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唤醒民族集体记忆的影像叙事策略分析

2020-11-06傅新泉

新闻传播 2020年15期
关键词:集体记忆

傅新泉

[摘要]集体记忆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进程中沉淀下来的情感、文化和信仰。纪录片为传承与建构民族集体记忆搭建了纪实平台。“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随着传播语境的变化,媒体的内容生产、传播渠道与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互联网信息时代催生了碎片化、视频化的阅读体验。微纪录片简短精巧,兼具视听作品立体形象的视觉表现以及迅捷的分享互动,适应了互联网的传播逻辑和语态。微纪录片成为主流媒体建构集体记忆并创新性表达的新形态,以新华社《国家相册》为例,从现实语境和叙事策略方面阐述微纪录片对我国唤醒民族集体记忆的影像叙事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国家相册;影像叙事;集体记忆

2020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四年前的9月,新华社推出首个“微纪录片栏目”——《国家相册》。迄今为止,《国家相册》始终不忘初心,已经走过了三年多的时光,总浏览量超过几十亿次。《国家相册》把影像讲述与三维特效结合,激活老照片,融合历史与现代,将新闻故事化、人格化,娓娓道来那些被浓缩的人生和被折疊的集体时代记忆。

一、唤醒民族集体记忆影像叙事的现实语境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认同危机

集体记忆存活于社会之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集体记忆也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不同时代里不断传承与建构。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原本族群稳定的社会关系和文化网络逐渐隐退甚至消失,中华民族正处于奋力实现中国梦的关键阶段,构建国家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民族国家集体记忆迫在眉睫。

(二)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因为铭记历史而得以安身立命,逐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西方鼓吹改良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侵入我国,随着现代传播手段的革新,历史虚无主义披上否定历史的“外衣”,抹黑英雄、恶搞历史,这都使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记忆遭到重创。这些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打着“艺术创造历史”“重新发现和还原历史”的幌子,罔顾历史事实,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甚至企图造成人民思想领域的价值混乱,解构主流意识形态。我们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尊重历史、捍卫真相。

(三)怀旧的社会心理弥漫

杜威·佛克马把“怀旧”形象地描述为“朝后看的镜子”,从已逝的过去发现规律更好的思考未来。[2]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深化和社会转型的变革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个人对社会有着较高的价值预期和利益期待,然而改革进入深水区,存在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社会各阶层之间沟通不畅等问题,导致个人对社会价值的期待落空,而产生的失落感和相对剥夺感,现代人为了规避迷失自我而造成的空虚与利欲,找到了一种能够使自身心理平衡的模式——追忆往昔。

(四)受众群体结构和接受程度的转变

受众是社会环境的产物[3],是传播的起点与终点。集体记忆接受的群体呈现年轻化和均衡化趋势,获得全球共同语言的互联网媒介经过web1.0、web2.0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跨入万物互联的智能化时代。CNNIC最新《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29岁网民占比最高,达21.5%,网络使用人群主要集中在10-39岁,总占比达61.6%,互联网使用呈现年轻化,并持续向中高龄人群渗透。年轻的受众群体需求多元、个性多样,是从被动接受的“受众”到主动选择、分享的“用户”转变的新生代群体,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

除此之外,受众的互联网络媒介使用习惯日益趋向碎片化、社交化、轻量化,短视频在这个“眼球经济”的时代里迅速抢占市场。CNNIC最新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3%,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50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6.94亿,占网民整体的85.6%。碎片化的短视频形式极大地满足了当前五联网传播的需求,已成为传播者传递信息及受众接收信息的首选,这也为微纪录片的重构提供了契机。

(五)集体记忆“永恒建构”的内在需求

记忆原本是心理学范畴的研究对象,莫里斯·哈布瓦赫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由个体转向集体视角阐释集体记忆——一种社会性的建构。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集体记忆不是简单地“再现”过去,而是一种饱含当下集体情感和心理的创新性重构。哈布瓦赫对集体记忆的论述奠定了集体记忆研究的基础理论体系,概括为“现在中心观”和“社会框架论”[4],这决定了集体记忆内化为“永恒建构”的需求。

(六)集体记忆建构的影像叙事实践

麦克卢汉曾将媒介形象地描述为“媒介即信息”,记忆在媒介载体的助推下,逐渐走向“物质化”,通过语言、文字或摄像等形式将记忆内容表现出来,达成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性统一。举例来说,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照片从黑白到彩色,从单一到多元,成为人们留住记忆、寄托怀旧心理的重要媒介。影像话语以其独特的技术力量,通过再现已逝现实中的具体场景、人物、事件等,通过视听语言、空间组织、场面调度、蒙太奇、光线和叙事内容等为观众营造在场的VR体验,勾连历史与现实,实现过去与现在的顺承,唤醒民族国家的集体记忆和情感共鸣。

二、唤醒民族集体记忆影像叙事策略

(一)唤醒民族集体记忆的影像叙事“情景再现”

激活并再现集体记忆需要一定的记忆基础,而《国家相册》激发记忆的影像基础是作为历史记录的中国照片档案馆的1000多万张新闻照片,每一张新闻照片都是一个时代发展的一个切面,具备文献性和历史性,依托技术将静态照片以动态纪录片影像的形式逼真、生动地讲述历史。作为一种媒介方式,影像延伸了人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器官,加之语言文字音乐的情感冲击,共同营造出一种“虚拟的现场感”。

《国家相册》是一部主题先行的微纪录片,在情景再现策略方面,新华社以“历史影像+口述历史”的“故事化”叙事策略,坚持非虚构,借鉴电影、戏剧等的叙事结构,塑造人物形象及细节,通过设置悬念与高潮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将原本死板沉闷的历史照片综合运用3D建模、虚拟演播窒等特效手段引入到故事的逻辑中,再现中国故事。

首先是场景还原。在《国家相册》中还原历史现场的,如《茶马古道长》伊始是法国外交官方苏雅117年前拍的茶马古道历史场景:一条连接陆地与青藏高原的古道,一群人在山路上负重前行,身边就是万丈悬崖,险峰之间生锈的铁索,崎岖山路上深深的蹄印。讲述者陈小波带领观众回到这条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的茶马古道,资料视频展现马帮扛起的纵贯千年的商道。经过抗战时期进入新中国成立,马帮为国做的贡献,画面中陈小波作为联通历史与现实的中介,配合解说词“马锅头是马帮的领袖与灵魂”,镜头切换,将观者引入下一个场景关于女马锅头——嘎达娜。影片画面中,历史中马帮黑白的色彩与现今女马锅头嘎达娜的的鲜艳色彩形成鲜明对比。真实场景的还原使得观众对茶马古道和马帮的传奇所折射出的坚韧充满了更细微的想象和敬仰。

其次是人物扮演。在《三位“大”医生》中,在讲述林巧稚“大医仁心”挽救新生婴儿的换血事件时,陈小波扮演醫务工作人员,利用三维虚拟技术融入一张正在手术的老照片中。在这场手术中,老照片由平面转为21个具有立体空间叙事的动态视频影像,输血抢救过程中还伴有血滴的声效,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可感的历史现场。

最后是写意。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观众审美素养的提高,纪录片已不再局限于镜头好看、观赏性强,还有历史事件的“代入感”需求。在《一个也不能少》中,讲述者陈小波巧妙地用庆祝全军建军25周年运动会运动员起跑的一张照片引出历史时代背景,全景又颇有悬念地诠释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学文化景象。《惊雷第一声》中“印泥”“烛火”意象反复出现了5次,分别代表独特的意蕴:18位农民按下的“红手印”和签下的“生死状”,这是“改革开放的春雷”。而“烛火”作为改革的“火种”,播撒农民、党员干部蔓延至全国,反复出现的视觉意象让《国家相册》的格调透着文学气息,又不失质朴与真实的叙事主题诠释。

(二)唤醒民族集体记忆的影像叙事“语境重构”

《国家相册》以历史为导向,借助动态影像技术语境重建,即3D建模、CAD呈现、AE等特效手段,静态平面的新闻照片转化为动态立体影像,凝固的历史有了历史感的视觉冲击和雕塑之美。因此,融媒体时代,《国家相册》的影像叙事生产与传播本身是一种对语境重建有效的记忆实践,激起了深藏于每个中华儿女内心深处关于民族国家的集体记忆。

纪录片作为声像媒介不再是简单的“物质现实复原”或是缩略客观记录原貌,更多的是在综合各类媒介特质材料基础上的语境重建。纪录片影像所呈现的语境不仅仅是语言元素,还包含非语言元素。

在视觉层面,《国家相册》的片头和片尾营造了怀旧的语境,当中国照片档案馆的大门打开,按时间线的轨迹,扑面而来一帧帧记录历史的照片,人们情不自禁地跟随照片卷入历史深处。

在纪录片结尾处,半闭合的圆形照片博物馆中,触发集体记忆的照片散落下来,片头片尾时间线和圆形绕转的照片散落视觉画面重建历史现场的怀旧语境。

除此之外,《国家相册》在影像叙事方面,由全知全能的宏大叙事手法转移到个人叙事,以平民化视角来叙事。例如《花开天下暖》,“天气冷了,该穿冬衣了,这样的棉衣棉裤,你穿过吗?”这样一段解说词,再加上一张1959年公社保育院孩子们试穿新棉衣的老照片,观众在视听语言效果下走进过冬穿棉衣的年代。这个“比麻温暖,比丝亲民”的棉在御寒保暖、嫁娶棉被、游子棉鞋的具体实用中走进千家万户。建国初期,“爱国发家,多种棉花”政策口号的宏观叙事中穿插了具象的画面:石家庄妇女运输队、夏津县棉农成群结队交售棉花。除此之外,在讲述周总理将解决落桃任务交给闻喜县种棉模范吴吉昌的交谈对话同时,穿插吴吉昌给青年讲种棉花技术和进行试验、观察的个人叙事具象画面。如今的中国,世界最大的产棉区之一,摘棉机与传统的拾花场景进行对比,凸显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也不忘那份棉花所蕴含的温暖与祝福,这是集体情感记忆的寄托。《熊猫回家路》中,世界级萌宠从一度濒临灭绝到重新迎来种群发展机遇,大熊猫的安危折射出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努力。这种以点带面的叙事语境转变让宏大主题变得可感可触,唤醒整个时代人们记忆深处的情感共鸣。

结语

在新的传播环境之下,纪录片担负着叙述真实、唤醒集体记忆的历史使命,也成为表达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形式,它顺应了人们对于视听纪实呈现的心理需求。《国家相册》的影像叙事本身不仅是建构民族集体记忆的一部分,其影像话语表达也带有民族文化印记,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与文化品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荷兰]杜威·佛克马.无望的怀旧重写的凯旋[J].王浩,张晓红,译.云南大学学报,2004(05):71-80.

[3][英]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M].刘燕南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02).

[4]刘亚秋.哈布瓦赫集体记忆理论中的社会观[J].学术研究,2016(01):77-84.

猜你喜欢

集体记忆
新媒体环境下祭礼仪式的转型与国家共同体建构
外白渡桥——一座城市的百年记忆
七十九平方米的记忆构建
高校档案在构建“集体记忆”中的实践与思考
民族传统体育仪式的文化解读
“网红”微博广告研究
古装电视剧与大学生的集体记忆
新闻社群的“情怀”策略建构
20世纪70年代台湾留美学生的政治文化
大屠杀记忆与创伤书写:“第二代”叙事与以色列人的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