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为有伯乐,骏马任驰骋

2020-11-16刘应福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2020年31期
关键词:扶苏蒙恬鲍叔

刘应福

同学们好:

春秋时期,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管仲。鲍叔主动荐贤,甘愿其下。君臣戮力同心,治国爱民,终使齐国国富民强,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名垂青史,令人崇敬。

我敬齐桓公虚怀若谷,管仲才能卓越,但我更敬鲍叔勇于荐贤,勇当伯乐,不妒才,不害才,善于识才、荐才、护才的优秀品质。正如司马迁所说的那样:“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这里的“多”,是“称颂”“赞美”的意思。

一个人要成才、成器、成就名垂青史的丰功伟业,除了内因强大、才能出众外,伯乐的赏识、贵人的扶助,也是极其重要的。韩愈在《马说》中就曾开门见山地强调了伯乐对于人才的重要性:“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韩愈把伯乐的识才、育才、用才看作是千里马成长、成就、成名的先决条件和必要条件。否则,“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古往今来,有多少名人志士,就是由于缺少明君的提携,饱受宵小的谗害,怀才不遇,早生华发,把一腔“金戈铁马梦”,付于浅斟低唱中。

屈原之所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因为“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乎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饱受同僚的污垢、君王的疏远,一再遭受流放。杰出的政治家、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抱负未伸,才华未展,眼睁睁看着故都陷落,生灵涂炭,自沉汨罗。千百年以后,仍令人扼腕,叹息,垂泪。

政治家、诗人、词人、散文家、书法家、画家苏轼,为官之处,政绩多多,却苦于没有伯乐的提携,只有妒才者的打压,一贬再贬,建功立业之梦,化为“早生华发”,令人鼻酸,肠断,心伤。

相反,有伯乐推荐,有贵人相助,加之人才本身内功高强、素质优异,建功立业,出人头地,便顺风顺水,极其迅捷。

因萧何的推荐,名不见经传的韩信战必胜,攻必取,十面埋伏,取项羽首级,名垂青史。

因徐庶的推荐,诸葛亮“取西蜀,定南蛮,东和西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书写了光辉篇章。

没有佚之狐的举荐,“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的烛之武便难有“夜缒而出”,游说秦君而退敌救国的壮举;没有宦者令缪贤的推荐,蔺相如可能始终是默默无闻的区区门客,难有机遇大显身手。

伯乐为什么稀缺,稀少,稀有,稀奇?

一是许多人目光短浅,良莠不分。如刘备临终时再三告诫孔明:马谡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孔明识人的本领逊色刘备许多,被马谡种种表象、假象迷惑,在一出祁山时委之以重任,结果痛失街亭,首战告输,严重挫伤了蜀国军心,以后北伐,取胜基本无望。

二是嫉妒心作怪。明知别人是千里马,是人才,怕别人超过自己,断了自己的官路、财路。赵高、李斯为什么陷害扶苏、蒙恬?他们都明了扶苏、蒙恬的才能、品德是他们难以企及的。赵高怕扶苏上位自己控制不住,李斯怕扶苏上位用蒙恬而断了自己官路,于是,为一己之私,狼狈为奸,残害忠良,导致大秦帝国后继无人,二世而亡。天下苍生,再次困陷水火,罪莫大焉。

三是某些千里马,过于傲慢,恃才傲物,对伯乐、贵人不尊重,不感恩,使伯乐寒心。如丁原重用吕布,收为义子,反被杀害。董卓重用吕布,也收为义子,又被杀害。论谋略,吕布没有特别之处;论武艺,勉强算个人才。后被曹操擒获,吕布求曹操做回伯乐,放他一马,只能是妄想。

同學们,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是中国梦的描绘者和实践者。时代要发展,靠的是人才。我们不仅要向管仲学习,把专业学精,德才兼备,为中华之崛起添砖加瓦,出汗出力,而且要勇于识贤、荐贤,必要时勇于让贤,“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同时要学会知恩、感恩、报恩,让贵人提携我们,帮助我们,想成才,快成才,成好才。该做红花时,锐意怒放;甘做绿叶时,绝不嫉恨,让千里马纵情驰骋。“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计日程功,指日可待。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点评

1.本文引用屈原、苏轼、吕布等耳熟能详的人物事例作事实论据,特别是引用烛之武、蔺相如等高中语文课文中的人物作例子,把平时积累的死知识学活用活,读来使人倍感亲切,说服力强。

2.本文着重分析了人们为什么不愿做伯乐的几种原因,极有针对性。特别是分析了“千里马”的一些缺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受益匪浅。

3.本文正反论证,富于思辨性,逻辑性强。

猜你喜欢

扶苏蒙恬鲍叔
2020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选评
真诚交往,知人善荐
心底无私天地宽
与人相处,不累最舒服
呜咽呜咽泉
那个不爱茉莉的扶苏
我和扶苏君的日常
我和扶苏君的日常
声名狼藉
毛笔是蒙恬发明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