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频脉冲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10-26林冬

医疗装备 2020年19期
关键词:治疗仪传导脉冲

林冬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 (福建莆田 3511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糖尿病常见并发症,是由周围神经病变损伤而引发的功能障碍[1]。足背动脉减弱、四肢末端刺痛、麻木等是其初期症状,病情严重时可对神经、肌肉等组织产生影响,甚至导致糖尿病足,加剧肢体坏死风险,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临床常规治疗存在血糖控制难度大、疗效欠佳等问题,需辅以其他干预措施。中频脉冲治疗仪可利用脉冲磁场促进体内微循环,加快神经细胞及营养因子的分化、再生,同时对外周神经产生刺激作用,从而修复病变组织[3]。本研究旨在探讨中频脉冲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48例)。观察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51~78岁,平均(62.34±4.16)岁;糖尿病病程2~13年,平均(7.48±2.12)年。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50~79岁,平均(63.85±4.32)岁;糖尿病病程2~14年,平均(7.59±2.36)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基层诊治管理专家指导意见(2019年)》[4]中疾病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贫血或造血功能障碍的患者;下肢皮肤溃疡、瘀斑的患者;血糖控制不稳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予以患者常规健康知识宣教,配合心理疏导;此外,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并加强血糖监测,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告知医师处理。

观察组采用中频脉冲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具体如下。(1)中频脉冲治疗仪治疗:使用上海华谊医用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BT701-1B 型中频脉冲治疗仪,选取双侧足三里、阳陵泉、太溪、三阴交等穴位予以物理干预,1次/d,20 min/次,持续使用14 d。(2)康复护理: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的日常饮食习惯,并计算出总热量,控制糖分、高热量食物的摄入,保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的摄入,针对肥胖患者,需控制脂肪摄入;加强对患者足部皮肤湿、温度的观察,密切注意有无感染、裂口,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相关措施,且于每晚睡前使用推、拿等手法按摩患者足趾、足背、足跟、足底等部位,30 min/次,按摩完成后使用温水泡脚,时间为30 min;指导患者进行适当慢步行走运动,15 min/次,3次/d,且于餐后进行简单、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跳绳、打太极、简单体操等。

1.3 临床评价

(1)神经传导速度:于干预前、干预14 d 后,指导患者进行肌电测试,记录两组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及腓总神经传导速度。(2)神经功能:于干预前、干预14 d 后,使用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评估两组的神经功能,包括神经反射评分(膝反射、踝反射,8分)、神经症状评分(局部发麻、刺痛等6项,6分)、感觉功能评分(轻触觉、位置觉等5项,5分),分数与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成正相关。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神经传导速度

干预前,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4 d 后,观察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m/s,)

表1 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m/s,)

组别 例数 正中神经传导速度 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干预前 干预14 d 后 干预前 干预14 d 后观察组 48 43.65±3.74 53.32±4.07 41.66±4.72 48.76±4.09对照组 50 44.31±3.66 49.19±4.28 40.35±4.29 44.95±3.51 t 0.883 4.891 1.373 4.955 P 0.380 0.000 0.173 0.000

2.2 神经功能

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4 d 后,观察组神经反射评分、神经症状评分、感觉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神经功能比较(分,)

表2 两组神经功能比较(分,)

组别 例数 神经反射评分 神经症状评分 感觉功能评分干预前 干预14 d后 干预前 干预14 d后 干预前 干预14 d后观察组 48 4.98±1.42 3.18±1.07 3.87±1.16 2.29±0.65 3.54±0.41 2.35±0.56对照组 50 4.76±1.50 4.25±1.13 3.59±1.04 2.89±0.71 3.45±0.87 2.79±0.38 t 0.745 4.809 1.259 4.358 0.651 4.568 P 0.458 0.000 0.211 0.000 0.517 0.000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初期症状不典型,不易引起患者的重视,晚期可累及神经系统,导致神经病变,出现肌萎缩、坏疽等症状[5]。中医认为,该病属于“消渴痹症”范畴,消渴病初,患者多食、多饮、多尿,消渴日久,气血两虚、血气瘀滞、损伤气阴。久病失治、误治则致使阴阳俱虚,寒湿凝集至血脉并与瘀血互结,致使气血闭阻,四肢筋脉因未得濡养而出现疼痛等症状,最终引发神经病变。

中频脉冲治疗仪将中频电流作用于人体穴位,可改变体内电荷运动、电荷分布,影响机体生物活动,改善组织器官代谢功能,促进神经系统再生[6]。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14 d 后,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将中频脉冲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利于刺激神经系统再生,改善神经功能,控制疾病症状。中医理论认为,经络为人体气血运行之道,身体各部均以经络作为联系之道,属于体表与脏腑联系纽带。中频脉冲治疗仪可刺激人体穴位,经穴位所在经络,随气血循环至病灶之处,可调其气血、通其经脉,促使全身气血通畅。本研究选取的足三里穴属于补益脾胃、益气补血之要穴,太溪穴属于滋阴固本之穴,三阴交穴属于标本兼治之穴,阳陵泉穴属于筋之会穴,中频脉冲治疗仪刺激此类穴位,通过穴位所属经络发挥平和阴阳、扶正固本、活血化瘀的作用,进而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此外,中频电刺激还可兴奋人体局部神经,促使组织肌肉进行被动收缩,加快局部血液循环,刺激神经传导功能恢复。康复护理根据疾病症状严格管理患者的饮食及运动,确保营养吸收,并避免饮食、运动不当导致的血糖波动,利于控制病情。糖尿病足是由于气血不畅,血液未达四肢末端,肌肉经脉失养所致,温水足浴能够利用热气促使气血运行,配合按摩进一步加快血液循环,改善疾病症状。

综上所述,中频脉冲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可加快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神经功能。

猜你喜欢

治疗仪传导脉冲
脉冲离散Ginzburg-Landau方程组的统计解及其极限行为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神奇的骨传导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黄芩苷脉冲片的制备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基于Hopkinson杆的窄脉冲校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