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编辑创新

2020-11-06姜晓丽

新闻传播 2020年15期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新媒体创新

姜晓丽

[摘要]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出现播出受到客观条件限制、受众需求变化、内容老套、互动性差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强新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编辑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拓宽新闻传播途径;创新表现形式;发挥新闻的组合优势;强化新闻内容思想深度;有效利用大数据和新媒体平台加强互动。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民生新闻;编辑;创新

2002年1月在江苏广播电视台开播的《南京零距离》正式拉开了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序幕"。自此各级电视台纷纷开设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新闻报道的内容也多围绕普通老百姓所关注的话题来展开,如医疗、教育、住房等各类与普通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然而随着各大电视台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种内容同质化等问题纷纷出现,导致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整体收视率下降。在媒介环境变迁的影响下,受众新闻信息的获取方式发生了改变,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更是雪上加霜,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强新媒体时代的电视民生新闻编辑创新是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播出受到客观条件限制

在传统媒体时代,每一档电视节目都有其固定的播出时间段,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也是如此,因此传统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受到播出固定时间段的限制。而各类互联网媒体和平台纷纷涌出,信息传播变得极为便利,人们接收各类新闻资讯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再受到传统媒体背景下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可以任意在网络上查询自己想要获得的信息。如此一来,在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的播出因为受到客观条件限制自然就无法满足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需求。

(二)受众需求变化

在传统媒体背景下,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普通人并没有生产、发布和传播新闻资讯的权利与渠道,大多数只能通过报纸、电视、广播来接受相关新闻信息。然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类新闻资讯在网络上铺天盖地般涌出,新闻信息在时效性、多元性等方面均有所提高。如此一来受众对新闻信息就有了更高的要求,相比较于传统电视民生新闻中的节目,受众更喜欢内容、形式俱佳,体现出创新性与多元性的节目内容。再加上各类社交媒体平台上活跃的新闻资讯,使得受众在内容获取方面的时效性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这无疑给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三)表现形式缺乏创意

电视民生新闻类节目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内容同质化和形式单一化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许多电视民生类新闻节目在内容上流于表面信息的呈现和家长里短的琐碎,没有任何新意和深度,在形式上更是缺乏创新,一味地模仿知名度较高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如此一来,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普遍呈现出“千篇一律”的同质状态,在受众对新闻信息要求如此之高的新媒体时代,很难获取受众的青睐。

(四)编辑人员能力参差不齐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整体的质量高低与编辑人员的整体能力和综合水平有着很紧密的联系。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各类知识、技术更迭速度极快,需要编辑人员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然而许多电视台的民生新闻编辑工作人员整体能力水平并不高,一方面,电视台不重视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培训和学习,导致其知识储备无法得到及时更新,另一方面许多电视台内部并没有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导致编辑人员大多按部就班、墨守成規,缺乏创新、学习的动力。如此一来,电视民生新闻的编辑人员自然无法制作出具有创新性的民生新闻内容,自然也无法获得受众的青睐。

(五)编辑与新媒体的联系有待加强

在新媒体背景下,各类新闻信息从呈现形式到传播途径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极大变化。除了传统的电视、广播等媒体,民生新闻节目还可以通过各类互联网平台和手机上的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在这一背景下,需要电视民生新闻编辑充分了解新媒体时代新闻呈现的形式和传播渠道,然而许多民生新闻编辑固守成规,仍然采取传统的新闻编辑形式和传播渠道,缺乏与新媒体的联系,自然会影响到电视民生新闻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

二、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民生新闻编辑创新发展路径

(一)拓宽新闻传播途径

在新媒体背景下,各类传播新闻信息的途径和渠道剧增,传统媒体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单一的传播路径已经无法满足其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发展需求。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新闻市场环境下,为了进一步提高电视民生新闻的竞争力,编辑需要有效创新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方式,拓宽新闻传播的途径。为此,新闻编辑等工作人员要善于利用“两微一端”、新闻聚合平台等各类网络媒体平台实现传播平台资源的有效整合,以此探索新媒体格局下的新闻传播规律和模式。

(二)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表现形式

1.遵循编排基本原则,大力提升编排艺术

在新媒体时代,由于技术的充分发展,加强民生新闻内容在表现形式上的多元化已经不再是难题。因此,为了加强新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编辑创新,需要编辑人员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表现形式。为此,编辑人员要道循基本的编排原则,大力提升编排艺术。在编排过程中,编辑人员要在确保新闻真实、准确、声画协调的基础上提高其编排艺术,注重节目整体的艺术效果,通过提高编排上的艺术效果来提高节目整体的内涵,带给受众愉悦的审美享受。

2.加强节目包装的创新

除了要注意提升编排艺术来创新电视民生新闻的表现形式以外,还要注意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加强节目包装的创新,从而有效增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进而有效创新其表现形式。在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进行编辑过程中,要充分树立新媒体时代的技术手段意识和现代科技意识,要根据每一期的新闻主题来选择对应风格的配乐、字幕、音效等各类后期元素以及三维动画、非线性编辑系统和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充分应用,通过对这些后期元素的合理利用来增强节目在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冲击力与震撼力,突出节目主题表现力,激发观众在观看过程中的兴趣和共鸣,进而提高节目传播范围和传播力度。

(三)发挥新闻的组合优势,激发观众兴趣

在对民生新闻内容进行呈现过程中,编辑不能将目光集中在新闻事件本身,而要紧紧围绕着“民生”这一主题,积极发现和挖掘新闻事件或者新闻素材中与民生相关的各类话题,尤其是普通受众高度关心的各类民生话题。为此,可以围绕主要话题而衍生出其他相关话题,制作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系列主题报道,充分发挥新闻的组合优势。而在对内容进行编辑的过程中,更要重视站在受众的立场,以受众的思维逻辑特点和对相关新闻信息的需求结合新媒体时代受众较为熟悉的网络热词等来巧拟新闻标题,将一系列的民生新闻报道巧妙串联起来,形成一股合力,充分发挥出“整体大于部分”的效果,进而激发观众对新闻的观看兴趣。

(四)强化新闻内容思想深度

在新媒体背景下,普通人也可以在各类互联网平台上面进行新闻内容的发布和传播,但是这一状况同样也导致了问题的出现:即网络上流传的信息大多真假难辨,且内容缺乏思想深度。而有深度、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始终都是受众所需要的。在此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在进行相关民生新闻事件的编辑时,不要只把目光停留在表面的现象上面,在确保及时、准确和真实地报道民生新闻事件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思想深度,深入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价值,并对相关事件加以深入评论和解析,有效强化民生新闻内容的思想深度。

(五)充分利用大数据及新媒体平台,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

在对电视民生新闻进行编辑创新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对受众以往的浏览信息进行追踪和搜集,进而判断出受众的关注点集中在哪些话题和领域,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围绕受众的关注领域和关注话题进行相关内容的发布,有效吸引受众的关注。在新闻内容发布以后,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实现和受众的互动,一方面在互动中进一步获取受众对新闻内容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有效增强受众对节目的忠诚度。

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各类网络平台的出现使得电视媒体面临很大的发展难题,为了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力,积极探索发展道路,电视民生新闻要有效利用新媒体时代的各种优势,实现资源整合,强化自身的编辑创新。本文在分析新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礎上,提出相关创新发展途径,以期为新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实现创新性发展提供一定思路。

参考文献:

[1]叶西措.新媒体时代对电视新闻编辑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30):185.

[2]张庆华.基于新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路径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12):118-118.

[3]郭锐强.基于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编辑策划创新的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7(22):204.

[4]高婕好.论新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编辑创新[J].记者摇篮,2020(03):156-157.

[5]刘莉,电视民生新闻编辑发展路径探索[J].记者摇篮,2020(02):49-50.

猜你喜欢

电视民生新闻新媒体创新
少数民族地区电视民生类新闻采访策略分析
媒介融合下电视民生新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浅谈电视民生新闻的优势、问题与发展前景
从“杂货铺”到“精品店”:电视民生新闻的定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