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精耕细作农业对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启示

2020-10-20李军

南方农业·下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启示

李军

摘 要 我国古代由采集农业转化为定居农业,在春秋时期初步形成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至明清时期完善。这种生产模式具有稳定促进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特点,但也有生产工具改进缓慢、百姓收入不足、破坏生态环境等弱点。目前,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耕地少,土地承载力不足,探索我国农业未来发展道路,有利于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此,阐述我国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发展历程,并指出该模式的特点与不足,提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相关启示。

关键词 古代农业;我国现代农业;启示

中图分类号:S-0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4.069

在没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人们生存靠的是采集和狩猎。传说神农氏之前,人们以虫子走兽、蔬果螺蚌为食,食物不足,迫切需要开辟新的食物来源。神农氏为此尝遍百草,历尽千辛,多次中毒,终于选择了可供人们食用的谷物,又创制耒耜木石等生产工具,教导人们种植谷物。此外,人们还掌握了制陶和纺织技术,采集农业转变为定居农业。

北京山顶洞人文化、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典型的文明遺迹,反映了北方以粟和黍、南方以水稻为主要农作物的格局,形成了家畜养殖猪狗牛鸡马羊为副业的农业结构。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粟和水稻的国家。

原始农业阶段使用木石工具砍伐、刀耕火种、撂荒耕作,这种技术落后的生产方式,使得这一时期开垦的土地十分有限,人们往往食不果腹,常遇到自然灾害、野兽侵扰、疾病侵害,寿命往往很短,社会进步非常缓慢。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走上了发展精耕细作农业的道路。

1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发展历程

1.1 初步形成和发展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开始步入铁器时代,使用铁农具、耕牛进行农业耕种,并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如淮河流域修建芍陂。战国时期,四川岷江流域修建都江堰,关中平原地区修建郑国渠,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得到开发。以轮作倒茬、防旱保墒为中心的耕作技术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耕、耙和锄相结合的旱地耕作体系。这一时期,指导农业生产的著作有《吕氏春秋》。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实行变法,推动土地公有制度井田制变为土地私有制,以一家一户组织生产,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生产模式,就是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由于农业发展提供的粮食增加,人们的寿命也在增长,至战国中期全国人口增至2 500万~3 000万。

1.2 进一步发展时期——两汉魏晋时期

这一时期,生产工具、水利设施、种植技术均有新的突破。西汉时期出现翻土的犁壁、播种的耧车,魏国马钧发明翻车用于人工灌溉。修建了一些大型水利工程:西汉时期的漕渠、白渠,西域地区的坎儿井。种植技术也有新的突破:施肥改土受到了重视,选种育种技术成熟,汉武帝将二十四节气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这一时期,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林业、畜牧、蚕桑和渔业等获得全面发展。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崛起,以长城为分界线的农业与游牧区格局形成。北方战乱,大批人口南迁,使得长江以南地区得到开发。这一时期指导农业的著作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汉宣帝时人口达到4 000万。

1.3 成熟时期——隋唐至金元时期

五代十国时期,我国经济中心南移。这一时期的灌钢技术提高了铁农具的质量,南方出现用于耕作水田用的曲辕犁,我国传统铁犁技术趋于完善。出现灌溉工具筒车,小型水利工程星罗棋布。梯田、涂田等新的土地利用方式逐步发展起来。复种技术在宋代得到推广,耕作体系日益完善。

南方长江下游水稻、小麦等作物轮作一年两熟制逐步推广,施肥改善土壤肥力,水稻品种更加丰富,棉花种植在江南推广,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广为种植。指导农业生产的著作有王祯的《农书》《农桑辑要》。社会经济发展使人口增加,唐代人口已达6 000万。

1.4 日益完善——明清时期

这个时期,土地利用广度和深度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人们千方百计开辟新的耕地,内地荒僻山区、沿海滩涂得到开垦,更充分地利用现有耕地,还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边疆传统牧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成为主要垦殖对象,耕地面积有较大增长,但也造成了对森林和水资源的更大破坏,加剧了水旱灾害,使得生态环境进一步受到破坏[1]。

稻麦两熟或三年四熟的种植方式得到大面积推广,南方出现三季稻,北方两年三熟或者三年四熟基本定型。粮食品种种类、施肥技术、低产田改良技术都有发展。陆地水面综合利用、农桑渔牧基塘生产方式并举。

引进原产美洲的高产作物甘薯、马铃薯、玉米,在贫瘠山区高寒地区适种,缓解民食问题;棉花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种植;引进花生、烟草等经济作物;形成规模商品粮生产基地。

用于指导农业生产的农学著作有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明初人口8 000万,以后开始激增,康熙年间人口突破一亿。1860年前后达到4亿[2]。

2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特点与不足

2.1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特点

通过自耕农的辛苦劳作,可以满足劳动人民的生活温饱,地主、自耕农向国家纳税,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人口不断增长,文化繁荣,开疆拓土,社会稳定。整个农业文明时期我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优势十分突出。

2.2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不足之处

1)分散经营,生产技术难以提高,自给自足,整个社会物品交流密度小、频度低。2)生产工具的改进十分缓慢。春秋时期铁犁产生,西汉时期增加翻土的犁壁,唐朝时期南方水田使用曲辕犁,铁器工具从春秋开始使用到清代,无论从种类还是同一品种的改进,均很少变动。3)育种、施肥技术不能满足粮食高产。据《管子·治国篇》记载:“常山之东河汝之间,中年亩二石”,春秋时期农业发达地区的黄河中下游,每667 m2粮食产量以现在度量衡制计算仅87 kg左右。唐代江浙一带水稻每667 m2产量150 kg,太湖流域350 kg。明朝中期从菲律宾引进美洲高产作物后,我国粮食产量才有大幅度提高,使得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但全国每667 m2粮食平均产量也不过125 kg。4)农业生产结构简单,农业和少量家庭副业相结合,百姓艰辛劳作,辛勤的付出与劳动所得不成比例增长。自耕农家庭大多处于温饱状态,有的还十分贫穷,抗风险能力差。5)开垦耕地没有进行水土保护,导致生态环境连续受到破坏。黄河中上游的黄土高原曾是中华民族祖先的发源地,那里曾经水草茂密、物产丰富,但由于水土保持不够,逐渐成为一片环境恶劣的黄土高坡。

3 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20年耕地保有量1.24亿公顷,耕地面积不到世界的10%,世界人均耕地0.320 hm2,我国人均耕地0.087 hm2。我国人多地少,较少的土地却承载着世界22%的人口[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粮食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新形势下,转变经营方式、建设高效农业和提高土地产出率,积极拓展高技术农业生产和拓宽粮食的深加工销售渠道,探讨我国现代化农业未来发展道路成为当务之急。结合我国古代历史上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经验教训,可以得到以下3点启示。

3.1 依法保护好农业生产的外部环境

1)加强土地政策保護,确保现有耕地保有量红线不动摇。我国政府采取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政府通过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加强规划统筹,有效保持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土地保护、土地合理利用,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确定为基本国策。《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规,与一系列部门规章共同构成耕地保护制度体系。2)加强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好大气、水、土壤环境,建设循环型农业,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3)积极规划乡村道路建设,便于农作物的运输与管理。4)积极加强政策引导。协调指导各地区农机推广、技术投入、农业生产与销售。加强粮食价格统筹,确保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3.2 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技术投入

1)持续改进生产工具,大力普及农业机械化,从施肥、耕地、插育苗、喷洒农药、管理、收割和运输等方面实现全程机械化。2)加强高技术投入,并协调统筹。在高校和农民培训结合、技术员网格化服务、选种育种、土壤酸碱性质测定、无害化施肥、无土栽培技术、人畜无害化病虫害防治以及粮食深加工等方面做文章。3)加强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沟渠引水漫灌、节水埋管滴灌和高架管喷灌相结合。4)加强、加快建设绿色生态农业。跟踪监测耕地土壤酸碱度、土壤重金属含有量变化,监测作物施肥、作物农药喷洒有害物残留率,确保粮食生产从选种、育苗、施肥、生长、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获全过程无缝隙监管,确保粮食生产绿色健康。5)全面强化管理。技术综合服务按农村自然村实行网格化专人负责制,网格化建设大数据监测设施,实时共建共享监测大数据。

3.3 进一步转变经营思想

1)做新时代的农民,要积极转变思想,积极参加新知识、新技术培训,综合掌握运用高科技进行种粮、管理和销售。2)有序推广集约化土地经营模式,避免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土地而存在的不足,包括分散化经营不利于规模化、科技含量高的机械化生产设备的投入,由于投入劳动力成本大导致粮食价格高,也不利于在国际市场上同发达国家粮食低价格的竞争。3)积极鼓励土地合理流转,鼓励农业合作社、农业科技公司、龙头企业依法承包经营土地。4)做好销售关。做大做强订单农业、绿色生态农业,做好多渠道销售,加强网络线上线下销售,推广农产品从农户直接到消费者餐桌。5)建设节约型社会,立法推动粮食节约型社会的形成,杜绝餐桌浪费。6)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拓展农业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加强国际国内的科技交流、销售交流、经验交流,加强农业博览会召开的广度、密度。7)为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扩大经济作物种植。积极推广大棚种植、无土栽培技术。8)做好特色美丽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宜农、宜居、宜游新农村。

4 结语

古代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促进了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但也有不足之处。分析学习古人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实际发展现代农业,是极为必要的。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安全,“三农”问题事关全局。只要全社会都来关注“三农”问题,定能促进农业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根蟠.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的形成和发展[EB/OL].(2012-09-17)[2020-08-15].http://wenmingcn.cupl.edu.cn/node/1148.

[2] 肖晓珍.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人口变化规律[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6):83-86.

[3] 郑伟元.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及政策走向[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3):16-19.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启示
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的启示
浅谈庄子眼中的“至德之世”
马克思的管理思想对加强中国社会管理的启示
浅析目的论视角下汉语新词英译的特点及启示
国外企业融资主要监测体系、法理依据及启示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