乡村传统工艺振兴、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乡村文化人才培育等富民助推计划,形成文化旅游行业惠民富民新格局。大力实施文化旅游便民利民工程,推进文化旅游志愿者服务站建设,推广文化惠民卡,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精神文化需求;推动重点景区适度降低门票价格,鼓励公共资源型旅游景区免费开放;鼓励实施景区免费开放日、旅游一卡通、电子消费券、旅游年卡等措施,让人民群众享受实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旅游者对一些体育旅游项目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一批先锋旅游者带领下,贴合着城市山水而开发的广西攀岩、徒步、探险等运动休闲旅游项目得到更多的游客青睐,如穿行在自然山水风光中的自行车骑行道网络正在快速建立,道路沿线酒店、客栈、娱乐观光景点一应俱全,民众只需一辆自行车便可穿梭其中,悠然享受中国南方独特的山水风光。桂林开展沿漓江徒步游、荔浦场地越野赛车、资源漂流和定向越野等体育项目成为山水风光的重要补充。尤其是阳朔县共有攀岩线路上千条,每年接待国内外攀岩爱好者和游客10余万人次。特别是十里画廊月亮山景区有诸多山峰都是罕见的攀岩圣地,许多国内外攀岩高手都曾来攀岩,并以此为荣。日益丰富的户外运动项目每年都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和户外运动爱好者云集桂林,游客的到来,既丰富了游客的经历,增强旅游体验性,更为沿线乡村地区农民获得收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丰富的体育旅游产品为乡村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 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下体育旅游事业的发展受到了政府、社会及广大农民的高度关注,已经逐渐成为我国一项全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各地农村特色小镇建设成果的显现,越来越多的人对农村特色、专项旅游的发展给予了期望。未来我国要始终坚持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对当地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充分挖掘的基础上,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加大人才培育力度,为乡村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撑和保障。

猜你喜欢

旅游体育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旅游
我们的“体育梦”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