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数学阅读批注提高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研究

2020-11-05福建省厦门市槟榔小学孙雅梅

天津教育 2020年30期
关键词:因数独立思考环节

■福建省厦门市槟榔小学 孙雅梅

一、设计批注流程,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阅读批注是一种数学学习的有效方法,可以运用于整个数学阅读过程。主要运用于预习、课堂、课后数学阅读学习环节。其中课堂的阅读批注环节尤为重要。预习环节是初步批注,是理解与发现问题的过程,课堂批注是对预习批注的补充与落实,属于第二次批注,课后批注是对以上两个环节的延伸与补充。课堂批注在整个环节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课堂需要在规定时间内高效地完成相关批注,完成知识的掌握与内化。

(一)预习环节的批注,促进学生独立思考

传统教学的预习环节,教师只是笼统地让学生阅读,没有批注要求,因此学生在预习中往往采取粗略阅读的方式,不能在预习中发现问题与有所收获。批注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进行数学内容的阅读学习,学生在学习中也有了目标与针对性。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对学生的批注进行比较全面的了解,掌握学生在批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且对于一些共性的问题进行反馈与解决。阅读中批注的相关符号要统一,以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畅通交流。阅读批注的重要作用是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在学习“积的变化规律”一节内容时,学生在预习中做了如下批注,反映了学生在预习中的思考过程。如有的学生批注: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数等于原来的积乘几;还有的学生批注: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几倍,积也扩大几倍;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几倍;有的学生批注: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如12×4=48,12×(4÷2)=48÷2=24;而有的学生在批注中提出问题:我们运用商不变的规律,假若两个因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积是如何变化的?等。学生的这些批注反映了学生在阅读中对知识点进行了思考,并且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了归纳。

(二)课堂环节中的批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

课堂学习中的批注特别重要,课堂要对预习环节中的批注做二次批注,教师要掌握学生在预习批注中存在的问题,要根据这些问题实施互动交流的探究措施,让学生充分交流与互动,对学生及时引导,进行第二次批注,促进学生的深入探究。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探索。

如,对于“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与运用,在课堂上学生所做的二次批注,使知识点更加明确,重点得到了有效突破。如有的学生批注:通过举例子、计算验证,发现了一个规律:当一个因数不变的时候,另一个因数乘以(或除以)几,那么它们的积也是乘以(或除以)几;针对这个学生的批注,另一个学生做了补充批注:一个因数不变,积的变化方向与另外一个因数的变化方向是一致的,要扩大都扩大,要缩小都缩小;有的学生提出了疑问式批注:假若甲因数扩大几倍,乙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会得出怎样的结果?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讨论,并且进行验证,最后得出一个因数乘以一个数,另一个因数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积不变。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探究,如果两个因数同时乘以或者除以同一个数,积会有何变化呢?通过探讨得出结论,学生在批注中总结规律与提出问题,提高了知识转化率。

(三)批注运用于课后环节,促进学生知识的拓展

课后主要是批注的续批环节,对于课堂的二次批注中还没有完整的地方进行补充,以实现知识的巩固与内化。如针对“积的变化规律”相关内容进行课后的追踪式批注。有的学生在探究中又提出新的问题:两个因数在任意(0除外)变化时,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教师可引导学生分几种情况进行探讨,学生可以根据列出的表格,逐一探究,最后进行对比归纳,然后得出结论。

二、尊重学生差异,拓展阅读批注的方式

(一)采取留白方式,体现批注个性

现行数学教材的编写都体现了儿童的特点,儿童喜爱的相关插图,相关童话人物的对话等都在教材中有所呈现。学生在阅读中可以受到启示,强化知识点的融入。如有的插图人物只说半句话,让学生进行思考与补白。学生对于这些空白都会产生一定的思考,发现文本所隐藏的内容,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知识储备进行思考,更好地解决问题。

(二)运用疑问式批注,提高探究能力

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疑惑可以通过批注的形式表示出来,在表示的过程中需要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思考,也体现了学生的个人独立思考精神。教师要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且要善于利用相关资源引发学生质疑,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引导。例如在学习两位数乘法时,学生在批注中质疑,为什么要从个位乘起?教师以52×36为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通过探究有的学生这样批注:可以把两个乘数各个位上的数对应相乘,不一定必须从个位算起。如图:

学生在批注过程中能进行独特的思考,发挥创新思维,提出新的想法,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运用否定批注,突出思维个性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根据教材上内容提出相反的看法与观点,并进行对立性批注,这是探究精神与创新精神形成的开始,是思维活跃的表现,也是可贵的数学品质。教师要肯定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提出不一样的观点与想法。

如在学习四舍五入及近似值相关内容时,教师展示了这样一个题目:36□0000000≈36亿,□中可以填写哪些数字?有的学生说只能填写1~4的数值,而0不能填写,如果填0的话,就变成了3600000000=36亿,这种观点也常常出现在一些教学辅导书上,甚至教师用书上也持这种观点。但是学生提出了相反的意见,认为填写0是可以的。学生在批注中写道,改写以“亿”为单位的近似数,其方法是看千万位上的数字,而与百万位、十万位等数位上的数无关。只要千万位上的数小于5就可以舍去。同时有的学生指出,如果将原来的题目改成36□0000002≈36亿,□中填0还有争议吗?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取阅读批注法可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在细致的阅读中提出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多样的阅读批注形式,体现学生的主体探究地位,鼓励学生提出新的想法与观点。

猜你喜欢

因数独立思考环节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因数是11的巧算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积”和“因数”的关系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积的变化规律
谈独立思考
找因数与倍数有绝招
谈独立思考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