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心

2020-11-06

莫愁·小作家 2020年10期
关键词:抚琴沈老师小敏

泠家,一家民宿。一处小庭院,通往二层的木楼梯自带年代感,上楼下楼,“咯吱咯吱”地响,像是时间的齿轮转动时发出的动静。

正值春天,那些在夏天开花,秋天结籽,冬天休养生息的植物,正悄然萌芽。

曾经做过镇上幼儿园教师的小敏站在院子里,安静笑着的样子有种淡然的明媚,她招呼着,说:夏天一到,院子里的花就全开了,好看咯。

其实,现在也是好看的。我喜欢看绽放时如云如霞的花,也喜欢看含苞紧致时如玉如露的朵。当然,眼前这番云退花隐草待绿的情景,也是别有意境。江南,四季都是好颜色。

小敏说装修是由先生和自己设计的,“我就是想让住店的客人像回到家一样,放松、自在。”

木架上搁了一瓶蓝莓酒,去年春天时泡的,客人想喝了可以喝,小敏说她从不主动推销,泡了二十瓶,至今才销出一瓶。

还泡了一瓶石榴酒,放了一年多了。

我挺欣赏她这种心态,好东西是不怕放的,有一颗风轻云淡的初心,诸事做起来才可避免吃相难看。

人要得好看,就得修炼自己,修炼得既能站在三月暖阳下好看,也能走在风里雨里稳稳笃笃的好看,凡事不急不躁、从容自在就是好看。小敏说,有时客人少,我也着急,但很快能平静一笑,当初选择做这行不是为挣大钱,能过上这份想要的生活,已经是赚到了。

小敏家有间大厨房,她每早会花两个小时为客人做一顿早饭。黏糯、清爽的米粥,松软的包子,有股清香味的油条,全都是小敏一手操作。客人说,在小敏家能连续二十天吃的早饭都不重样。

下雨的晚上,客人们聚在大厅里聊天。小敏泡上一壶好茶,和大家说些日常趣事。家常,温馨,人生乐趣,深深浅浅,都在这谈笑晏晏间。

与泠家相距不远的民宿孤邸,走的是另一条路子。孤邸的老板郑均,曾在上海工作二十多年。他说,走了很久,有些累了,想停下来打坐。于是,在江南寻了这处地方,占地二十亩,山湖相依,竹林中有五座木屋,湖上落着五间独栋小屋。

朋友沈老师看了孤邸后,极其欣赏,在他生动形象的描述之下,孤邸早已超越民宿,成了别样的风景和文化符号。

郑均将竹林木屋分别称作禅净、品壶、读茶、抚琴和揽书。禅净重在内观与自省,品壶提倡善待万物,读茶讲究自律与利他,抚琴是学习独处,揽书是明性见识。

独特的是,沈老师说,孤邸是他见过的规矩最多的民宿。

湖上的房间,为了便于静思,通常只准一人居住。竹林的房间可以多人住,但明确要求,“只接受法律婚姻关系的男女。”房间都没电视,也不许喝酒。

规矩多,客人意见应该会多吧。但在携程上,孤邸的评价排名位列第一,评分4.9。竟然会有这么多人喜爱孤邸,什么原因呢?

可能就是因为郑均坚守初心,不肯为了利益而去追逐、迁就、迎合,于是反而吸引了更多三观相同的群体。所谓市场,首先是观念的聚合,接着才有产品的高光时刻。泠家与孤邸,走的是不同的路数,各有自己的客户群体,但有个共同点,他们做的都是忠诚于自己内心的事。

沈老師说,郑均送客人离开时,会说“相忘于江湖吧,祝吉祥”,然后转身离去。

郑均守得住自己的初心,缘于他的定力与见识。但要想读得懂他的初心,需要有与之相配的见识与才华。真正读懂了,又哪里能相忘于江湖,只恐怕早已把江湖当作全是他了。

《莫愁》总编 丽晴

猜你喜欢

抚琴沈老师小敏
《小敏家》:孩子终将长大
一颗珍珠的自述
人体呼吸的秘密
我难忘的启蒙老师
相如琴台何处寻
清明
药店认识
一起遛弯
竹里馆
我的竹笛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