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非洲菊品种在浙北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2020-11-05郭方其陈文海叶琪明丁晓瑜吴超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柏斯切花抗病性

郭方其,陈文海,叶琪明,丁晓瑜,吴超*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园艺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2.海宁市经济作物技术服务站,浙江 海宁 314400)

非洲菊原产于非洲,是世界著名切花。欧洲商业化栽培始于1970年,杂交育种使非洲菊花色丰富、花型多样、花期长,呈现出多姿多彩的不同品种;至20世纪90年代,非洲菊已经奠定了世界重要切花的地位,在世界各地推广种植。非洲菊对栽培设施要求较低,冬季不需加温,因此,是浙江省最早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切花品种之一,目前栽培面积在400 hm2左右。浙江省非洲菊栽培主要集中在嘉兴海宁市,此外,湖州市长兴县、温州市平阳县和丽水市龙泉市等地也有规模化种植,主栽品种北极星、玲珑、雪桔、大萨拉斯和舞姬等均引自荷兰。冬季是切花消费的旺季,由于浙江省简易大棚栽培易受冬季低温和夏季高温环境影响,易诱发菌核病和灰霉病等,影响切花产量和品质。早期引进的非洲菊品种往往表现出切花产量低、品质差,且抗病性和适应性较差[1]。随着消费市场和生产发展趋势的转变,急需对适合浙江栽培的品种进行引进、鉴定和评价,以筛选适宜浙江省冬季低温下栽培、切花产量高、花葶长、色泽鲜亮和抗病性强的优良新品种。随着非洲菊新品种筛选和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3],非洲菊优良新品种组培苗应用加快了规模化生产发展,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但随着非洲菊多年栽培,设施土壤连作障碍日益严重,因此,加快引选耐连作障碍及抗病性和适应性更强的优良切花新品种显得尤为迫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材料为9个非洲菊切花品种,分别为世纪红、大雪桔、柏斯玫红、黄色风暴、柏斯粉、西瓜粉、玲珑、大地红、舞姬玫红,均由山东德州世纪风园艺科技创新有限公司提供,保存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资源圃中。

1.2 方法

试验于2019年4月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设在海宁市长安镇肖王村十七组村非洲菊切花栽培示范基地内进行,在6 m宽单体大棚内进行土壤栽培,畦宽110 cm,种植间距为30 cm×23 cm,每个小区栽培200株,随机排列,重复3次,常规田间管理。本研究调查叶长、叶宽、花直径、花蕊直径、花葶长、花葶粗度、花瓣颜色、花蕊颜色、叶刻深度、花型、分枝数、切花产量、瓶插寿命、发病死亡率、花朵色泽共15个形态性状,具体参考《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非洲菊》执行。

1.3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07进行整理统计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发病死亡率及瓶插寿命

由表1可知,参试品种死亡率存在差异,黄色风暴抗病性弱,植株死亡率达28.54%,与其他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大地红和舞姬玫红抗病性也较弱,死亡率分别为10.63%和6.46%;其他品种抗性较强,死亡率在1.46%~4.79%。引起死亡的原因主要是根茎部受到病菌侵染,主要有菌核病、白绢病、疫病等。夏秋季高温和高湿环境影响植株和根系的生长,尤其是在遮阴时间长和土壤黏重的情况下,植株基部叶柄易受菌核病和白绢病侵染,严重时造成植株死亡;此外,冬季光照不足,持续低温使植株生长势减弱,通风不良、棚内积水和土壤潮湿等,易引起隐地疫霉的侵染。

表1 非洲菊品种的瓶插寿命和死亡率

柏斯粉和玲珑的瓶插寿命最短均在1周内,瓶插寿命最长的品种为黄色风暴,15 d左右;表现较好的品种为大雪桔和大地红。瓶插寿命与外界瓶插环境密切相关,所以可能不同的温度环境使瓶插寿命存在一定差异。

2.2 不同品种非洲菊表型性状的描述性分析

由表2可见,9个参试品种中有5个花色、3个花型,其中有7个半重瓣、1个为重瓣和1个为单瓣。以不同品种的花蕊色划分,其中5个为绿心,4个品种为黑色。不同品种叶长度、宽度和叶裂刻深度差异较大,叶片最长的品种为大雪桔,达42.66 cm;其次为黄色风暴,为40.22 cm。叶片最短的品种大地红仅为29.85 cm,叶宽最大的品种为黄色风暴,达11.92 cm;其次为大雪桔和柏斯玫红,分别为11.62和11.54 cm;叶最狭的品种大地红仅为8.33 cm。叶裂刻深度品种间差异很大,大雪桔和舞姬玫红的裂刻较深,而大地红的叶裂刻较浅,其他叶裂刻中度或偏深。选择具有裂刻极深或适当叶裂刻深度品种可增强植株基部透光性,对基部花蕾发育有利。非洲菊叶片有向上伸展特性,叶长度对植株郁闭度影响小于叶片宽度和裂刻深度,叶片太宽大对植株基部的透光性影响较大。

表2 不同非洲菊品种形态性状和生长差异比较

非洲菊花葶高度、粗度、花径和花蕊直径是评价切花品质的重要指标。冬季是非洲菊切花品质表现最不稳定的季节,且品种间差异较大,花葶长度易受低温影响而缩短。世纪红、西瓜粉、柏斯粉、玲珑花葶长度仍超过50 cm,花葶长度在45~50 cm的品种为大雪桔、柏斯玫红和黄色风暴,由于冬季受低温和弱光照影响,大地红和舞姬玫红的花葶长度不足45 cm,明显较秋季短。非洲菊切花花蕊直径差异较大,花蕊直径大小必须与花径相协调,柏斯粉花蕊直径为26.50 mm,明显偏大,其他品种变化在18.26~24.88 mm,花蕊直径大小较适宜。花葶粗度品种间差异显著,其中大雪桔特别粗壮,达8.37 mm,而大地红最细仅为6.51 mm,其他品种在6.60~7.65 mm;粗度均能达到商品要求。秋季大部分品种表现良好,花葶长度、花径和粗度均能达到商品要求

2.3 不同品种切花产量和品质比较

不同品种的分枝性和长势差异较大,分枝性强的品种当年秋季切花产量相对较高。表3显示,玲珑分枝性最强,植株生长势旺;世纪红、大雪桔和黄色风暴分枝性中等,植株生长势较旺;舞姬玫红、大地红、西瓜粉、柏斯粉和柏斯玫红分枝性弱,植株生长势也相对较弱。

4月定植后植株开始生长,经过6—7月生长管理,8月中旬后植株开始形成花蕾,9月下旬开始少量开花,10—12月进入旺花期,1—2月因气温低,产量下降,且品质相对不稳定。而冬季是非洲菊销售旺季,品种的产量及品质对种植者而言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不同品种冬季切花产量情况,于1月23日至2月定点统计各品种的当月平均每株的切花产量。从表3可见,冬季切花产量以黄色风暴每株日最高产花量达0.12枝,大雪桔、世纪红、大地红冬季切花产量较高,变幅在0.09~0.10枝,其他品种冬季切花产量相对较低,变幅0.06~0.07枝。

表3 不同非洲菊品种分枝性和切花产量

2.4 色泽稳定性及生长势

由表4可知,生长期温度和光照对花朵色泽有明显的影响。秋季和初冬季节大部分品种色泽亮丽,而冬季对低温和弱光照较敏感的品种如柏斯粉、柏斯玫红着色不充分或花色偏暗淡、光泽度差;舞姬玫红和西瓜粉轻度光泽;而世纪红、大地红、黄色风暴和大雪桔表现着色充分,花瓣有光泽。

表4 不同非洲菊品种色泽和低温品质比较

2.5 品种综合评价

对所有参试品种的切花产量、切花品质、色泽稳定性和抗病性等表现综合比较分析,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品种有5个,其中大红色品种世纪红产量高、抗病性强、色泽亮丽;橘黄色品种大雪桔切花产量较高、抗病性较强、重瓣、花形优美、色泽亮丽;黄色品种黄色风暴冬季切花产量较高、植株强壮、抗病性较弱、半重瓣、色泽亮丽;粉色品种西瓜粉切花产量较高、抗病性较强、花葶粗壮、半重瓣、色泽亮丽;粉红色品种玲珑切花产量较高、分枝性强、花葶较长、花型和花色好、色泽亮丽,但花瓣较薄,瓶插寿命会短。

3 讨论

目前我国栽培的非洲菊切花品种主要从荷兰引进,近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开展了非洲菊新品种选育工作,育成品种已在生产上应用,同时各地开展了设施栽培技术和组培苗生产技术研究[4-5]。荷兰在非洲菊育种上注重切花产量和品质培育。由于荷兰具有夏季冷凉和冬季温暖的气候条件,非洲菊切花温室环境自动化控制采用介质分盆栽培,减少了土传病害的传播,因此,荷兰引进品种普遍存在抗病性和抗逆性弱的问题。我国以设施土壤栽培为主,连作栽培中土传病害严重,早期引进的品种如阳光海岸和红帽子等虽品质较好,但抗病性弱,连作栽培死苗率高,因此,引种试验中应加强品种抗病性和适应性鉴定。

优良的非洲菊品种要求冬季切花产量高,品质性状表现稳定,花色鲜艳,花瓣有光泽。浙江省冬季气温较低,12月至翌年1—2月常遇连续阴雨和极端冰冻等天气,早期引进的品种,如宠爱、夏日之梦和热带草原等耐低温力弱,一般1月初就进入半休眠状态,植株生长慢,花葶较短、花色暗淡,产量低。非洲菊色泽也是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冬季低温条件下,非洲菊花瓣中的花色素苷含量下降,花朵着色不充分,光泽度低,但耐低温性强的品种即使在冬季低温和弱光照条件下,无论花色和色泽都比较理想,如阳光露、世纪红、西瓜粉和黄色风暴等在冬季低温下色泽更亮丽,市场销售较好。

非洲菊设施连作障碍日益严重,设施栽培下土壤次生盐渍化加重。此外,氮肥使用量增加,出现土壤酸化等问题,加重了菌核病、白绢病和枯萎病等土传病害的侵害。经田间观察,连续2年栽培大棚的死苗率较高,一般超过30%。目前生产主要采用水旱轮作解决土壤连作障碍的问题,但连续多年种植非洲菊后,仅一季种植水稻,抗病性弱的品种死苗率仍较高。因此,大面积栽培中,水稻轮作宜连续种植二茬以上。李越等[6]研究表明,隐地疫霉菌是引起非洲菊根腐病的重要病原,在冬季大棚内土壤黏重和潮湿条件下,植株生长不良,普通品种易引起隐地疫霉菌感染,目前国内主要分布在浙江、广东等省。浙江省隐地疫霉菌引起的根腐病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而生产上缺乏高抗隐地疫霉菌的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深沟窄畦,微滴灌供水,冬季严格控制浇水,加强通风和光照管理,定期用69%烯酰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烯酰吗啉可分散粒剂1 500倍液喷施,及时清理病残体,并集中统一销毁。

猜你喜欢

柏斯切花抗病性
木薯UDP依赖型糖基转移酶14基因在木薯抗病性中的功能研究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甜瓜枯萎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技术研究
延长瓶插切花寿命的技巧
2008年荷兰国际园艺展览会切花新品种(三)
2008年荷兰国际园艺展览会切花新品种(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