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倡议的内涵、逻辑与意义

2020-10-26陈娜陈明富

桂海论丛 2020年4期
关键词:逻辑内涵意义

陈娜 陈明富

摘要:习近平提出了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大倡议,倡导加强国家之间和国际社会之间的防疫合作,加强全球各国之间的联防联控,共同应对人类公共卫生安全的挑战。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倡议具有深层次的逻辑,其前提和基础是中国率先打赢了国内疫情防控阻击战,秉持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实在“一带一路”建设实践中。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倡议有利于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健康福祉、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打破国际交往壁垒、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将会在世界抗疫斗争中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

关键词: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内涵;逻辑;意义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20)04-0025-04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个地区、多个国家、多个地点暴发并迅速蔓延,全球抗疫阻击战进入关键时刻。习近平提出了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大倡议,为打好全球抗疫阻击战指明了方向,为改善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体现了发展中大国的责任与担当。深入理解这一倡议的内涵、逻辑与意义,能够更好地推进全球抗疫实践的发展。

一、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倡议的内涵

新冠肺炎疫情的加速蔓延给全人类的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来的严峻挑战,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关切。病毒没有国界,疫病不分种族。当下的疫情防控,亟须国际社会齐心协力、携手并肩、务实合作。2020年3月21日,习近平在致法国总统马克龙的慰问电中,第一次提出了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倡议,他指出,“公共卫生危机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团结合作是最有力武器”[1]。习近平指出,中方“支持联合国及世界卫生组织在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2]15。4月2日,习近平同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通电话,重申同各国一道促进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5月18日,习近平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发表致辞,宣布了中国为推进全球抗疫合作的五大举措[3],并再次呼吁各国携起手来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习近平关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崭新倡议,是站在全人类高度对战胜世界性传染病的理性思考,是对当前世界人民齐心协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所提出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一,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首要内涵是坚持把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指出:“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的敌人。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形势令人担忧。”[4]“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疫情防控的新成果,有效控制了疫情的蔓延。中国人民做出巨大努力和牺牲,为世界各国防控疫情提供了信心、争取了时间、摸索了经验。面对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国际社会唯有团结合作,才能战胜疫情。”[5]中国在抗击疫情中之所以能够取得那么好的成效,最根本的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体中国人民步调一致,形成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強大合力。这正是中国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总体战、阻击战的最大原因之所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倡议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始终把尊重本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健康权放在首要位置,体现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休戚与共、合力战胜疫情的责任与担当。

第二,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大规模侵害的国家,也是迄今唯一在疫情大暴发后成功遏制住原发疫情并大规模有效复工复产的国家。中国在这场阻击战中体现出了强大的动员能力和综合实力,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组织优势和执政能力,同时积累了丰富、有效的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成功经验,值得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人民学习借鉴。随着疫情在中国得到有效控制,西方各国政府逐步意识到,迅速控制疫情乃是重新启动经济发展的唯一办法,如果想以最快速度控制疫情,实行果断隔离政策并充分发挥国家的调度、基建、救灾职能的中国模式可能是最佳选择。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人民分享成功经验,相互帮助,密切配合,共同维护国际公共卫生安全。习近平在G20领导人特别峰会的发言中提出了国际社会有效防控疫情的四点重要倡议,即“打好全球阻击战,开展联防联控,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与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6]。中国在全力做好国内防控的同时,及时向有困难的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中国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对世界各国制定防疫策略有着宝贵的借鉴价值。

第三,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义。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曾指出,“我们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不断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各国携手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7]533中国一向认为,全球性问题和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携手共同应对、共同解决,全球治理体系的运行要由各国人民共同商量,不能由一个国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国家说了算。习近平指出:“随着国际力量对比消长变化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8]13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性蔓延已成为影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成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为重要的突破口。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存在的需要解决的共同问题,中国必须发出声音,提出共同解决世界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经济全球化中不当旁观者、跟随者,而是做好建设者、引领者,促进世界各国实现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发展,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促进关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张转化为各方共识,共同守护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与安全,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健康发展。

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倡议的逻辑

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事关人类的生存发展、安全稳定和前途命运,蕴含着深层次的内在逻辑。

第一,提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倡议的前提和基础是中国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打赢了国内疫情防控阻击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防控疾病、战胜灾害、应对危机,成功战胜了一系列重大风险和挑战。在此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和团结中国人民,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依靠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攻克难关,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打赢了这场自新中国成立71年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时为世界各国人民抗击疫情提供了经验借鉴,为国际社会携手打赢疫情阻击战树立了成功典范。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高度赞赏中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采取的有力措施,他说:“整个世界都感谢并赞赏中方应对疫情的努力和成效,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做得比中国更好。”[8]13第74届联合国大会主席班迪高度评价了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他称赞道:“中国在防控疫情过程中展现出的领导力与透明度堪称典范”[8]13。中国致力于集中全国人民的力量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安全威胁。实践表明,只有通过苦练本领、增强内功,做大自己、做强自己、做好自己,才能不断地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承担国际责任,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健康权、平等权发声。

第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倡议秉持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在百年大变局之下的当今世界,面临着社会分裂、族群对立、国家博弈,以及气候变化、恐怖主义、全球疫情等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的双重威胁与挑战。全球的治理体系深化变革与国际秩序的转型迫切而艰难。世界将走向何处?发展的路在何方?人类社会和世界各国人民迫切需要有效的全球治理方案。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又相继提出了包含“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周边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亚太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中拉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安全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4]在内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并在国际、国内的200多场次的重要演讲中进行广泛、深入、全面的理论阐释。习近平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旨在号召国际社会迅速行动起来,守护好人类共同家园的健康与安宁,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倡议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全面加强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全力合作。习近平指出:“国际社会应该加紧行动起来,坚决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愿同有关国家分享防控有益做法,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并向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5]

第三,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落实在“一带一路”建设实践中,是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进一步拓展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抓手,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是增进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从全球的视域来思考产业链、能源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发展问题,与沿线国家开展安全、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务实合作,本身就包含着公共卫生体系领域的合作。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不仅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维护本国公民的生命健康权,而且尊重世界人民享有的生命健康权,积极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卫生领域合作列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共享医疗资源、加强人才交流,发展“一带一路医院联盟”,与世界卫生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打造“健康丝绸之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国不仅主动通报疫情,提供病毒信息,公布诊疗方案、分享治理经验,还积极向需要援助的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专家团队,主动向国际社会和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物资援助。从物质援助、医疗援助到技术交流、团队合作,从加强传染病联防联控到积极参与全球卫生安全治理,从打造“健康丝绸之路”到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无不展现出中国的大国情怀和大国担当。

三、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倡议的意义

在世界处于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至暗时刻”,同时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提出的七周年之际,习近平提出了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崭新倡议,造福中国人民,也造福世界人民,将会在世界抗疫伟大斗争中起到指引航向的重要作用,并將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

第一,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倡议有利于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健康福祉。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在地包括了“生命健康权无国界、无种族、无关社会发展水平,尊重全世界各国人民平等的生命健康权”[9]的内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认为,人民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新冠肺炎疫情刚开始暴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就坚持把疫情的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始终摆在首位,提出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了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体目标。中国政府在公共卫生治理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维护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权、平等权放在首位,既大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维护本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又严格有效地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议程,将卫生领域合作列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而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健康福祉。

第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倡议有利于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防治传染性疫病是全球治理的世界性难题,也是全人类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被暴露出来,比如不少国家的疾病监测和预警体系反应不够及时,医疗资源的统筹协调不够顺畅,医疗物资的储备严重缺乏等。加之各国存在历史传统、社会环境、政治制度、治理模式、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的有效运行面临重大挑战。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新时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斗争和伟大实践。习近平提出的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倡议,秉持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中国十分重视加强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的合作,在公布信息、制定协议、监控疫情、共享资源、提供援助、协调沟通等多个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中国尊重各国的客观条件,指出各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符合自身特点的有针对性、差别化的科学防疫应对方式。

第三,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倡议有利于打破国际交往壁垒。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当今世界,虽然各国之间联系日益密切、交往日益深入,但由于深受冷战思维等传统国际关系思想的影响,部分国家仍以单边主义和丛林法则规约国际交往方式。在应对全球疫情蔓延的重大挑战面前,部分国家出现了参与赤字和责任赤字,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仇外心理和意识形态偏见。部分国家将病毒污名化、抗疫政治化,甚至以“退群”“脱钩”等单边主义行为,威胁和干扰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发挥引领和协调作用。在全球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阻击战的“至暗时刻”,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大倡议,秉持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坚决反对单边主义,反对封闭排他的小圈子,打破了既往国际秩序中的“中心—边缘”结构,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互联互通、政治互信、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为打破国际交往壁垒、达成国际合作共识、改善国际交往方式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有利于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回顾人类文明发展史,瘟疫和灾难就像一个不时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一直伴随和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类也始终坚持与瘟疫和灾难进行着长时间的较量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正是在这种较量与斗争中,知识得以增长、科学得以普及、教育得以重视、隔阂得以消除、文明得以进步。无论是天花、鼠疫,还是大流感、霍乱,人类历史上的历次大疫病,都曾因为当时相关国家之间缺乏合作且难以有效应对而付出过极其惨重的代价。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孤岛,团结合作、守望相助是国际社会战胜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最有力的武器。人类社会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只有放弃相互指责,化解矛盾分歧,凝聚合作共识,避免不必要的政治损耗,集中力量应对疫情挑战,才能取得全球抗疫阻击战的最终胜利。习近平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大倡议超越了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制度差异与意识形态分歧,有利于推动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韩梁.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阳光普照世界[N].新华每日电讯,2020-03-24(1).

[2]习近平.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J].求是,2020(4):15.

[3]習近平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N].人民日报,2020-05-19(1).

[4]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20-03-27(1).

[5]习近平同纳米比亚总统根哥布通电话[N].人民日报,2020-04-04(1).

[6]习近平将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N].人民日报,2020-03-26(1).

[7]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533.

[8]王毅.坚决打赢抗击疫情阻击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J].求是,2020(5):13.

[9]郝薇薇,陈杉,等.书写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疫”篇章[N].人民日报,2020-04-06(1).

责任编辑陆昱

猜你喜欢

逻辑内涵意义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活出精致内涵
有意义的一天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生之意义
挖掘习题的内涵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