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模式构建研究

2020-11-0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20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质部门

(东华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13)

健康对于2020年来说太过珍贵了,2020年的疫情让整个世界都陷入了病毒的阴霾。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这场无情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同样大势地肆虐着整个地球。中国是这场战争中最早的受害国度,但中国人民靠着他们顽强的意志和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凝聚力,首先冲出重围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那么,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同样受到广大研究学者们的关注。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中坚力量和发展的动力,体质健康是动力的源泉,没有健康的体魄就无从未来。建立一套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有效的模式,为高校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模式,首先要了解当前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和大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影响因素。

1、当前高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要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h,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但经调查发现,近几年来我国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但没有提升还在不断下降,大学生的各项身体指标都在下降,检测爆发力的100m测试、检测耐力的800m和1500m测试、检测力量的引体向上测试和检测腰腹肌力量的两头起测试等等,各项的测试数据与15年前相比明显下降很多;近视率、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明显增加。虽然全国各大高校近两年推出了一款“运动世界校园”app,学校通过将运动与学分相挂钩的方式来鼓励大学生多参与锻炼,推行前期迫于学分的压力学生们纷纷开始走出寝室、抛开手机进入田径场进行体育锻炼,整体的运动氛围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到了中期开始,各种不良的风气开始盛行,出现带跑、骑行、刷跑等等,渐渐地不但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一到学校组织体质检测,发现学生的整体测试数据并没有提升,有的数据还在原地踏步甚至下降了。

2、大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影响因素

2.1、缺乏锻炼

响应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2020年全面实现 “脱贫攻坚”的号召,国家经济技术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于大学生而言,充裕的物质条件使得人越来越沉迷于富足的生活而渐渐淡忘了锻炼,他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吃喝玩乐上,从心里和生理上都开始排斥体育锻炼。出行的便利,甚至快代替了步行。在校园里从寝室、教室、食堂的“三点一线”的步行距离,都改成了自行车、小电动和小摩托,把在校园里仅有的最需要步行的距离都占据了。大学生的潜意识里已经开始渐渐地接受了物质生活的便利所带来的“福利”,他们从心理上开始排斥锻炼,导致大学生的锻炼机会越来越少。

2.2、饮食、作息不规律

体质的健康和健康的饮食及规律的饮食习惯密不可分。营养均衡的饮食及健康的饮食规律对身体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外卖行业的兴起结合快捷的网络订餐,送货上门的服务尤其受到大学生们的青睐,但是饮食的卫生健康却难以保障。其次就是作息时间,据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寝室熄灯的时间根据不同的学校情况有所不同,有的学校会规定晚上22:00统一熄灯,但大多数的学校对寝室的用电不做严格规定,因此学生晚上熄灯的时间基本在凌晨00:00之后,早上没课的情况下基本上是直接到中午起床吃饭。饮食和作息无法保障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危害就显而易见了。

2.3、沉迷于网络游戏

网络科技的发展带动着网络游戏的发展,网络游戏就像“海洛因”一样,一旦沾上就会成瘾。加之手机的更新换代,大型的网络手游更是层出不穷。网络手游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极大的提升了游戏者的空间范围,大学生特别是在寝室不受监控和管理,学生可以“任性”享受着手游带给他们的快感和冲击。但与此同时,伴随着他们的是身体和健康的影响。据有关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玩手机的时间占学习和休息时间的80%以上,而且不分男女性别。玩游戏的时间占休息和学习时间的75%以上。大学生沉迷于游戏不但影响了学习,还影响了学生的体质健康。

2.4、学校缺乏有效的管理

在高校教育中,学生可以自我支配的时间相比高中而言充裕很多。对于刚从高中的“牢笼”中挣脱出来的大一学生来说,来到大学就像是来到了“天堂”。大学教育中注重理论文化的教育和管理,对于体育实践类的课程没有做具体的要求。由于长期对健康教育的不重视,致使体育课程课时偏少,体育测试形同虚设,学生锻炼时间难以保证。从近几年的测试数据显示,相比2010年的调研数据,大学男生速度、爆发力、耐力等指标均有下降,女生身体素质指标虽有升有降,但整体近视率、肥胖率却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体质健康已成为大学生急需被关注的现实问题。高校作为国家和社会人才的摇篮和人才培养基地,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必须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去抓,只有拥有健康的体质,培养出来的才是真正的“国之栋梁”。

3、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模式构建

健康管理是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建立以预防为主的现代健康理念和创新管理模式驱动下产生的。是以促进人人健康为目的,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健康中国的背景下的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模式构建是基于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体质下降的影响因素,结合高校的各个部门的职责功能,至上而下的协调配合形成以教务部门抓监管;学团部门抓氛围;体育部门抓提高;后勤部门抓保障的体质管理模式,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实施科学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管理,以此促进大学生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图1 校园体质健康管理模式构架

(1)学团部门营造良好的锻炼氛围,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有研究显示,我国50%以上的大学生不吃早餐、熬夜上网、从不运动,完全忽视自身体质健康状况。本模式改被动为主动,通过学团部门积极地引导鼓励大学生主动学习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的知识,培养自我监控意识,这既是大学生实施自我健康管理的开端,也是提高其体质健康的内在驱动。高校大学生应培养良好的健康意识和行为,主动改变饮食不节、起居无常的不良生活习惯,克服焦虑、浮躁等负性情绪,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各类健身活动。目前已有40%左右的高校在运用“运动世界校园”APP通过与体育课程相结合的方式,迫使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以男生每学期跑满120km,每天最少跑3km;女生每学期跑满100km,每天最少跑2km。通过这种方式,先以被迫约束的学生走出寝室进行锻炼,营造一种“全民参与”的氛围,慢慢地让学生形成一种习惯;

(2)体育部门充分利用体育部门的专业优势,提高学生的项目技术水平,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体育部门承担着整个学校的公共体育课程,而且根据学院所有的专业项目开设相对应的项目课程,并且课程都有该项的专业老师承担,这就保证了体育课程的专业性。所开设的项目有球类、跑跳类和舞蹈类,球类一般有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和足球等;跑跳类分为体能、长跑和跳高、跳远等;舞蹈类分为体育舞蹈、爵士舞、街舞和健美操啦啦操等。每一个项目课程的老师都会以最专业的技能来传授给学生,并通过各个项目的特征及老师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高项目的技术水平的同时让学生感受项目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和身体的健康效益,从而使学生爱上一个项目,然后从一个项目上慢慢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最终爱上体育锻炼;

(3)后勤部门充分保障学生在锻炼过程中的安全和伤后的救治与康复。对于从未参加锻炼或刚接触项目开始锻炼的学生,由于身体的机能跟不上偶尔会遭遇一些小伤痛,任何运动项目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是无法避免的。那么学校的后勤部门就要充分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一旦有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受伤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治,并且让学生看到这种安全问题都能得到有效救治并康复,这样就能更大程度的减小学生的心理焦虑和担忧,从而更大限度的参与体育锻炼中来;

(4)教务部门全面做好监督管制工作,保障各个部门有效的运行。由于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不重视,缺乏独立监管部门,校园文化、物质环境欠佳,体质测试和考核大多形式化,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因此,教务部门的首要关注点就是体育部门,体育部门承担着这个环节当中最重要的教学和提高部门。一旦体育部门的只能没有很好的执行,那么学生就会彻底对体育锻炼失去信心和兴趣,没有了信心和兴趣学生就不会参与到锻炼中来;其次,加强对其他两个部门的监管和督查,将四个部门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四角监管体系,相互监督、相互促进。

4、总结

建立一项符合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模式是需要多方参与的复杂工程,本文只是站在学校的角度上,将教务部门、学团部门、体育部门和后勤保障部门4个部门有机结合起来,从营造氛围、提高技能培养锻炼意识、后勤安全保障和全盘监督管理相互协作、相互配合,使学生能够意识到体质健康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从而真正达到提高体质健康的效益。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质部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
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