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郁健脾滋肾祛瘀汤配合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综合症临床疗效分析

2020-11-16黄龙徴林琨洋林琨伟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8期
关键词:针灸中药临床疗效

黄龙徴 林琨洋 林琨伟

摘要:目的:分析解郁健脾滋肾祛瘀汤配合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8年5月-2020年5月期间该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及 对照组50例,给予对照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增加解郁健脾滋肾祛瘀汤配合针灸,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纤维蛋白原、肾功能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总有效率。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观察组的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⑤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郁健脾滋肾祛瘀汤配合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综合症可降低患者血糖水平,调节血脂,改善患者肾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综合征;针灸;中药;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8-001-02

2型糖尿病患者时常合并糖尿病肾病,该病早期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当患者发生大量蛋白尿时,此时已经进入糖尿病射病的蛋白尿期,该病最终可发展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其时常引起患者死亡[1]。本次研究主要探讨解郁健脾滋肾祛瘀汤配合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综合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2]中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②糖尿病肾病分期MogensenⅢ期,即24h尿蛋白定量20-200mg,尿微量蛋白排泄(UAER)25-200μg/min[3];③符合中医辨证的淤血浊毒内阻、肝郁脾肾两虚证的诊断标准;④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3个月内发生了泌尿系统、呼吸系统感染,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③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异常、心力衰竭;④正在使用精神类药物、药物过敏;⑤依从性差。

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纳入2018年5月-2020年5月期间该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5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50-67岁、平均(62.263.31)岁,病程15个月-32个月、平均(24.556.71)个月;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50-68岁、平均(62.533.44)岁,病程13个月-33个月、平均(24.116.48)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都要给予严格的饮食干预,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给予口服降压、降糖药物,同时给予调脂治疗。观察组患者增加增加解郁健脾滋肾祛瘀汤配合针灸。组方:黄芪30g,白花蛇舌草25g,茯苓、覆盆子、丹参各20g,熟地黄、溪黄草各15g,郁金、柴胡、山萸肉、槟榔、地龙、绞股蓝各10g,大黄、黄连各6g,三七1.5g。每日1剂,水煎服,每个疗程3w,持续治疗3个疗程。针灸:穴位有太溪、地机、中脘、章门、期门、夹脊、胃脘下俞,对夹脊使用2寸毫针,其余均使用3寸毫针。操作时对第七颈椎到第五腰椎夹脊穴以45°刺向脊中线0.5-1.0寸,每间隔1节锥体取穴1个,分为两组交替使用,采用提插补泻法。同样为3周1个疗程,共计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总胆固醇、甘油三脂)、纤维蛋白原、肾功能(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蛋白)以及中医证候积分。

观察总有效率:无效: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尿UAER降低不足20%,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不足30%;有效:症状体征好转,尿UAER降低超过20%,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超过30%;显效:症状体征显著改善,尿UAER降低超过30%,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超过70%。总有效率=(总数-无效)/总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经SPSS23.0处理,计量资料以( )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 观察血糖变化情况

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观察血脂及纤维蛋白原变化情况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观察肾功能变化情况

治疗后,观察组的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观察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 观察组总有效率

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47/50,显效18例、有效29例、无效3例)高于对照组76.00%(38/50,显效15例、有效23例、无效12例),x2=6.353,P=0.012<0.05。

3、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脾肾是糖尿病肾病的病变部位,其与三焦、肝、肺都有密切关系,该病为本虚标实的疾病,其本在于脾肾两虚,其标则在于淤、痰、湿、水等病理产物聚集。患者长时间情志失调,其神不守舍,肝氣郁结,肝脏的疏泄失常,肝气郁结化火而造成津液灼伤,长此以往则发生消渴病。肝火逆乱,肺肃降布散津液失常而造成口渴多饮;肝郁横逆,土不疏木,气郁化热而引起脾健运失常,脾胃腐熟能力增强,食物消化加快,此时患者时常感觉饥饿;肾精也会受到扰动,肾气摄纳不固,无从约束肾精而引起肾精外溢,此时患者表现为糖尿病肾病的一系列症状[4]。肝气瘀滞,此时津液分布失常而化热,困于脾,脾的运化津液失常,其散精、游溢作用失常,水谷郁而化热灼伤胃阴,气血源头缺乏而造成肝的藏血能力受到影响,此时气血瘀滞,水谷精微无法到达四肢百骸,造成消渴进一步加重。脾为阴土,胃胃阳土,土病湿盛久则成为湿浊。糖尿病肾病患者大量摄入肥甘厚腻,其脾胃受损,化湿成痰,因此患者表现出困倦嗜睡、身重体胖,伴有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增高,日久成淤造成气机阻塞,经脉受阻,毒损肾络,因此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病理基础在于淤血浊毒,肝气郁结,脾肾亏虚[5]。

针对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给予治疗,方中重用柴胡,可发挥健脾、解郁的效果,能升举阳气;厚朴具有行气燥湿、芳香化浊的功效;茯苓渗湿利水,健脾;黄芪性温味甘,其具有补氣开阳的功效,还能利水退肿[6];熟地黄具有补精益髓、滋阴养血的功效;槟榔可行气破结,能通透邪毒,散湿化痰;地龙具有熄风通络的作用,还可以清热;大黄清热解毒,泻火,可攻积活血祛瘀;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通络;丹参祛瘀止痛,活血通经[7];覆盆子、山萸肉可固精缩尿、收敛固涩、补益肝肾,诸药合用可发挥行气解毒、补肾祛瘀的功效,可疏散瘀、滞、结,让人体的气机恢复通畅,则津液分布自然恢复,阴平阳秘,阴阳自和。现代研究证实,绞股蓝能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的炎性因子以及血液流变学[8-9];地龙可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的24h尿蛋白定量,有助于减少肾小管受到的损害;大黄提取物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肾组织结构;丹参可改善循环,其具有降脂、抗凝的功效;溪黄草具有抗炎、增强免疫的功效。

在此基础上给予糖尿病肾病患者针灸治疗,由于“脏腑四肢百骨受气于土故能强”,脾为阴土,胃为阳土,通过针灸来调节脾胃功能,从而提高营养物质以及药物的利用率。脏腑的背部俞穴都紧邻夹脊穴,通过针刺夹脊穴的方法来调节脏腑气血。其神经生理基础在于脊神经以及椎旁交感神经干[10]。通过针灸来发挥刺激植物神经、调节内分泌的作用,从而发挥补肾填精、疏肝健脾的效应。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联合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纤维蛋白原水平、肾功能指标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提示该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可发挥明显的调节血糖、血脂的作用,可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改善肾功能,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经联合治疗后,患者的总有效率更高,进一步证实该疗法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解郁健脾滋肾祛瘀汤配合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综合症可降低患者血糖水平,调节血脂,改善患者肾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杜晓妹,王琳.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23):2615-2619.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4-67.

[3]韩向莉,娄志杰,邵岩.解郁健脾滋肾祛瘀汤配合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25例[J].河南中医,2017,37(6):1057-1059.

[4]王晓娜,高亚斌,闫润泽, 等.糖尿病肾病"伏热致癥"病机理论的生物学内涵[J].环球中医药,2020,13(8):1338-1341.

[5]杨渝伟,陈小红,俸家富, 等.肾损伤、脂质异常与清蛋白尿糖尿病肾病及非清蛋白尿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关系[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41(16):1944-1949,1953.

[6]谈钰濛,胡骏,倪青.黄芪防治糖尿病肾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15(8):1480-1489.

[7]兰志刚,张宝霞,王海燕.丹红注射液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氧化应激以及代谢状态的影响[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20,43(8):1064-1068.

[8]诸夔妞,肖洪贺,寿旗扬,等.绞股蓝及其活性成分改善糖尿病并发症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20,31(8):1015-1020.

[9]杜小燕,覃华,田雯, 等.绞股蓝多糖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22):4247-4250,4259.

[10]仉会玉,秦晓光,雒明栋.华佗夹脊穴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2020,48(1):67-71.

猜你喜欢

针灸中药临床疗效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应用分析
针灸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给中药配上图,萌翻了
中药夹心面条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