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杭运河徐州段运动休闲特色产业研究①

2020-11-22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29期
关键词:京杭大运河吕梁徐州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艺术部 江苏徐州 221140)

京杭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初期是用于征战,后期是贯穿南北,国家的经济命脉,促进了运河两岸的经济发展,影响至今。千年古运河也是世界上长度最长、规模最大的人工河,拥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结晶,2014年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要求各地政府出台顶层设计方案,做好大运河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注重塑造2500年来运河的传承与引领,实现文化自信,开辟出运河两岸经济发展的新途径,打造运河名片,开发运河沿线的中华千年历史长廊,休闲娱乐长廊,实现运河的融合性发展[1]。本文研究的运河为徐州区域内,济宁、枣庄、徐州、淮阴、宿迁段的京杭运河沿线,重点讲述徐州区域内的大运河依托运动休闲,运动休闲小镇的建设融合京杭运河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并提出理论指导。

1 徐州区域内京杭大运河的顶层设计,科学规划

政府牵头设计京杭大运河的主轴,并规划各个空间布局。在设计布局上,要尊重历史,顺应自然,保护当地的生态文明。加大前期的实地考察与论证,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徐州区域内水环境丰富,京杭大运河经微山湖河道、古黄河河道,与人工挖掘的京杭运河河道交错而成。近年来,响应党中央“青山绿水”的号召,进行绿化带的种植,为大运河带来了活力。但是运河周围沿线注重绿色生态的布置,对于特色的开发,需要从整个淮海经济区当地的特色出发去挖掘。比如徐州市行政区域内可以分为不同的主题特色如名人名片、水域水质名片、红色名片等,同时注重大型赛事的环湖赛道等,这些都需要政府的引导与开发。京杭大运河自从隋朝贯通以来,体现了一个整体性,脱离了整体性的开发,是没有灵魂的,注重体现在一个“带”,提炼共有的文化内涵,同时各地又自成特色,做好当地的传承与保护,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因此全局方位的把握还要由当地政府出面,进行出谋划策,联手打造运河的建设平台,提升大众对运河的认知[2]。政府与地方共同挖掘,推出运河的文化项目,同时注重经济效益的产出比,是具有长久生命的根源所在。因此体育休闲的娱乐消费如大型赛事的举办,为城市的名牌宣传与经济促进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如引进大型体育赛事,赛龙舟,在睢宁宽阔的河道上,拓展水上运动项目;建立长跑沿河赛道,自行车沿河赛道,马拉松赛道等方式,打造运河声势,提升运河名片。

2 徐州区域内京杭大运河的突出保护与传承

京杭大运河的千年文化沉积,彰显我泱泱大国的悠久历史,运河的川流不休,是中华儿女文明智慧的结晶。在徐州境内是沿线城市最长的城市,流经沛县、铜山、贾汪、邳州、睢宁、新沂6个县市区。深入到运河各个河段中,实地考察,通过翻阅运河当地的县志,走访当地文化古迹,并对其核心进行凝练,使特色得以呈现,让本土的居民,深入了解本土的文化气息,进而扩大整个区域内的地域认同感。徐州段的运河,是运河段的中段枢纽,在历史长河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段运河史,半部徐州史。窑湾古镇、吕梁孔子观洪、梁王城遗址、漕运粮仓、苏东坡治水、古时漕运节点的户部山、窑湾古镇、下邳古镇等都是大运河曾经的辉煌所在。根据史时,挖掘,建立展示平台,结合徐州的汉文化进一步的融合,开拓思路,寻求更好的保护与发展,凸显大运河的文化底蕴,提升运河两岸人民的文化自信。《规划纲要》也特别提出了建立相关的主题小镇,休闲小镇,有利于地方文献的凸显,建立体育文化生态圈,有利于全民的参与,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因此如何在保证当地特色,又不脱离于实际,建立适合地区居民的体育生态旅游,有利于国家大健康的实现,是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有效补充[3-4]。

3 徐州区域内京杭大运河依据本区内优势,开发体育生态旅游项目

3.1 充分利用运河河道的绿化建设,开辟生态体育运动

利用广阔的河道,开展各类生态体育设施。如:利用宽阔的河道,进行水上运动项目的开发;利用河道两岸的山清水秀的绿化带,开展越野跑走道;运用宽阔的水域开展各类水上运动项目等。还有徐州市每年一届的国际马拉松赛事,也可以转移赛道,围绕我国古老运河开展,在开展运动同时,也是对当地运河开发,以及运河名片的更好的宣传。总之,在开发上要整体有规划,局部有特色。让生态体育建设,体育文化建设成为运河建设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提升人民对大运河遗产的认识,提升人民的健康意识,提升人民对我国文化的高度认知,进而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自信。

3.2 充分利用区域内历史文化、古迹,开发休闲旅游事业

寻找古人生活痕迹,展现辉煌历史。如窑湾古镇、下邳古镇的曾经辉煌,特别是窑湾古镇湖、楼、河、街、桥、窑、宅等主体建筑内容交相呼应,明清时期是运河中段的四大转运码头之一,养育着一代代人。古老灰色砖瓦,印证着忙碌的昔日,散步在青砖的街道上,想起了往日的川流不息,热闹非凡,更有一番滋味。巍峨的户部山古建筑,是富贾豪门的居住地,也是明清时期货物集散地,矗立于山上的构思巧妙,规整划一的四合院,显现出俊秀之美,映射出昔日的门庭若市,车水马龙,也是古运河带来的生机。徐州水资源丰富,汴、泗、黄、运四河交错,明清时期黄河泛滥,徐州境内经历了3次大型的改道,用于改善当地的水环境。运河运行河道借泗、借黄航运,节约开支,缓解当地水患。徐州段大运河,历史留下的痕迹广泛,比如吕梁地区,吕梁段的运河历史,吕梁地势的险峻在文人骚客的笔下,吟唱不止。还有运河边上的利国驿,《马可波罗游记》中都有记载,是富庶之地和当时的贸易中心。在利国当地,运河从业者,劳动之余,打发空余时光的,跟随南来北往的船夫、客人,创编出丁丁腔,至今流传在利国当地乡镇。这也是京杭运河,带动着祖国大江南北文化的交融碰撞。文化古迹开发是一个繁杂的工作,可以建立一门专有的课题,大力量的去研发,并分门别类,都可以作为体育生态旅游的一个个突破点。

3.3 以大型赛事为契机,充分利用传播媒介,提升徐州段运河文化形象

大型赛事的举办,通过平台的展示,同样也是展示举办地的一个绝佳机会,展示当地的地域特点和文化,提升国内乃至国外的关注度,是展示当地综合实力的重要舞台。比如徐州每年举办的国际马拉松赛事,来自几十个国家,参赛6万多人,如此大型赛事,前3年赛道均在云龙湖和大龙湖,那么未来是否可以考虑把赛道转移到京杭运河健身路道上来,或者是围绕京杭运河的河道进行,这样是对徐州的历史,运河的历史一个更好的宣传,提升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同样,在马拉松的赛道上也呈现着历史古国的沧桑岁月、河道的3次改道,是一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现在的柳绿花红、生机盎然,是民族生命力的永恒所在[5]。

王应麟(南宋)《通鉴地理通释》有云:“泗水至吕县,积石为梁,故号吕梁。”《列子》《庄子》等中也均有记载有关吕梁的史事。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将于2021年5月,选址在吕梁举行。吕梁的运河河道,在南宋时期,是北上京师漕运的要道,同时也是一个险道,苏轼、孔子等都留下了千古佳句与民间传说。由于河道的凶险,改道泇河,徐州段运河的航运地位逐渐衰弱,辉煌的过去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消退。虽然京杭运河改道,但是它确是古人在人与自然,不断探索与和谐共生的见证所在。目前吕梁丰富的山水环境资源,是人民重要的水源所在,孕育着本地区人民。因此如何利用好本次园林博览会,做好宣传城市名片,规划、挖掘、宣传运河文化,宣传好京杭大运河这一世界文化遗产是目前需要迫切进行的。

4 结语

新时期城市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是不可分割的一体。社会主义人民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健康的体魄,离不开高质量的生存,离不开自身文化的自信。因此加大体育元素与体育文化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城市名片及城市环境资源的宣传,是提高民生的大事,融合的切入点是日后要研究的新问题。因此,打造一批具有特色名片的运动休闲项目建设、运动小镇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大事件。

猜你喜欢

京杭大运河吕梁徐州
疫散待春回
依河而生,因河而兴:元明清戏曲迭代与京杭大运河关系论说
幸福生活
京杭大运河
Celebrate Spring Festivalin Xuzhou 徐州过年纪实
京杭大运河历史演变和文化遗产价值
明清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变迁
于永正从教年记
非遗徐州香包成网红
一次就好,我带你去看天荒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