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产优质鲜食大豆新品种闽豆7号的选育与应用

2020-11-09张玉梅蓝新隆陈伟徐日荣陈昊陈湘瑜滕振勇陆佩兰胡润芳林国强

福建农业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选育新品种

张玉梅 蓝新隆 陈伟 徐日荣 陈昊 陈湘瑜 滕振勇 陆佩兰 胡润芳 林国强

摘要:[目的]选育高产优质的鲜食大豆新品种供推广种植,促进鲜食大豆品种更新换代。[方法]以抚鲜5号为母本,云豆9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选育,聚合父母本优良基因,定向选出组合0883-1.2013年春进行品比试验,平均鲜荚产量11459.40kg·hm-2,比对照毛豆3号显著提高2.25%,定名为闽豆7号(闽审豆20180002)。[结果]推荐参加福建省鲜食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在2015-2016年两年区域试验中,闽豆7号平均鲜荚产量9625.50kg·hm-2,比对照毛豆3号增产1.76%;2017年春进入福建省鲜食大豆新品种生产试验,平均鲜荚产量9780.45kg·hm-2,比对照增产5.68%;2018年4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豆20180002)。[结论]育成鲜食大豆新品种闽豆7号,该品种荚大粒大,清煮口感香甜柔糯,属鲜食大豆中熟品种,适宜福建省春播种植。

关键词:鲜食大豆;新品种;闽豆7号;选育

中图分类号:S643.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384(2020)05-0489-06

0引言

(研究意义)鲜食大豆俗称毛豆,也称菜用大豆,系豆荚、籽粒鼓粒饱满,荚皮和籽粒都呈翠绿色时采青食用的大豆,属专用型大豆品种。因其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近年来备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市场潜力大,也是福建省重要的出口豆类蔬菜之一。目前制约福建省鲜食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育种工作严重滞后于生产需求导致良种紧缺,因此,鲜食大豆新品种选育是福建省鲜食大豆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前人研究进展)作为严格闭花自授粉作物的大豆,有性杂交依然是其新品种选育的重要手段。而福建省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导致大豆杂交成活率仅为20%左右,这就大大限制了大豆新品种的选育进程。一直以来,省鲜食大豆品种以引进为主,存在品种种性退化、种子成本高、适应范围窄等问题题。近年来,福建省陆续育成一批鲜食大豆新品种,如闽豆5号、闽豆6号、兴化豆l号等,但这些品种在商品性状上与引进的部分品种仍然有一定差距。(本研究切入点)鲜食大豆具有香甜柔糯以及荚大粒大等诸多优点,商品价格较高、市场需求量大,为满足对高产优质鲜食大豆新品种越来越高的要求,项目组进行了高产优质鲜食大豆新品种选育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抚鲜5号和云豆9号进行人工杂交,通过对杂交后代的定向选择筛选出适宜在福建及相似生态区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的鲜食大豆新品种,促进鲜食大豆品种更新换代,助力福建省乡村振兴及鲜食大豆产业的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亲本主要特征特性

母本为抚鲜5号,辽宁省抚顺市农业科学院鲜食大豆品系。该品种植株直立,株型收敛,有限结荚习性,绿色幼茎基部,灰色茸毛,椭圆形叶,白色花,椭圆形籽粒,淡绿色鲜籽粒,清煮口感香甜柔糯。成熟种子种皮色淡绿,种脐色淡黄,子叶色黄。春作株高30~40cm,鲜百粒重74g左右。春作从出苗到采青82d左右,到成熟110d左右。

父本为云豆9号,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鲜食大豆品系。该品种植株直立,株型收敛,有限结荚习性,绿色幼茎基部,灰色茸毛,披针叶,白色花,椭圆形籽粒,淡绿色鲜籽粒,无脐色,清煮口感甜糯。成熟种子种皮色黄,脐色淡褐,子叶色黄。春作株高40-55cm,鲜籽粒百粒重63g左右。春作从出苗至采青平均日数8l d左右,到成熟110d左右。

1.2 选育过程

2008年秋季以抚鲜5号为母本、云豆9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组合编号0883,收获杂交荚;2009年春季种植f.代并单株收获,秋季单株种植F2代,从种子性状分离的植株中选出种皮绿色、种脐淡黄的种子;2010年春季种植F3代,再选出种皮绿色、种脐淡黄的大粒种子若干,秋季P4代繁种收获时去除性状分离种子;2011年春季种植F5代挂牌选择健壮、大粒大荚、植株田间性状长势相似、无病优株20株,并单株收获,获得种子性状未见分离的11株,选出0883-1,秋季F6代繁种;2012年春季进行株系鉴定,秋季加代繁种。2013年春季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基地进行鲜食大豆品比试验,在参试的8个品种(系)中该品系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表现优。2014年原种扩繁,定名为闽豆7号;20152016年参加福建省鲜食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2017年参加福建省鮮食大豆新品种生产试验;2018年4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闽审豆20180002)(图1)。

1.3 品质鉴定

根据GB 5009.3-2016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测定水分含量;根据GB/T 6432-1994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测定粗蛋白质含量;根据GB/T 5009.62003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方法测定脂肪含量;根据GB/T 5009.10-003植物类食品中粗纤维测定方法测定粗纤维含量;根据GB 5009.7-016、GB 5009.82016和GB 5009.9-2016食品中还原糖、蔗糖和淀粉的测定方法分别测定还原糖、蔗糖和淀粉的含量;根据GB 5009.86-2016食品中抗坏血酸的测定方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根据GB/T 5009.1242003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方法测定氨基酸含量。

1.4 抗性鉴定

炭疽病抗性鉴定委托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采用大豆始荚期人工接种鉴定。霜霉病、锈病等由各区试点田间观察鉴定。

1.5数据统计与分析

应用Excel和DPS软件中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试验相关数据,以LSD法检验参试品种(系)的丰产性及稳产性。

猜你喜欢

选育新品种
看禾选种
瑞华麦520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茄子新品种“福茄6号”选育技术
吉林省黄秋葵新品种选育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九)
2008年荷兰国际园艺展览会盆花新品种(一)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2009年花卉新品种(五)
新品种信息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