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织文化视角下一流大学的精神追求

2020-10-26张洪泰

现代教育科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一流大学组织文化精神文化

张洪泰

[摘 要]国内外一流大学校训的内涵存在差异性和共通性。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国外一流大学校训的词频分析显示,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校训凸显道德追求,并在学问、道德与创新三方面具有共同特征;国外一流大学的校训则体现了对真理和自由的追求。一流大学应注重精神文化建设,在组织文化的理论视角下,国内外一流大学具有不同的组织文化关系:国内一流大学以学问为本,注重道德素养和创新精神;国外一流大学以真理为本,追求自由和智慧。作为学术组织,一流大学应发挥组织文化功能,增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不仅要坚守大学已有品性,更应该吸收国外一流大学的优秀精神文化。

[关键词]一流大学;校训;精神文化;组织文化;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0)05-0021-08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0.05.005

一、校训的内涵与相关研究

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双一流”建设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又一重要国家战略。如何建设“双一流”高校成为热门话题,而建设“双一流”高校,首先要明确的是“双一流”高校应具有怎样的精神追求。

校训作为大学的文化名片,是大学在创建过程中确立下来并不断传承的精神内核,反映了大学的办学宗旨。大学校训文化属于大学精神文化范畴,蕴含着大学理念、办学宗旨、价值取向、学校传统、民族精神等文化载体,折射出一所大学的文化话语、文化品位和文化根脉[1],是大学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校训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是大学组织文化的一部分,从组织文化的角度探究一流大学校训,能够以一个整体性的视角来看待大学校训中所蕴藏的精神内涵。

(一)校训的内涵与源起

校训是大学必不可少的精神符号,《中华百科辞典》对“校训”解释为:“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之于校中公见之地,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2]《汉语大词典》将校训定义为:“学校为了进行道德教育的方便,选择若干符合本校办学宗旨的醒目词语,作为学校全体人员的奋斗目标。”[3]《教育大辞典》对校训的定义则是“学校树立优良校风而制定的要求师生共同遵守的准则。”[4]校训是学校为了进行道德教育、建设校风,选用一定词语或准则作为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它是高校在文化内涵上的浓缩和凝练,是高校办学理念的精神指引,也是高校作为学术共同体的文化名片。

我国古代的家庭、私塾和书院等都承担着教育的职能,这些教育机构中虽未出现校训,但实际上已产生起校训作用的家训和学规。普遍认为,1905年更名为圣约翰大学的一所教会学校所确立的“Light and Truth”(“光与真理”)为最早的校训[5]。早期教会大学的校训为英文形式,中文形式校训出现在甲午战争以后,当时有学者从日本引进“校訓”一词,该词使教会大学乃至后来新式大学中的校训实体有了明确的中国式称谓,即“校训”[6]。我国大学校训形借鉴于外,而神传承于内[7],凸显出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精神。

(二)大学校训的相关研究梳理

通过文献梳理發现,聚焦“双一流”建设高校校训的相关研究较少,大学校训研究大多通过校训内涵、特点、历史演化等方面来探究大学校训的概况。徐苏兰和段鑫星以“双一流”建设高校校训为研究对象,基于新制度主义的理论视角,分析校训演变中的同质化问题及其三种形成机制[8]。李翚按照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划分了民国时期、解放后以及21世纪3个阶段,并对不同阶段的校训演化进行研究[9]。周谷平和陶炳增则从校训内涵的角度探讨不同时期大学校训内涵的变化[10]。在大学校训精神理念的研究中,有学者认为我国校训不仅取法于古典名篇, 还充分反映出办学者的独特追求[11]。但是我国大学校训同质化现象严重,千校一面,百“训”趋同[12]。雷同的校训易淹没大学的个性, 不利于各自特色的形成[13]。造成校训同质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学校训大多取材于传统文化,但这也从侧面说明这些校训内容之所以被反复提及,正是因为这些内容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大学文化的集中体现[14],好的校训在长期实践中经师生共同接受并加以自觉传承,就会演化为代表大学整体价值追求的主体精神[15]。作为学术组织文化的一部分,大学精神文化是学术组织文化中的精髓,因此,探究校训需要将其置于学术组织和文化氛围中并以整体性的视角进行。大学中具有整体价值追求的文化精神是否存在某种共性?这种共性将以何种形式凸显?校训又在其中发挥何种作用?基于此,本文聚焦“双一流”建设高校,对我国内地“双一流”建设高校校训和国外一流大学校训进行分析,试图归纳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办学宗旨的共性与差异,并在组织文化的理论视角下探讨校训对我国一流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启示。

二、中外大学校训分析

(一)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校训分析

为了调查“双一流”大学校训的精神内涵以及文化指向,本文通过搜集我国内地“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校训建立语料库,由于北京大学没有官方规定的正式校训,因此实际搜集136所“双一流”高校校训。通过ROST CM6软件对语料进行字频和词频分析,在剔除无意义字并提取高频词之后,通过类属分析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校训进行归纳。

1.校训高频字:求、学、德。通过对校训的字频分析发现,“求”“学”“德”“实”“新”这5个汉字频率在30次以上。除此之外,“行”“博”“创”“笃”“勤”“厚”“明”“诚”等汉字也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在15次以上。使用频率较高的这些汉字以名词为主,兼有动词和副词。《说文解字》中,“求”作为名词,是“裘”的古文形式,有裘衣之意。在校训中,“求”并无此意,而是作为动词使用,组成“求实”“求是”“求真”“求学”等词语。“学”“德”“实”“新”等汉字则以名词形式在校训中使用。

2.校训高频词:博学、创新、求实。通过对校训的词频分析发现,“博学”“创新”“求实”3组词语的频率在20次及以上。“厚德”“笃行”“明德”等词语出现频率也在10次以上。同一汉字在校训中组成了不同的词语,“德”字以“厚德”“明德”的词频形式出现两次,虽是两个不同的词语,但实际上都是指向道德。

3.“双一流”高校校训中的学问、道德与创新。与“德”字有关的词语累计出现频率高达30余次,在校训中多组成“厚德”“明德”“立德”“进德”等词语,这些词语基本可以表达“德”字本义,即“道德”。与“德”字相似的是,使用次数较高的“学”字虽然组成了不同的词语,但是词义基本一致。在字频统计中,作为动词的“求”字、“学”字使用频率最高,为48次。由“学”字组成的词语多为“博学”“笃学”“厚学”“求学”“治学”“勤学”等,体现出“学”字的实际含义并指向“学问”本身,这体现了大学的本质功能,同时也表达出学问对于一所大学的重要意义。

除了“学问”和“道德”,“创新”一词在“双一流”建设高校校训中的使用频率也有22次之多。在校训中使用“创新”一词的高校多创办于新中国成立前后,还有一些高校在后期更改校训的过程中加入“创新”一词。成立于1949年的大连理工大学校训为“团结、进取、求实、创新”;成立于1952年的华中科技大学校训为“明德、厚学、求是、创新”。吉林大学“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诞生于1996年50周年校庆之际[16]。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在1938年开学典礼上提出要以“求是”两字为校训,而1988年,由路甬祥校长主持的校务会议决定以“求是、创新”为新时期浙江大学校训[17]。

4.“双一流”建设高校校训的语义关系。通过使用ROST NAT软件的语义网络分析功能,可以发现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校训的词语使用具有语义关联。“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与“笃行”5组词语多联合使用,“博学”和“明德”“厚德”也同样具有较高的联合使用频率。比如上海财经大学的“厚德博学、经济匡时”、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等,体现了我国大学对德才兼备这一传统品质的重视与追求。语义网络显示“创新”多与“求实”“团结”等词语搭配使用。比如华北电力大学的“勤奋、团结、求实、创新”、华中师范大学的“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等。“求实”意指实事求是,讲求实际,“求实”与“创新”两词的联合使用表明一流大学对创新精神和求实精神的重视,也可以认为个体需要通过对客观实际具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开拓创新。

一些“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校训中虽然没有直接出现“学问”“道德”“创新”3个词语,但是实际已经囊括了它们的含义。比如郭沫若校长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题写的校训“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红”可以指向高尚的品质与情操、先进的思想精神与政治觉悟,“专”则是具有专业的知识能力和素养,体现了一流大学对学问与道德的追求。南开大学的校训“日新月异、允公允能”则是对创新精神最精致的概括。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对校训解释道:“所谓日新月异,不但每个人要能接受新事物,而且要能成为新事物的创始者;不但要能赶上新时代,而且要走在新时代的前列。”[18]与此类似的校训还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广西大学的“勤恳朴诚,厚学致新”等。

我国“双一流”高校校训对学问、道德与创新这3组词语青睐有加。与“学问”和“道德”有關的校训内容明显指向中国传统文化,而“创新”一词通常被置于校训的末尾,大有继往开来的展望之意[19]。“创新”在我国古代写作“剏新”,意为创立或创造新的,现在使用的“创新”一词起源于拉丁语,多了更新和改变之意。“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问、道德和创新一方面蕴含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知识分子对学问的追求和对道德人格的修养,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大学发展进取的决心。

(二)国外一流大学校训分析

为比较中外一流大学校训差异,本文选择QS 2020世界大学排行榜前150名大学作为比较对象,除去前150名中的内地高校和我国港、澳、台地区高校,以及暂时无法获得校训的大学,共搜集122所国外大学的校训作为语料。由于国外大学校训多为拉丁语、英语以及各个国家的母语所写,本文将按照各个大学校训的中文版本进行统计。

1.校训高频词:真理、自由、光明。国外一流大学的校训中同样存在重复使用的词语。通过ROST CM6软件对语料进行词频分析,在剔除无意义字与提取高频词之后发现,“真理”一词出现18次,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除此之外,“自由”“光明”“智慧”“知识”及“科学”等词语的使用频率也在5次以上。查阅国外大学校训,可以发现大多数校训在学校建立之初就已设立,这些校训往往具有悠久的历史,并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历久弥新。大学中追求真理与自由的精神流传至今,成为大学重要的精神追求。

2.国外一流大学校训的语义关系。通过使用ROST NAT软件的语义网络分析功能,对国外一流大学校训的语义关系进行分析,发现自由、真理和光明3个词语多联合使用。比如耶鲁大学的校训“光明与真理”、首尔国立大学的“真理是我的光明”、加州理工学院的校训“真理使人自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等。美国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这个校训集中反映了哈佛大学坚持真理,在学术上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的思想,是哈佛大学以追求真理为目标的大学理念的体现[20]。在西方文化中,光明多象征真理,意味着对真知的追求。

校训中多次出现“光明”一词,同样说明西方大学对真理的不倦追求。同时,对光明和真理的追求也体现着大学对理性的追求。大学作为传播知识、追求高深学问的场所,是崇高而有尊严的,是应该具有独立价值判断能力的。正如英国教育家怀特海所言,教育和科学为理性的两大功能,而大学则具有“教育”与 “科学”的双重职能,这也就决定了“理性”是一所大学不可或缺的素养[21]。科学与艺术两个词语的联合使用,可以探讨西方大学看待科学的态度。而校训中“智慧”一词则指向个体与内在,体现了国外一流大学对教育培养人的思考,这也与西方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思想有一定的关系。

(三)中外一流大学校训比较分析

1.中外一流大学校训内涵的差异。在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校训中,“博学”“笃学”等词语共同构成了对学问的追求,“厚德”“明德”等词语体现了大学对道德精神的崇尚。学问、道德和创新成为我国一流大学校训的主要内涵。不同于国内高校,国外一流大学的校训追求真理和自由,展现出对智慧的向往和对光明的期望。

探源我国大学校训,除了引经据典,还有国家领导人以及专家或校长的题词。比如中山大学的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就是孙中山先生所题写。此外,还有一些高校采取全校征集的方式选择校训,比如上海交通大学的校训“饮水思源,爱国荣校”。不论是领导人、专家题词,还是通过征集遴选的校训,我们都可以从中探寻到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身影。

我国具有重视教育的悠久历史传统。在中国古代社会,儒家教育思想早已勾勒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古代知识分子既是能够“修身、齐家”的君子,又是能够“治国、平天下”的统治者。在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传统和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之下,大批知识分子勤奋励志、刻苦学习。博古通今的学问知识、高尚克己的道德修养和独立完善的人格,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标尺和毕生追求。作为培养人的机构,大学理应根植优秀传统文化,施以广博的知识和崇高的道德,以培养学生德才兼备的品质。

不同的社会环境孕育不同的文化。国外一流大学校训体现出西方大学对真理的追求,对自由和光明的崇尚与向往,这与国内一流大学校训所体现的精神有一定差异。西方大学同样根植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在与国王和教会的不断交涉中,大学逐渐具有了自治权力,这种自治权力促成了学术自由风气的发展,并将学术自由的观点延续至今。同时,自由也指向自由教育理念,意在培养通识人才。大学发展到今天,它已然成为一个塑造人灵魂的场所,而这一场所培养的正是能够独立思考、有批判精神的人,这就需要他们能够自由地判断、自由地探索和自由地思考[22]。哲学的不断思考和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使西方大学中始终弥漫着尊崇真理和科学的风气。同时,受到宗教的影响,西方大学校训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

2.中外一流大学校训内涵的共性。国内一流大学的校训注重学问,国外一流大学同样在校训中表达了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这说明中外一流大学校训的内涵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从大学的目的来看,我国一流大学校训体现的对“学问”的追求,就是对专业知识的不断探索和钻研,在某种程度上即追求真知。不论是传授高深学问还是进行科学研究,大学最终都指向“真知识”“真学问”,这与国外一流大学对真理的追求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体现了中外大学办学目的在认知上的相似性,也表达了一流大学对学问和真理的向往,以及在精神层面上对大学学术环境的追求。

从中外一流大学的价值观角度来看,我国一流大学强调德文化,大学应培养学生的道德精神。西方一流大学更强调自由精神对大学的重要作用,同时,西方一流大学的自由精神,与真理有着紧密的联系。布鲁贝克认为,自由是追求真理的条件,作为个人,对真理的追求不仅因为它在认识和政治方面更有价值,而且也是出于个人的道德责任感。在道德上产生困惑的主要根源之一就是对与道德难题有关的事实缺乏责任感[23]。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探讨了道德的可教性,说明知识与道德具有紧密的联系。自由是追求真知的条件,在某种程度上,自由与道德并非是相对的概念,而可以认为自由是对探索道德的一种环境宽容。

三、组织文化视角下中外一流大学的精神追求

探索高深学问是大学的本质职能,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大学工作的根本标准,创造创新则是大学前进发展的不竭动力。学问、道德和创新犹如三股合力,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平衡和支撑作用。伯顿·克拉克在研究中将工作、权力和信念作为高等教育组织的3个重要因素。在讨论院校文化时,他认为这种文化有助于组织转变为共同体,在情感上温暖着院校,给个人以归属感,同时作为一个整体,院校总是有某种统一的象征[24]。

一般认为,文化包括精神、制度和物质3个层面。在大学的精神文化中,类似校训、理念等元素属于价值层面的精神文化,学风、校风等元素则可以认为是属于实践层面的精神文化。实践层面的精神文化从实践的角度告诉人们应如何践行大学的价值诉求。赫尔曼·勒尔斯在阐述大学精神文化的整合时认为,大学独立自治、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及支持它们的通才教育,这一切都是经典的大学观念发展的组成部分[25]。大学的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它引导着大学的文化和品性的方向,而作为大学价值层面精神文化的校训,正是一所高校文化内涵的精华和整合,是大学精神文化的彰显。

组织文化包含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等不同的文化范畴,精神文化则是组织文化中最高层次的文化内涵,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对组织的思想和精神起统领和引导作用。从高等教育组织的角度来看,大学作为学术组织,需要共同的价值观作为纽带,用以连接组织内的每一名成员。作为大学精神文化的浓缩,校训起到价值层面精神文化的整合作用。同时,高校组织文化与社会其他组织文化相比,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其中有一个持续追求传承和创造知识、培育人才、造福人类的核心理念[26]。这是学术组织所独有的特点,是一系列精神和理念的联结和整合。

组织文化最早出现在企业界和公司中,是指组织在其内外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制度规范和外部形象的总和[27]。美国学者率先用组织文化理论来研究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腾飞的原因。随着组织文化理论的广泛传播,美国学者T.J.Sergiovanni将其应用于教育管理领域。对于一所学校而言,组织文化主要是指能够体现本校特色的指导思想、管理哲学和办学宗旨,它是为全体成员所接受和承认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生活信念和崇高理想[28]。

作为道德规范和崇高理想,校训是师生在学术组织中追求的共同价值观。虽然每所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制定了不同的校训,但基于对校训的类属分析,本文认为中外一流大学各自存在共同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一流大学作为学术组织所具有的独特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建立在一定的民族文化和时代背景基础之上,与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息息相关。由于社会的发展与变革,组织文化同样需要不断地发展与改造并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

美国学者威廉姆·H. 伯格奎斯特(William. H. Bergquist)将美国大学的组织文化分成4种模式:学院文化、管理文化、发展文化和协商文化。他认为学院文化是一种“松散”的文化,并具有两大历史渊源:一是英国的自由教育模式。这种以培养精英为主的教育模式主要是通过教学来塑造人的精神和灵魂;二是德国的研究型大学模式。这种大学倡导教学与研究的自由,无止境地拓展知识领域。学院文化所主导的学术组织,具有强大的文化亲和力[29]。英国与德国的教育模式,一方面体现了大学培养完整人格的功用,一方面也说明了大学的科研职能。基于此,本文尝试分别阐述国内外一流大学组织文化的关系内涵。

(一)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校训体现的组织文化

根植于民族文化,并不断地吸收其他优秀文化。我国一流大学的组织文化既有内生的学问品质和道德修养,又有外发的创新精神,显现出蓬勃的生命力。维护知识权威的地位,始终是大学得以存在的基础[30],作为学术组织的核心品性,探索学问是大学的根本,对学问的探索离不开对道德精神的时时追求。大学要培养同时具有知识能力和道德修养的人,即德才兼备的人,而不是有才无德或有德无才的人。作为现代大学发展的推动力,创新推动着学问的不断探索和前行,同时,探究高深学问的过程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创新。这3个要素不仅指向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同样需要高深的学问作为基础并通过创新实现进步(图1)。

(二)国外一流大学校训体现的组织文化

国外大学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具有了自治的权力。虽然中世纪大学自治的传统并未完全流传下来,但是学术自由的风气依然延续至今,并影响着学术组织文化。大学是探究真理的场所,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科学的狂热,都是追求真理的不同途径。在西方的文化中,教育总是要培养完整的人格、独立的精神并促使人完善发展的,对知识与科学的崇尚不仅是为发现真理,更是对人类智慧的启迪和开拓。

作为学术组织,国内外一流大学在组织文化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不论是追求真理还是探索学问,它们都是大学作为组织在文化上所反映出來的品性,这种品性为大学组织所独有,表现为大学对知识的权威地位。不过,我国大学学术组织侧重强调道德的培养和锻炼,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国外一流大学学术组织更强调自由,它不仅体现在环境上,更是体现在组织内成员的思想上。自由、相对独立的学术环境,是国外大学的另外一种独特气质(图2)。

四、我国一流大学的精神文化建设

作为组织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大学的精神文化建设应该得到关注和重视。大学是探索高深学问、培养人才的场所,普遍认为现代大学具有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和国际交流等职能。当下被各种排行榜困扰的大学往往忙于评估和科研,忽视了大学培养人才的真正的职能。高等教育组织传授知识,学生认真学习,本是大学的校训中应有之义,然而在大学与社会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大学似乎不再是师生们的象牙塔。一流大学要发挥文化的积极作用,通过文化育人,培养学生的知识才能与道德水平。

(一)完善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制度是学校一切人员的规则体系和行为准则,学校制度文化则是学校制度在规则层面和文化层面的统一。作为学术组织的大学,其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层面构成。若将精神文化比作大学文化的内核,那么制度文化则是精神文化的外壳,建设大学精神文化首先要完善学校制度文化。

与学校制度相比,学校制度文化更注重制度本身所蕴藏的价值观念,体现了一所学校所特有的管理观念、人文精神与运行效度[31],制度文化建设也理应发挥其导向、激励等功能。然而,国内高校往往将制度文化片面理解,导致学校制度文化弥散缺失,未发挥其应有价值。完善制度文化,高校不仅应该科学制定和引导制度文化建设,还要因“校”制宜,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制度文化,发挥学校制度文化的正向功能和基础功能,从而促进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二)坚守大学已有品性,追求学问、道德与创新

作为高等教育组织,学问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组织的特殊文化,它不仅表现为学生追求知识和真理的步伐,更是一所大学中全体成员的精神高峰。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一流人才应该具有专业的知识和通识文化素养。发挥学问在大学精神文化中的导向作用,形成追求真理、探索创造的文化氛围,通过文化精神塑造大学学术环境,使大学成为真正的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场所。

洪堡认为,大学是“民族道德文化的荟萃之所”,它的“立身之根本”在于“探究深邃博大之学术,并使之用于精神和道德的教育”[32]。大学与社会和民族中的道德文化关系密切。作为学术组织的大学,其内部成员必然要遵守道德规范,并将道德规范外显为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不仅体现在教师的教学工作中,还应该体现在科研工作中。道德精神作为大学精神文化的重要角色,应该得到成员的共同认可,并内化为共同价值观,产生向心力并发挥凝聚作用。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高等教育组织作为科研重地,承担着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职能。大学是培养人的场所,学校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创新的驱动力。以学术研究为主的研究型大学,理应培养一流的创新型人才。一流大学应重视创新文化,除了传授专业知识,更应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科研等组织中各个领域创新精神的融通。

(三)吸收国外一流大学优秀文化

一流大学应该发挥培养人的功能。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和对智慧的追求是国外一流大学校训所体现的特征。教育不仅要培养对社会有用和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更要重视对个体个性的培养。作为学术组织,对真理的探索、对科学的热爱和对智慧的追求同样是我国一流大学所要追求的目标。

国外一流大学注重对真理和科学的思考与探索,这是对真知的求索,也是对真理的追求。以知识为中心的大学应该是科学研究和创造的场所,因此我国一流大学应注重科学精神的重要作用,在大学中形成崇尚学问、追求真理、尊重科学的文化氛围。

猜你喜欢

一流大学组织文化精神文化
高校管理与高校文化之间的双向建构关系
依法从严治军与军事院校正规化建设研究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立人教育成就教师的本土化发展
财会人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管理建议研究
新形势下高等学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以国际化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