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班主任必备品格的多视域观察

2020-10-20何琦

中小学班主任 2020年9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

何琦

[摘要] 核心素养观察下的中小学班主任,是学生学习做人做事最具影响力的指导者,内蕴着学生的道德性、精神性与利他性。本文基于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角度,正确看待中小学班主任的必备品格,从“为人师表”“包容自制”“民主平等”“正义智慧”四个维度进行多视域观察。

[关键词] 核心素养;中小学班主任;必备品格 ;多视域观察

在现实教育中,诸多教育问题都会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显现出来。作为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骨干力量的班主任,在核心素养的观照下,需正确看待其必备品格,它内蕴着学生的道德性、精神性与利他性。

一、为人师表:从“有言之教”到“无言之教”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中小学生模仿力很强,班主任的行为细节对其日常行为具有熏陶作用,对于班主任而言,在学生面前的一言一行都应严谨规范、堪称师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在引导学生认识周围世界的同时,自己也作为周围世界的一个重要部分出现在学生面前,参与学生的认识过程中。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育者影响受教育者的不仅是所教的某些知识,还有他的行动、生活方式以及对日常现实的态度。

以高尚的师德、超人的才情、深厚的学养为基础升华而成的具有感召力和人格魅力的班主任,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染和熏陶着学生的心灵,被学生视为榜样。一个具有无穷人格魅力的班主任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我们知道,以教育代替的管理,学生的服从是建立在“心服”基础上的,学生知道自己需要班主任的智慧引导,而智慧引导的前提条件是他服从班主任有理由提出的要求,在任何情况下服从班主任有理由的权威,即学生与班主任建立一种“在任何场合都靠得住的完全稳定的关系”。

真正的教育,是肯定性的积极教育,它致力于心灵深处的影响,在思想范围的培养中养成道德性。中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与其板着面孔训斥,不如以身作则引导,通过自己的“无言之教”,向学生传递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在调适学生和社会的关系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包容自制:从“悦纳差异”到“拥抱未知”

在班级工作中,中小学班主任所面对的不是一两个学生,而是数十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个性,同时,学生每天在变,其变的形式、变的“规律”不同。学生成长中的“变”,有积极的,也有负面的。中小学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教育学生效果欠佳,是由于他们对自己的言行举止缺乏了解和自控所致。理智制怒,是中小学班主任必须拥有的人格修养。在实际工作中,面对不利因素的种种刺激和干扰,中小学班主任要通过自我疏导,把自己的情感冲动和举止言行限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以宽容和耐心唤起学生的自主成长。这就要求中小学班主任在关注全体学生的同时,在教育策略上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区别化的教育,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把握每一个学生的现实发展状况和发展特点,分析他们的志趣与优势,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和指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独特而更好的自己。

具体来说,中小学班主任在实施班级教育管理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现学生的特殊才能和与众不同之处,适时予以针对性的培养和引导;对有不良行为倾向的、情绪自控力弱的学生,及时帮助其分析原因,适时恰当地予以帮助和矫正;帮助不同的学生找到展示自己的领域,发现自己的长处,促使他们达到某种令自己自豪的高度,树立自信。

三、民主平等:从“个人意志”到“人本主义”

在实际的班级工作中,中小学班主任须摈弃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营造民主平等氛围;对待学生,要从对待物的方式,转到对待人的方式。中小学班主任要清楚,学生不是盛知识的容器,也不是盛美德的口袋,要以對待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的方式,理解并尊重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建立起与之相对应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自我锻炼和自我展示的平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觉参与班级管理中来,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获得自主发展。

对于中小学班主任而言,无论教育手段如何先进,都无法替代与学生面对面的教育工作;无论拥有多么发达的现代传媒,都无法替代与学生之间的融合和交流;无论拥有多么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都不可忽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其班级工作中的巨大作用。这无疑需要中小学班主任确立“人本主义”的班级管理思想,需要中小学班主任,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更需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当今,影响学生成长的教育不仅仅有学校教育,还有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钟启泉教授指出:团体动力学和社会计量理论,其基本前提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当团体以个人的自由意志为基础形成时是最有效的。中小学班主任还需扮演好“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角色,主动承担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人本主义,善于倾听不同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形成教育的合力。

四、正义智慧:从“积极评价”到“智慧自助”

面向未来的学习与教育,更加强调学习的多样性和对不同个体的尊重,让每个人成就更好的独特的自己。中小学班主任要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学生,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关注学生的整体性。

同时,中小学班主任还需认识到,每个学生的行为都是学来的,他们需要有学习的机会、可能和空间。因此,中小学班主任在其班级工作中,要营造积极评价的氛围,建立起积极行为系统,并通过教育的手段发展学生个体的积极行为,用系统改变的方法调整环境,达到预防和减少学生个体问题行为、改变其个体生活方式的目的,最终实现学生个体生活质量的目标。这样,学生对自己、他人、任务、物品、环境、公共空间等,就可以产生积极的认知和行为反应,在尊重别人的同时赢得他人的尊重,并形成互相尊重的积极行为生态。

当今,在中小学教育领域,学生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学校和家长对班主任的新要求,考验着班主任的教育智慧。从本质上说,中小学班主任的教育智慧,是在对所从事的工作有了理性的认识、自信及热情基础上形成的自主建构和自我发展。如此,才能真正优化自身工作的实践品质,提升自身工作的专业水准。

[本文系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班主任核心素养及培育的实证研究”(国家批号:1710210648A)下属子课题“基于班主任核心素养的中小学班主任专业标准实证研究”成果,本人为子课题核心成员。]

[参考文献]

[1]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M].李其龙,郭官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于漪主编.教育魅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

[3]齐学红,黄正平.班主任专业基本功[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4]刘亚楠. 班主任人格魅力对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影响探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

[5]于凤梅.论教师的专业品格[J].现代教育科学,2014(06):61-63.

[6]成尚荣.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J].中国德育,2017(04):11.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