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和负重振动训练对篮球运动员的灵敏素质的影响研究

2020-11-0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20期
关键词:训练组灵敏训练方法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灵敏素质训练在篮球运动训练的所占比重很高,是关键时期决定篮球比赛能否取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灵敏素质水平高的运动员可以积极跑动,寻找机会,主动进攻,在比赛中占据主动,提高技战术的配合,在高水平的竞技中细微的优势就是比赛获得胜利契机。可见,良好的灵敏素质是运动员在大负荷、高强度激烈对抗的比赛中充分发挥技、战术水平,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础,在实战中非常重要。

1、快速伸缩训练的定义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奧林匹克运动会的“跳跃训练”(Jump Training)如:单足跳、跨步跳、连续多级跳等形式的跳跃训练。其发展历史可追溯到18世纪甚至更早。专业的 Plyometrics Training最早出现于前苏联,是前苏联田径教练Yuri Verkhoshansky博士用来提高肌肉爆发力的冲击式训练法(Shock Method)的延伸,这种训练方法主要是从某一高度跳下后再迅速跳起的练习方式。1975年美国一位田径教练Fred Wilt在观看了前苏联运动员备战田径比赛的过程以后,正式将这种练习方法命名为Plyometrics。有效的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将对肌肉发力和功率输岀起到促进作用,快速收缩复合练习被视为专项运动的基础。

2、振动训练的定义

振动力量训练的定义最早是源于电生理学领域中的的振动性张力反射,英文为Tonicvibration reflex。振动性张力反射效应是指肌肉和肌腱进行局部振动刺激所引起的不随意肌肉的反射性收缩。后来国外学者Fox等人在研究发现,振动产生的刺激能同时激活腱器,产生兴奋能加强伸肌的活性,在主动肌和协同肌迅速有力地收缩的同时,腱器的兴奋会使对抗肌及时而有力地放松,提高肌肉收缩的效率。

3、灵敏素质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田麦久指出:“灵敏素质是外界环境条件突然变换的状态下,身体为了适应突然改变的环境,迅速、灵活、准确地协调运动方向和空间位置的能力。”

郑伟指出:“灵敏性是十分复杂,它包含了神经心理因素如预判、直觉、感觉、决策等,同时也包含了诸如反应时、加速度、最大速度、改变方向的速度和机动性等生理因素。”

范凯斌指出:“灵敏素质是指在运动中快速的、爆发性的、控制性的改变身体方向的能力。”

对测量和评价体系影响方面查阅国内外文献发现David Tomchuk提到:“灵敏素质是一种制动、启动、快速改变身体的全部或部分方向的一种可以自我控制的能力。”主要是探索灵敏素质在运动学测量学与评价体系等方面的。

对运动训练的影响方面在查阅国内外文献发现Michael Yessis提到:“灵敏性是指在运动当中快速变速变向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了协调性、急停、力量、爆发力、柔韧性、移动速度和反应时间几项因素,而综合应用是灵敏性的关键因素。”主要研究的是优秀运动员运动模型,提出灵敏训练在运动员训练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运动员整体运动表现的影响。

4、训练方法的设计

4.1、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方法设计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前应对测试的人员进行筛查,在身体基础力量,快速运动能力,平衡能力等方面具备练习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的水平。

训练动作的选择主要是在跳箱和小栏架做自重练习,选用的跳箱高度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自主调整,结合运动员的基础力量,体重,身体结构,快速运动能力,平衡能力。

具体训练动作:双脚Z型蹦跳、连续跳跃小栏架、跨步跳、单脚推蹬、换腿推蹬、屈蹲箱跳、跳深、跳深立定跳远、单腿跳深。

训练强度:75%。训练量:100-110次。间歇时间:每个动作间歇30秒。

以上的几种快速伸缩复合练习手段均源于 《体能训练概论》,做练习时一定要体会正确的动作要领,保证训练的效果,从而避免练习中造成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4.2、振动训练方法的具体设计

振动训练影响因素主要是训练强度、训练量、间歇时间和训练量,制定训练方案根据运动训练应该以适应性、个体性和实战性为核心。符合篮球运动的专项特点以及遵循篮球运动的特点和篮球的致胜规律;其次,注意实战性,而应该是根据实际运动形式、运动生物力学特征等决定的3是个体性,只有符合运员个体特点的训练才是适合的训练。任何运动员都有不同的身体天赋,性格特点,身体结构,下表1为具体的实施方案。

表1 振动训练的实施方案

4.3、灵敏测试方法的具体设计

器材:秒表、卷尺、8个锥桶或标记物及表面平坦而又防滑的测试场地。

测试布局:如图所示,也有以码(yd)单位的,分别是10.9yd和5.5yd。

参考标准:下图为例,中间标志桶间隔为3m。

测试方法:测试者在起点处俯卧在地面上,双手在身体两侧平行于胸,双腿在身体的后方伸直,脚掌向上,双脚悬空。当接收到出发信号时,计时开始,测试者迅速起身,从起点出发,按照测试路线进行跑动,当测试者到达终点并身体越过终点时,计时结束。

5、研究结果与分析

表2 实验前后的对灵敏素质的影响

通过上表2的数据可知快速伸缩复合组在第三周和第六周的均值较第一周的数据有增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从数据上看第三和第六周对比第一周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这可能是运动员下肢功率输出提高有关,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在初期的训练上能够获得较大的提升,包括力量增长,爆发力的提高,触地时间缩短。振动训练组通过的数据可知第三周和第六周的均值较第一周的数据有所增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从数据上看第三周和第六周对比第一周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这可以与运动员从未接受过力量训练的原因有关,由于振动训练施加的负荷不大,身体在早期并未出现良好改善。灵敏成绩是通过提高运动员的下肢的力量,肌肉耐力,最大力量。振动训练组在第六周的训练效果不佳,这可能是由于运动员的对振动频率的适应性变化,制动减速的能力上并没有较好训练效果所致。虽然第六周的振动频率增加,但依旧出现灵敏成绩的停滞。

图1 两种力量训练方法对灵敏素质的影响

由图1可知,在第3周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组均值与负重振动训练组差值为0.02,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可见第3周的两者的训练效果两者并无明显的差别,说明在短期时间内这两种训练的差异性不大,在灵敏素质的增长上两者都有不同的机制,在第3周都能获得身体素质的提高,以及灵敏素质的增长。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组在第6周的成绩增长较振动训练组的均值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快速伸缩复合在第6周依旧有增长的趋势,而振动训练的趋势已经趋于平缓,在后期成绩的增长上,快速伸缩复合训练较振动训练具有优势。

6、结论

(1)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和负重振动训练都能提高篮球运动员的灵敏素质;

(2)在3周训练阶段,两者训练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别;

(3)在6周训练阶段,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的训练效果更优越。

猜你喜欢

训练组灵敏训练方法
新型抗阻力训练模式改善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验研究
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方法及应用效果观察
跑台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肺功能及HMGB-1表达的影响
软梯训练法对提高散打运动员灵敏素质的研究
谈高中数学习题训练方法与答题技巧
运动可延缓衰老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吴灵敏:爱折腾的农场主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