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斗

2020-11-16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2020年31期
关键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第五十五颗“北斗卫星”在“长征三号”乙火箭的推动下奔向太空,定位于地球同步轨道,至此,中国“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部完成,将全功能投入使用。这既是该系统的“收官之星”,更是“压轴之星”,其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组装完成,正式完成全球组网,也标志着北斗将为世界贡献一个覆盖全球、性能先进、一流标准的卫星导航系统。

卫星导航,是地球上覆盖面最广、性价比最高的定位指路方式。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全球唯一由三种轨道卫星构成的导航系统。2000年,首批两颗北斗卫星成功入轨,这就是“北斗一号”的开端。2010年起,中国又发射了14颗导航卫星,组网成“北斗二号”系统,覆盖范围扩大至亚太地区大部分区域,定位精度从20米提升至10米,时间精度达到10纳秒。2017年底开始发射的“北斗三号”卫星,能力与水平都提升到了一个崭新高度。使用寿命从8年增至10年以上,所有部件全部实现中国造,原子钟精度达到1000万年差1秒。

从“北斗一号”首星到“北斗三号”末星入轨,20年间,55颗北斗为中国、为亚太、为世界搭建起了独树一帜、功能全面、技术先进的卫星导航系统,它将向全世界开放,成为地球上70多亿人生活的一部分。

1.载志不改,追梦不止。从我国立志打造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到北斗卫星发射升空闪耀苍穹,再到北斗系统迎来全球组网的历史性时刻,一代代北斗人仰望星空追梦不止,脚踏实地载志不改,凭借20余载的坚守,终使“北斗三号”系统组网成功。从此,北斗卫星在浩瀚星空闪耀,将为全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2.大国重器,中国制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面向全球的重大公共服务空间基础设施,是进入新时代的中国为人类导航提供的新方案。该工程全程由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这颗“收官之星”的成功发射,昭示着中国科技工作者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精神,代表着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将迈得更稳更远。

3.使命担当,大国风范。北斗系统全面建成为全球导航事业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北斗高精度多系统兼容的卫星导航应用产品已经覆盖100多个国家与地区,包括全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北斗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强大的功能、更优质的性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彰显出中国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谋求世界共同繁荣发展的使命担当和大国风范。

北斗闪耀,创新精神托举中国梦。“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一代又一代北斗人怀揣梦想,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经过不断的坚持、创新、创造,从无到有,直到现在贴上中国制造技术特色标签的航天卫星。每一代科研人员都将“自主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北斗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正凭借这样的信念,让中国的航天梦想一步步实现。

(作者:黄晓霞)

致敬北斗,致敬中国创造。太空探索永无止境,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也不是一片坦途,只有胸怀航天强国梦想,强化使命担当,加强技术创新和实践创造,才能不断刷新进军太空的中国高度。也只有加强同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平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才能让航天探索和航天科技成果为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人类在浩瀚的宇宙面前是渺小的,但人类的探索精神是伟大的。让航天科技为百姓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中国航天必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

(作者:芦静)

国之重器,唯有核心在握,方能把国之命脉紧紧地掌控在自己手里。“自主创新”在“北斗精神”中居于首位,北斗系统全面实施自主可控原则,卫星单机产品及元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堪称我国自主创新的典范。

当前国际形势日趋复杂,我国科技发展只有走“北斗式”的自主创新之路,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话语权,摆脱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走自主创新之路,需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走自主创新之路,需要发扬攻坚克难精神。走自主创新之路,更需要勇攀高峰的信心。中国的北斗成为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离不开“北斗人”勇攀高峰的信心和矢志创新的勇气。

(作者:于紫月)

“河漢纵且横,北斗横复直。”自古以来,北斗七星就是中国人辨明方向、把握时节的标志。如今,一颗颗北斗导航卫星闪耀天际,组网形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人类提供一流的卫星导航服务,指引着人们追逐梦想、走向远方的脚步。北斗导航系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充分彰显了中国智慧、中国速度、中国精度,更说明只要矢志创新,中国完全可以自主掌握核心技术。

(摘自《人民日报》2020年7月4日)

由光耀亚太到覆盖全球,中国卫星导航事业就此掀开了崭新的篇章。这是面对发达国家业已成熟的卫星导航技术,北斗人向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2年多,18箭,30颗星,北斗高密度发射组网连战连捷,创造了世界卫星导航的“中国速度”。国际上首个混合星座导航卫星系统,首次实现导航定位、短报文通信、差分增强三种服务融为一体,北斗为全球用户提供强大的服务。

(摘自“新华网”2020年6月23日)

北斗“追”星,造福人类

北斗挂天河,星光冲霄汉。“北斗三号”收官之星顺利升空,随着这颗卫星布阵太空,我国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属于中国的“北斗时代”就此拉开帷幕,中国的卫星导航事业也再次掀开新篇章。

追天揽月、牧星苍穹,一直是中国航天人不懈的追求。从首颗人造卫星到一箭三星,从无人试验飞船到航天员太空出舱,从探测器绕月飞行到月球背面软着陆……中国航天事业正大步迈向国际最前沿。2020年,“北斗三号”实现全球组网,它汇聚创新创造的是中国力量,它从无到有到优,展现的是中国速度,它是中国的北斗,也必定是世界的北斗,终将造福全人类。

北斗体现了中国自主创新。“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遨游浩瀚星空,书写了中国自主创新的辉煌篇章。自主创新是我国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北斗系统走的就是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北斗团队白手起家,几代北斗人不忘初心、不懈奋斗,大力发扬“自主创新”的北斗精神,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终于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牢牢把握创新发展的主动权,用自力更生的方式让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北斗建设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北斗”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弱到强,展现的是“中国速度”的迅猛进步。20年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55颗北斗卫星,2020年部署完成了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标志着中国迈向航天强国之路。

中国北斗更是世界的北斗。随着“北斗三号”完成全球组网,有更多国家、更多用户使用北斗系统,将进一步拉动北斗应用推广与产业化进程,带动北斗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半数以上的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北斗系统,北斗用户数量达到“亿级以上”水平。巴基斯坦的交通运输、港口管理,缅甸的土地规划、河运监管,老挝的精细农业、病虫灾害监管,文莱的都市现代化建设、智慧旅游……北斗的开放与共享,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改善生活的科技之光,这是中国创新惠及全球、造福人类的一个生动诠释。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将以面向全球、造福全人类的姿态,为祖国、为世界建设更多精品工程。中国北斗的宽广胸怀已经敞开,等待着世界的接纳。中国北斗必将成为世界的北斗,为全球用户绘就一个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美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
“北斗定位仪”和“北斗系统”是一回事吗
北斗导航卫星助我去旅行
呼叫北斗
中国北斗集结完毕!
探秘家园
一步之遥
俄罗斯
“北斗港”再发两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