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车载呼吸机联合优质护理在急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2020-10-26陈秋燕郭丽钦卓梅娟

医疗装备 2020年19期
关键词:动脉血血气车载

陈秋燕,郭丽钦,卓梅娟

福建省莆田学院附属医院 (福建漳州 351100)

急救转运过程中建立有效通气以维持急危重症患者呼吸、改善血氧供应、减少耗氧,可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利条件[1]。传统院前急救过程中采用鼻塞或面罩式持续低、中流量吸氧,缺乏对呼吸功能不全、无自主呼吸患者的呼吸管理,导致患者呼吸控制效果不佳,影响后续救治。车载呼吸机借助机械装置帮助呼吸功能不全、无自主呼吸患者完成呼吸运动,改善呼吸功能,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2-3]。本研究旨在探讨车载呼吸机联合优质护理在急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95例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院前急救转运过程中实施持续低至中流量吸氧的48例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院前急救转运过程中使用车载呼吸机的47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22~69岁,平均(47.85±4.06)岁;疾病类型,神经系统疾病11例,呼吸系统疾病20例,循环系统疾病16例。对照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20~70岁,平均(46.42±4.13)岁;疾病类型,神经系统疾病13例,呼吸系统疾病21例,循环系统疾病1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两组均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如下。(1)物品准备:根据患者病情需求配备相关药品、设备,包括急救箱、氧气瓶、吸痰器等。(2)管道护理:选择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观察有无针头脱落、管道堵塞、药液渗流等情况,一旦出现异常,立即拔出针头,实施局部处理。(3)病情监测:严密观察患者瞳孔、意识、心率等变化,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医师;减少患者来回震荡,若患者使用压脉带,需注意放松时间,做好生命体征记录工作。(4)抢救准备:患者病情发生异常,必要时停车,及时实施抢救措施,以减少汽车运行震荡对患者的影响,主要包括心肺复苏、清理呼吸道、面罩加压给氧、急救用药等措施。

对照组实施持续低至中流量吸氧:选择鼻塞予以患者低流量吸氧,氧气浓度为25%~38%,低流量吸氧速度为1~3 L/min,氧气浓度及速度根据患者病情随时调整。

观察组使用车载呼吸机进行呼吸管理:仪器为美国鹰牌生产的750型多功能便携式容量呼吸机,参数检测包括为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气道压力、呼吸频率等,工作模式包括持续正道气压通气、辅助控制通气、同步间歇指令通气等,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参数,确保患者呼吸通畅,保证氧供。

1.3 临床评价

(1)血气指标:转运前、后,使用血气分析仪检测两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2)生命体征指标:记录两组转运前后心率、呼吸频率。(3)救治效果:有效,院前急救时呼吸微弱或停止,经抢救、治疗、呼吸道管理后呼吸恢复正常,缺氧症状明显改善;无效,经抢救、治疗、呼吸道管理后缺氧症状未获得有效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 表示,采用t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气指标

转运前,两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运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mmHg,)

表1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mmHg,)

注:1 mm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动脉血氧分压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转运前 转运后 转运前 转运后观察组 47 58.30±8.31 94.54±3.64 51.24±9.54 41.02±9.47对照组 48 55.41±8.38 78.51±10.15 52.61±8.89 46.81±8.33 t 1.688 10.203 0.724 3.166 P 0.095 0.000 0.471 0.000

2.2 生命体征指标

转运前,两组生命体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运后,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命体征指标比较(次/min,)

表2 两组生命体征指标比较(次/min,)

组别 例数 心率 呼吸频率转运前 转运后 转运前 转运后观察组 47 110.39±12.82 91.57±8.17 28.36±5.31 21.38±4.36对照组 48 112.44±10.60 99.09±10.08 27.04±6.62 25.51±4.74 t 0.850 3.990 1.071 4.418 P 0.397 0.000 0.287 0.000

2.3 救治效果

观察组救治有效率为91.49%(43/47),高于对照组的75.00%(3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0,P=0.032)。

3 讨论

呼吸机通过借助人工装置辅助患者呼吸,达到改善呼吸功能的治疗目的[4]。院前急救转运过程中运用呼吸机控制过度通气、纠正低碳酸血症、低氧血症尤为重要。危急重症患者院前急救过程中,现场情况紧急,周围无大型抢救设备,加之患者生命危险性高,转运时间较长,发生意外情况时一旦处理不佳,可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影响院前急救质量[5]。

车载呼吸机通过转运过程中人为产生的呼吸动作代替中枢、神经、肌肉的作用,协调、控制患者的呼吸运动,为急危重症患者延长抢救时间,保障抢救条件[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救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提示车载呼吸机联合优质护理能够提升危急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效果,改善血气指标及生命体征指标。分析其原因为,优质护理过程中加强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状况,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可对救治效果产生积极影响[6];同时,采用车载呼吸机进行呼吸管理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调试相关程序,可避免人机对抗,确保呼吸畅通,保持生命体征平稳,增强救治效果。院前急救转运过程中帮助急危重症患者建立有效通气,保持呼吸通畅,可为后续救治提供有利条件,因此为患者选择最佳的供氧方式尤为重要。常规鼻塞式持续低流量吸氧可维持患者呼吸,但对于呼吸功能较差患者应用效果欠佳。车载呼吸机通过机械呼吸运动代替传统呼吸运动,帮助缺乏自主呼吸患者维持有效通气,控制通气量,稳定心率及呼吸频率;此外,车载呼吸机辅助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呼吸管理,能够及时纠正缺氧状态,减轻低碳酸血症及低氧血症,进一步改善呼吸功能,保障血氧供应,降低患者因缺血、缺氧导致的机体组织损伤,改善血气指标。

综上所述,车载呼吸机联合优质护理用于急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气指标,保持生命体征平稳,确保院前救治效果。

猜你喜欢

动脉血血气车载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一种车载可折叠宿营住房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勘误声明
高速磁浮车载运行控制系统综述
奔驰S级48V车载电气系统(下)
智能互联势不可挡 车载存储需求爆发
黑珍珠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