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垃圾分类 人人有责

2020-10-23

中国新时代 2020年4期
关键词:垃圾处理上海市垃圾

垃圾是城市发展的附属物。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规模的扩大、消费水平的提高,城市产生的垃圾也在不断增加,以致人们正在遭遇“垃圾围城”之痛。

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每年超过1.5亿吨,并以每年8%~10%的速度递增。全国688座城市,除县城外,已有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城市每年因垃圾造成的资源损失价值在250亿元~300亿元。因此,解决“垃圾围城”问题就成了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

有效的垃圾治理,首先要进行科学的垃圾分类。为了做好垃圾分类工作,2019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委发文宣布,自2019年起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这个决定引发了全国城市的高度重视。2019年7月1日,上海市发布《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标志着上海市率先进入垃圾分类的“强制”时代。随后,其他城市也相继制定垃圾分类的相关规定、制度,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国迅速铺开。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4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湿垃圾)、其他垃圾(干垃圾)。实施垃圾分类,既有利于垃圾处理,又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还可以变废为宝。

有资料显示,回收1吨废塑料可回炼300公斤无铅汽油和柴油;回收1吨废纸可制造出850公斤好纸,节省林木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回收废钢铁、易拉罐、废玻璃等,也都能够在变废为宝的同时,又能够减少环境污染。

目前,垃圾分类对于垃圾治理的重要性可以说众所周知,但要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依然任重道远,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全力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要加强引导、因地制宜、持续推进,把工作做细做实,持之以恒抓下去。所以,垃圾分类的落地实施需要政府承担垃圾治理的主体责任,从理念宣传到投放监督,从分类运输到分类处理;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不断提高垃圾处理的科学化、无害化水平;需要人人养成习惯、自觉参与;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更需人人负責。大家应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一起来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国家作贡献。

本期杂志刊登的《吹响垃圾分类集结号》一文,将向读者介绍我国城市垃圾分类的提出、实践和管理模式,并深入探讨如何解决垃圾分类的难题。

《中国新时代》编辑部

猜你喜欢

垃圾处理上海市垃圾
垃圾去哪了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NO TIME TO WASTE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垃圾处理要多少钱?
倒垃圾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倒垃圾
基于PLC的潮湿垃圾处理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