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原市滨河东路与双塔西街立交设计方案研究

2020-10-20程艺梅唐好鑫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20年8期

程艺梅 唐好鑫

摘 要:以滨河东路与双塔西街节点改造为工程背景,为了实现原来T型交叉口全互通立交转换,解决机动车左转、掉头问题,提出了匝道上跨滨河东路和通道下穿滨河东路的方案,并对其进行方案比选,可供同类型工程参考。

关键词:立交设计;T型交叉口改造;通道下穿

太原市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是山西省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和华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汾河两岸滨河东路和滨河西路是纵贯市区的两条南北向快速走廊,大大改善了太原市南北向交通状况,拉近了城市南北向距离,给周边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契机。

然而快速路交通与沿线出入交通流的不匹配导致沿线存在一定的交通瓶颈,节点的交通瓶颈使得大量车流停滞,势必影响主线通行能力;而大量车流通过节点进行交通转换又势必加大相交道路的通行压力。为了改善目前南内环桥以及迎泽大桥与滨河东路的交通转换条件,提出了本次滨河东路与双塔西街立交工程方案。该工程的实施将改善区域交通现状,分流部分交通流,从而缓减两桥的区域路网交通压力,改善该区域居民出行条件,势必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工程概况

双塔西街为东西向城市主干路,设计车速50km/h,红线宽度40m。现状滨河东路与双塔西街为T型平面交叉口,按右进右出组织机动车进出滨河东路。该交叉口西侧为跨汾河管线桥,该桥修建于1990年,除满足供热、燃气等管线跨越汾河以外,也可供行人、非机动车通行。滨河东路与双塔西街相交处,行人、非机动下穿双塔西街,通过东侧辅道与双塔街实现交通转换;亦可通过南、北两侧人行通道与管线桥沟通,到达汾河景区或跨越汾河。但是,改节点缺少左转交通功能,即北向东左转和东向南左转流向,车辆只能绕行迎泽大桥和南内环桥,不仅行程远,而且也加大了周边区域的交通压力。

2 设计原则及思路

根据区域交通的功能要求,在方案设计时要综合考虑该立交方案的可实施性以及建成后功能性,另外还需满足景观的需求,本次立交方案设计原则如下:1)以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为指导,以立交功能定位为基础,确定立交总体方案;2)符合安全、环保要求,注重立交与环境的协调,减少立交对城市景观的隔阂;3)统筹道路机动车通行、自行车和行人交通的不同要求,兼顾道路的通过性和可达性要求;4)坚持科学态度,积极创新,采用新理念、新技术;5)坚持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工程实施的可能性,尽可能获得最佳的投资效益。

3 方案设计

3.1 匝道上跨滨河东路方案

3.1.1 平面设计

根据周边交通量调查,双塔西街片区向南出行交通量明显多余由北侧进入该片区交通量。为解决双塔西街进入滨河东路的左转向交通,同时,结合双塔西街与滨河东路节点周边情况,在尽量少拆迁和不影响现状滨河东路交通的情况下,拟定该节点处设置上跨滨河东路的左转与掉头方向匝道。

立交匝道平面布置:在滨河东路与双塔西街北侧,利用道路两侧绿地,新建左转与掉头方向匝道。为了解决匝道入口处双塔西街进入滨河东路与滨河东路进入匝道掉头的车辆交织问题,在匝道入口处,设置长度135米的集散车道,宽度为9.5米,与匝道桥同宽。并设置加速车道与滨河东路衔接,加减速车道长度120米,过渡段长度45米。

另外,由于双塔西街滨河东路丁字口与南内环桥北匝道入口距离过近(约250米),且该路段道路东侧建筑物密集,无法布置合理的匝道线形,故此次该侧保持现状,仅根据交通需求新建北侧匝道。

图1 匝道方案平面图

3.1.2 纵断面设计

匝道纵断设计主要控制点:滨河东路桥下净空、滨河东路对应位置路面高程,同时兼顾平竖曲线指标。匝道最大纵坡 4%,最小纵坡0.3%。

3.1.3 橫断面设计

双塔西街上跨滨河东路左转匝道为单向匝道,预留双车道通行空间。匝道宽度:总宽9.5米,净宽8.5米。横断面布置为:0.5m(防撞护栏)+0.5m(路缘带+安全带)+3.25m×2(双车道)+0.45m×2(曲线加宽)+0.5m(路缘带+安全带)

图2 桥梁横断面图

3.1.4 桥梁设计

上跨匝道共布置桥梁232m,分为三联。第一联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跨径23+30+25m;第二联为钢结构箱梁,跨径23+30+25m;第三联为普通混凝土连续梁结构,跨径24+24+24m。桥梁总宽9.5米,净宽8.5米。

3.1.5 其他构筑物设计

为了布置匝道入口处集散车道,需在现状框架桥北侧新建框架桥,即满足桥上车辆右转需求,又满足桥下非机动车通行。另外,为了保证北侧非机动车和行人穿过滨河东路进入公园或上管线桥,需在现状北侧人行通道两侧新建人行通道。

3.2 方案评价

3.2.1 匝道上跨滨河东路方案优缺点

优点:①充分利用了已有的建设条件,除仅需拆除西里泵站部分砖房,对周边建筑和沿线居民出行的影响较小;②方案经济、可实施性强,效益明显、环境影响小;③匝道线位指标均衡,线形平缓优美,节点交通组织好,立交通行能力大;④对现状滨河东路交通干扰较小,不需要中断交通;⑤维持既有的非机动车及行人交通组织形式,满足非机动车和行人与管线桥的沟通和进出汾河公园的需要。

缺点:①需改迁部分既有地下管线;②无法实现滨河东路左转进入双塔西街的交通流向。

4 结语

上跨与下穿方案各有特点,综合比选后推荐匝道上跨滨河东路方案,在接下来的初步设计中,将重点对该方案进行深入的技术经济综合论证。该节点的改造是完善太原市南内环街至长风街片区道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改善了区域的交通环境,增加了道路的利用率,提升该区域土地价值等有重要意义,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杨少伟.道路立体交叉与规划[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2]  CJJ 11—2011,城市桥梁设计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