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淋病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现状及护理干预

2020-10-22周萍丽周晓影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15期
关键词:淋病依从性满意度

周萍丽 周晓影

深圳恒生医院泌尿科,广东深圳 518102

在性传播疾病中,淋病的发生率及传播率居首位,且正在逐年上涨。临床对淋病的治疗已然较为成熟,可以帮助患者控制病情,但是由于临床复发率高,给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造成了较大的负但,因而患者对病情出现了一定的心理障碍,对治疗效果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1]。本研究将对淋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患者治疗心理障碍,以期能够帮助患者提升治疗依从性,改善因疾病引起的焦虑和抑郁心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8年6月~2019年8月收治的淋病患者60例,均为男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30例和护理组30例。所有患者均由临床专科专家医师进行确诊,参照标准:2000年版《卫生部性病诊断标准》中的阳性淋病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标准:严重性器官功能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合并其他恶性病症患者。干预组患者年龄19~52岁,平均(33.6±4.5)岁,病程1~7年,平均(3.14±0.83)年,文化程度:初中以下7例,高中21例,大专及以上2例。护理组患者年龄20~54岁,平均(32.9±3.7)岁,病程1~6年,平均(3.15±0.85)年,文化程度:初中以下8例,高中20例,大专及以上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知情且同意,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1.2 护理干预方法

护理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淋病护理干预措施,包括遵从医嘱给药,注意事项告知等。干预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1)心理干预。患者在确诊为淋病后,心理状态会有所波动,精神压力也会增大,容易陷入焦虑和抑郁的不良情绪当中。此时需要护理人员主动帮助患者,安慰和开导患者,让其对病症有正确的认识,及时了解患者顾虑,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让患者知晓临床对病症的治疗已经相当成熟,积极配合治疗。(2)尊重和保密。部分患者在疾病发生后,不愿将个人具体信息告知,护理人员应当尊重患者意愿,并帮助其作好保密工作。为患者建立起安全感,令其在充分信任的状态下进行治疗。(3)健康教育。患者普遍对淋病的认识较少,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包括疾病发生的原因,随着治疗的进展会有哪些生理反应,以及可以取得的治疗效果等。另外,还应当教育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加对自我的保护,防止治愈后再次发生病情。

1.3 观察指标[2]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治疗依从性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1.4 评价标准[3]

采用国际通用版《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护理前后SAS与SDS评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治疗依从性由我院医生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分为高、中、低三项,高:3周内一直坚持治疗,从未间断;中:3周内坚持治疗,但间断1~2次;低:3周内治疗中断次数达3次及以上,综合依从性为高与中的总和。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表进行,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与不满意,总体满意度为非常满意与满意度的总和。

1.5 统计学处理

将所有数据录入到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情况均优于护理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SAS SDS护理前 护理后 t P 护理前 护理后 t P干预组(n=30) 57.3±6.4 37.5±5.2 13.151 0.000 55.8±3.7 38.4±2.3 21.876 0.000护理组(n=30) 56.2±5.9 49.3±3.1 5.670 0.001 55.3±4.1 50.6±6.2 3.463 0.001 t 0.692 10.676 0.496 10.105 P 0.492 0.000 0.622 0.000

2.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干预组患者高依从性21例,占70.0%;低依从性2例,占6.7%;综合依从性为93.3%。护理组患者高依从性10例,占33.3%;低依从性11例,占36.7%;综合依从性为63.3%。组间综合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n(%)]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患者非常满意19例,占63.4%;不满意仅有1例,占3.3%;总满意度为96.7%。护理组患者非常满意12例,占40.0%;不满意9例,占30.0%;总满意度为70.0%。组间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26,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淋病的发生率正在逐年的上涨,而相较于该项疾病的多发频发,临床治疗手段已经较为成熟[4]。难点在于,淋病的复发率非常的高,传播性也很强,患者在患病后的心理状态不佳等方面[5]。因此,如何减少淋病的发生率,降低复发情况,稳定患者心理,是目前临床正在重点解决的课题[6]。于治疗方面,一般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7-8],护理工作亦是整个治疗过程中非常值得关注的重点[9]。对于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需要多个方面来综合开展[10-11],包括基础的药物治疗操作、注意事项提醒等,还应当将患者的心理状态纳入到护理工作当中[12]。既往研究中表示,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减轻患者压力,提升治疗有效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3-14]。本研究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将淋病患者的心理障碍因素列为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部分,针对性的给予心理支持干预[15]。本研究将同一期的淋病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然后对护理结果进行多方面比较,以此来对患者心理障碍和良好护理进行探讨。

研究结果显示,行不同护理干预的患者,在经过护理之后,焦虑与抑郁情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较护理前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而经护理后,采用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焦虑与抑郁情况评分,都要显著优于行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由此可见,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水平的作用更加积极。

研究结果同时显示,采用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治疗期间的依从性更高,综合依从性为93.3%,远远高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患者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护理的满意情况方面,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患者表示非常满意的有19例,不满意的仅有1例,综合总满意度为96.7%;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患者则非常满意的仅有12例,不满意却达到了9例,综合总满意度为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确诊为性传播疾病淋病的患者,大多数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心理压力与负担,这种状态还会体现在治疗期间,造成患者焦虑和抑郁的不良心理状态,严重影响到治疗的效果。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之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会得到显著改善,对提升治疗依从性有益,同时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

猜你喜欢

淋病依从性满意度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庆大霉素是否可代替头孢曲松治疗淋病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2005-2017年烟台市淋病流行特征分析
自拟清淋汤对慢性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