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防控语境下的短视频传播“时度效”表达

2020-11-06李京选王静徐金露

新闻传播 2020年15期
关键词:舆论引导新冠肺炎疫情融媒体

李京选 王静 徐金露

[摘要]融媒体传播生态格局尚未构建成型,便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特殊时期,本文从宏观理论、实际操作等多个维度深入阐释,主流媒体旗下的短视频账号在疫情防控语境下,如何把握“时度效”,在复杂的舆论场中抢占话语权,充当引领者。

[关键词]融媒体;新冠肺炎疫情;舆论引导;全媒传播

新媒体的出现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社会与生活,以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设备和层出不穷的应用软件,逐渐成为人们获取资讯的主要手段。互联网成为舆论主渠道、主阵地、主战场,自媒体、短视频成为互联网最火的“风口”,尤其是短视频,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潮流。

一场席卷而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国人的生活方式随之改变,“足不出户”助推了短视频用户的爆发式增长,传统媒介大量介入短视频领域,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统计,自2月6日至2月13日,抖音、快手、西瓜匹配“疫情”关键词的全国短视频发布量为36325条;其中,疫情严重的湖北数量最多,达到了5706条。“一切为了群众”是山东广播电视台农科频道《一切为了群众》栏目的新媒体账号,在疫情发生的近一个月时间里,仅用两位专职发布一位兼职其他的编辑,就创造了日均18个小时更新,日更30余条短视频的战绩。平台涨粉近百万,整体视频播放次数近30亿次,成为山东广播电视台新媒体矩阵中关于疫情报道的首个“爆款”。

“爆款”的形成,是对“时度效”的把握。“时度效”作为媒体传播中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要将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做到适时、适度、有效,才能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提升主流媒体的引导力、公信力、影响力。

一、把握“时效”,特殊时期最快发声是媒体责任,也是提升新媒体影响力的窗口期

传播学上的“首发效应”,说的是首发信息对受众形成的“第一印象”,所以时效决定成效,没有时效性就没有新闻,新闻媒体就是要在真实准确的前提下,力争第一时间介入和发布,不能让权威发布落在舆论后面。尤其是特殊时期、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贵在早和快,要完善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先声夺人,确保首发定调。

(一)抢快:特殊时期,最新的权威资讯是珍贵的

疫情发生时,绝大多数人居家不能外出,受众对疫情发展和自身所处环境的关注尤为强烈,对权威资讯和主流媒体发声的需求就变得更为突出。在这一时期,提供快速、权威、真实的信息,是媒体的责任,同时也是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端提高影响力的“窗口期”。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的当天,虽值春节假期,《一切为了群众》栏目迅速调整,调配人力进行短视频布局,新媒体组的2.5个编辑就地上岗,专盯权威渠道最新消息,第一时间制作短视频发布,短视频更新频次达到了平时的4-5倍。正是在“抢快抢先”的意识驱动下,创造了多个资讯类短视频爆款。

在新媒体海量传播的条件下,失去时效就会陷入被动。短视频作为媒体领域的“尖兵”,更要把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零时差、零距离作为基本要求,占据舆论引导的主动地位。

(二)抢长:延长更新时间,满足特殊时期的熬夜一族

在短视频发布的时间方面,新媒体组将短视频的更新时间延长到晚上12点,提前到早晨7点。但在实际操作中,最晚一次更新是凌晨4点。凌晨节点发布的短视频《济南:支援湖北人员不少于15天休假》播放量660万次,《最高死刑!黑龙江严打涉疫情防控相关刑事犯罪》播放量596.6万次。延长短视频更新时间,满足了大家的“信息焦虑”和希望在第一时间获得全面、权威信息的需求。

二、讲究“适度”,重大敏感节点短视频发布的把握

对一些重大敏感问题,要掌握好介入点,把握节奏。疫情的发展態势和当下民生难题,这是广大群众关注的现实和热点问题,短视频与新闻报道一样,不能单纯图快,而要及时回应观众的关切,对敏感题材要适度把握,避免引起负面效应。以2月10日发布的播放量669.0万短视频“淄博:千万只鸭子直喊饿,过了出栏期,饲料不够吃”为例,这是一条从原创电视新闻转化而来的短视频作品,配合新闻节目播出,随即引发了相关职能部门的关注,并迅速出台措施,帮助农户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受众来说,网络技术最大的意义可能在于提高了他们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他们由被动的接收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者。网络较低的准入门槛为大众发表意见提供园地,也就打破了传统媒介的信息准入特权,使个人意见获得有力传播。但是由于缺乏规则和责任意识,过度参与、无边界参与的现象越来越多。

疫情期间的消费品价格关注度很高,有网友爆料,济南某超市白菜标价47元一斤,栏目记者在深入采访之后,发布电视新闻的同时于1月27日发布短视频“47元天价白菜,超市回应来了,称这是精品白菜"”,这条短视频获得了超过15万的评论,多数粉丝对超市的回应持“质疑态度”,大量粉丝参与表达,对视频内容妄加评判,产生不和谐的杂音。要做好短视频,就必须重视“评论辑在评论区及时引导,小编跟评:“记者了解到的情况确实如此,这种白菜是品牌的,并且超市也有平价白菜,近期就会上架”等,并于1月28日、29日连续发布与稳定物价相关的短视频“政府储备大白菜开售”“大白菜!山东大妈的最爱,济南超市1.19元/斤"。这些引导性发布,有效回应了粉丝的关切,及时消除社会误解。

三、短视频要“有效”,用“共情”和“温暖”的故事打动人

传播要讲求效果实效,“实效”就是化解社会矛盾、树立群众口碑、凝聚社会共识。需要找准思想认识的共同点、情感交流的共鸣点、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化解矛盾的切入点,用短视频的方式来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工作的实效。在内容制作上,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工作的指示,“少一些空泛说教,多一些真情实感;少一些抽象道理,多一些鲜活事例,从而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短视频虽短,但是也要有细节和故事,用“个人故事”“感同身受”来打动粉丝,感染观众。

(一)身边故事,感同身受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几乎涉及到每一个人,身边事最容易触发共鸣。所以短视频的创作,也要坚持全局视野、百姓视角《不让出门,不让出门!抡起家伙什,最硬核的村级防控》,这个视频抓住了山东某地农村防控的生动现场,主题是严肃的,但剪辑加配乐又显得很活泼,一下就引发受众对村级防控的认同感,点击量当天就超过了2亿。《山东村里封路!女记者返程回电视台上班之路》,大年初二,因为疫情报道需要,栏目组一位女记者需要回台里上班,各地因为疫情防控,有个别村庄采取了比较极端的堆土挡路的“土办法”,造成了出村的交通不畅。出于新闻敏感,记者用手机记录下了封路的场景,并现场解说,用女记者的亲身体验,讲述春节返程遇到的波折,让无数同样回城的人们感同深受。短视频一经播发,最终取得了9461.7万的播放量。

(二)“燃”能量,凡人善举,细微处撼人心

在这次疫情防控战中,涌现出了很多凡人善举,放弃春节假期积极请战的白衣天使、风雪中吃泡面的防控工作者、奋战到晕倒的普通民警……通过个体故事所蕴含的正能量,让家国大义打动更多人。《小宝贝太有爱了!要把压岁钱捐给武汉,让武汉的爸爸妈妈给小朋友买口罩》播放量1004.7万,《钟南山:84岁冲到第一线》播放量1169.7万,《最美的爱情耄耋老人双双感染》播放量2164.4万,《请战湖北:我未婚没什么牵挂》播放量2528.7万,在心理紧绷的时期,这些短视频的有效传播,传递了奉献爱心、抚慰人心的正能量。

结语

面对当前多元化、即时性、多样性的舆论生态环境,必须积极运用新媒体这一传播载体,顺应新闻规律、提高传播技巧、主动设置议程、及时发布信息、努力占得舆论引导的先机、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时度效”的把握,是对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要求,同样也适用于新媒體领域,尤其是短视频的创作和发布,研究用户需求、加强用户互动,运用体现新媒体特征的语言、内容和表达方式进行新闻传播。“宏观上紧扣时代,中观上紧扣时段,微观上紧扣时点”,在回应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社会关切、疏导缓解社会的恐慌情绪方面,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实践中发出权威声音,安定人心,实现主流舆论引导。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8年6月第1版.

[2]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7月第4版.

[3]匡文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8月第3版.

[4][丹]延森,著.刘君,译。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12月第1版.

[5]冯洁.把握时度效提升引导力——政论性谈话节目《市民论谈》的实践探索[J].新闻与传媒,2018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舆论引导新冠肺炎疫情融媒体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
新冠肺炎疫区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与行为应对
公共卫生学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显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法制节目策划的再创新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