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两篇重要讲话看习近平对党校姓党问题的系统思考

2020-10-26韦日平

桂海论丛 2020年4期
关键词:习近平

韦日平

摘要:习近平2008年11月12日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的讲话、2015年12月11日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集中体现了他对党校姓党问题的系统思考和阐述。文章以这两篇重要讲话为主要文献依据,从坚持党校姓党的意义(为什么)、党校姓党的内涵(是什么)、坚持党校姓党的方法途径(怎样做)等三个方面,概括分析了习近平对党校姓党问题的系统思考。

关键词:习近平;党校姓党;系统思考

中图分类号:D2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20)04-0033-05

党校姓党是习近平关于党校办学治校重要指示的根本原则。习近平对党校姓党的强调一以贯之,具有系统性、连续性。从文献研究的角度看,习近平2008年11月12日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的讲话、2015年12月11日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是对党校姓党问题系统思考的代表性文献。在前一篇講话时,习近平兼任中央党校校长;在后一篇讲话时,习近平已经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因此,本文以这两篇重要讲话为主要文献依据,结合习近平关于党校工作的其他论述,对习近平关于党校姓党问题的系统思考进行分析。

一、两篇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为什么要坚持党校姓党

2002年12月18日,胡锦涛在同中央党校校委委员座谈时明确提出了“党校姓党”原则。2008年10月,胡锦涛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坚持党校姓党,核心问题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做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个月后,2008年11月12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题目就是《把党校姓党原则贯彻和体现到党校全部工作之中》[1]85。这一讲话的第一部分,以“坚持党校姓党,是办好党校、保证党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障”为题,从三方面对为什么要坚持党校姓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回答:首先,党校姓党是对党校性质、地位和作用的科学定位;其次,党校姓党是对党校办学经验的高度概括;第三,党校姓党是维护党校形象的必然要求。在这一讲话中,习近平列举了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召开前江泽民到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党的十七大召开前胡锦涛到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的历史,强调指出,我们党重视运用中央党校这块重要阵地宣传党的重要思想、发布党的重要声音;坚持党校姓党,是推动党校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现实要求[1]88。

2015年12月11日,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如果说习近平2008年11月12日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侧重强调把党校姓党贯彻和体现到党校的“全部工作”中,那么,2015年12月11日的讲话则聚焦于“始终”。习近平在这次讲话中强调,把党校姓党全面贯穿党校工作的始终。何谓“始终”?习近平认为:“党校因党而立,党校姓党是天经地义的要求。”[2]5习近平重申:“我担任中央党校校长期间,反复强调党校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核心就是这一条。”[2]5习近平号召:“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2]5我们认为,习近平在谈到党校姓党问题时,使用“天经地义”“反复强调”“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这些词句,深刻说明把党校姓党全面贯穿党校工作的“始终”具有重大意义。

习近平用一个“全面”和一个“始终”,对坚持党校姓党的意义给予了深刻的回答。正因为既要“全面”又要“始终”,习近平对党校工作中存在的任何背离党校姓党原则的现象都进行严厉批评,要求各级党校彻底整改。在2008年11月12日的讲话中,他严厉批评党校在学风校风上存在的问题,如学员只求一知半解、断章取义、吃喝风,教师对党的理论研究不深、在课堂上传播错误理论,党校教学科研工作中管理力度不够、措施不到位、制度不完善等。在2015年12月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在系统阐述了党校姓党的重大意义后,严厉批评少数党校教师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我听到一些反映,说一些人在党校讲课时传播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有的口无遮拦、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妄加议论,有的专门挑刺、发牢骚、说怪话,有的打着党校的金字招牌随意参加社会上不伦不类的活动。这些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影响很不好。这样的问题在党校不能发生!”[2]7他强调:“在党校讲台、公开场合对重大政治和理论问题发表观点和看法,应该自觉维护党的威信、维护党中央权威,自觉维护党校形象……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行,违反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无论公开还是私下里,在党校都是不允许的。”[2]7

二、两篇重要讲话全面回答了什么是党校姓党

只有全面回答了什么是党校姓党(党校姓党的内涵),才可能对怎样坚持党校姓党做出正确的判断。我们认为,习近平对党校姓党内涵的深刻揭示,可以用他在2015年12月11日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会议上的一句话加以概括,即“坚持党校姓党,首先要坚持姓‘马姓‘共。”[2]5换句话说,习近平把“党校姓党”界定为“姓马”“姓共”,揭示了党校姓党的主要内涵。

(一)党校姓党,首先“姓马”,“高扬党的理想信念旗帜是根本”[2]5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没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运用,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更没有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之所以强调“坚持党校姓党,首先要坚持姓‘马”,是因为“姓马”与“姓党”的内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各级党校的历史写照。以中央党校为例,其前身是成立于1933年、创立于江西瑞金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这一校名表明了党校从一成立就与马克思主义紧密相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央党校曾更名为“马列学院”。

习近平在坚持党校“姓马”上一以贯之。2008年12月16日,习近平在听取中央党校校委工作汇报时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决不能丢,否则就不是“姓马”了。2015年12月,他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党校姓党,首先要把党的旗帜亮出来,而且要让党的旗帜在各级党校上空高高飘扬。”[2]5何谓“高高飘扬”?习近平强调,党校要旗帜鲜明、大张旗鼓讲马克思主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共产主义,旗帜鲜明、大张旗鼓讲党的性质、讲党的宗旨、讲党的传统、讲党的作风[2]5;不能奉西方理论、西方话语为金科玉律,不知不觉成了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吹鼓手[2]5;党校要加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辨析和引导,不当旁观者,敢于发声亮剑,善于解疑释惑,守护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前沿阵地[2]6。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3]

(二)党校姓党,必须“姓共”,“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关键”[2]6

强调党校“姓共”,意味党校姓党中的“党”不是泛指中国的任何政党,而是特指中国共产党,意味着是中国共产党办党校、领导党校,意味着党校是以共产党的使命为使命的学校。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指的是同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委员会保持高度一致。“高度一致”包括思想、政治、行动三个层次。在2008年11月12日的讲话中,习近平强调,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仅是在政治上、行动上的高度一致,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高度一致,“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基础和前提”[1]90。在2015年12月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依然按照这样的逻辑层次强调,我们党是高度集中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是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黨校是教育培训干部的地方,必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而且要做得更好。在这上面出了问题,那就是方向性问题[2]6。

党校姓党、姓共,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增强看齐意识,坚持党校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来进行。在2015年的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回顾了毛泽东关于“看齐”的论述,指出:“新形势下,党校工作必须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看齐,向党中央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项决策部署看齐。制定教学和科研规划,确定教学和科研任务,设置教学和科研内容,创新教学和科研方法,都要自觉从这个大局去把握、去落实,做到党中央要求干什么,党校就坚定干什么。”[2]6党校向党中央看齐,是为了引导学员向党中央看齐。以这次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看齐意识为基础,2105年底、2016年初,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区成立大会等场合多次强调“看齐意识”,并进一步形成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完整思想。

三、两篇重要讲话系统论述了坚持党校姓党的方法途径

坚持党校姓党原则,需要有效的方法、途径。在兼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期间,以及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习近平对于坚持党校姓党的方法途径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习近平在这两篇重要讲话中,以及其他场合的讲话、指示,对坚持党校姓党的方法、途径的论述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必须突出党校的主业主课

习近平强调:“党校姓党,决定了党校工作的重心必须是抓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领导干部到党校学习,主要任务是学习党的理论、接受党性教育。”[2]7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个别党校对自己的定位产生疑惑,把党校混同为一般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在干部教育培训中注重知识教育而忽视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从学员方面看,有些学员对党校的期望发生偏差,希望党校多开实用技能类的课程。对于来自党校的困惑,习近平在2015年12月的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明确回答,党校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理论教育、党性教育、知识教育,其中理论教育是根本、党性教育是关键,“如果党校把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这个主业主课放松了、甚至荒废了,搞了很多其他方面知识、技能、兴趣的东西,那就会喧宾夺主,甚至会在政治方向上发生偏差”[2]7。对于来自于学员的困惑,习近平的回答是:“党校不同于一般的高等学校,也不是什么兴趣俱乐部,学员到这里来不能忘了主业。如果你到党校来只是练书法、练上网水平,这就本末倒置了。因为这些绝不是你的主业,我们也不花那么多成本让你到党校培养这些技能。”[4]习近平不仅一般地号召党校要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业主课地位,而且对如何提高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员能够入脑入心、刻骨铭心提出了明确要求。关于党的理论教育,习近平强调,党的理论教育要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进行,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2]8[1]93;理论教育要把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作为重要课程,要引导学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2];理论教育要强化问题导向、实践导向、需求导向,注重回答学员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高主课吸引力[2]8[1]93。关于党性教育,习近平强调,要特别注意给领导干部补“精神上的钙”,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深入开展党史国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深入开展道德品行教育、法治思维教育、反腐倡廉教育[2]9;党性教育首先要学好党章[2]9[1]98;党性教育要注重发挥先进典型作用,多讲讲革命烈士和英雄人物的崇高风范[2]9。

(二)必须从严治校

习近平认为,党校是党的一个窗口,全面从严治党不是一句口号,落实到党校来说,就是要从严治教、从严治学,就是要落实到教学、科研、后勤管理等各个方面。习近平在2015年12月召开的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重申,各级党校要坚持把从严治党要求和从严治校方针结合起来,坚持严以治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把校风建设作为作风建设的重点[2]13。习近平关于党校从严治校的内涵,一是严格校风、学风。要弘扬实事求是的校训和治校方针;要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要树立问题导向;党校要增强看齐意识。二是从严治教。党校教师时刻牢记党校姓党、时刻牢记自己党校教师的身份,在党校讲台、公开场合对重大政治和理论问题发表观点和看法时应该自觉维护党的威信、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校形象。三是从严治学。学员之间一律以“同学”“学员”“同志”相称而不叫领导职务。强化学员党的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各级党校要把从严治校落到实处,敢抓敢管、严抓严管,严格组织生活制度,严格执行学籍、学习、考勤等制度,严肃培训纪律,不允许任何人搞特殊。来党校学习的领导干部,无论什么身份、什么职务,都是普通学员。在这方面,不要有所顾忌,不要怕得罪人。”[2]132019年3月、9月,习近平先后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与春季学期、秋季学期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座谈,除了继续强调学校对学员严格管理外,更加突出强调了学员自身的自我严格要求。习近平指出:“干部要保持严肃的生活作风、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特别是要增强自制力,做到慎独慎微。”[5]“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6]

猜你喜欢

习近平
习近平,大国抗疫与经济重启
习近平的可持续发展之“策”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习近平用典
习近平的会议外交:谈问题,交朋友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知之深 爱之切
标题党
习近平主席访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