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认识和思考

2020-10-20黄细嘉

老区建设 2020年18期
关键词:双循环江西全球化

黄细嘉

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提出的“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内涵十分丰富,意义非常重大,要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和基本要求,并用于指导江西发展实践,促进真正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一、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内涵的认识

首先,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就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里明确指出是以国民经济循环为主,并不是说以国内大循环为主,而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提出这个“主体”的说法就是说明,随着外部环境风险加剧和我国发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赋的变化,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而我国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通过内需潜力释放,稳住国民经济发展基本盘,才能稳定我国的国际战略竞争力,才能够使我国经贸的压仓石在国际市场地位不会降低、作用不会减弱、影响不会消减。有了国内大循环这个主体能力的不断增强和扩大,必然产生引领并促进国际大循环新动能。国内循环为主,会是一定时期的现状,或是一个大国经济和大型经济体长期存在的一种客观现实,但不是我们的战略选择,以国内循环为主体促进双循环才是我们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内大循环在本质上也是开放的,它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相互配合。

其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搞内部循环、搞封闭运行,更不是在中美争议加剧、美国对我国掀起贸易战、金融战、科技战等打压政策下搞中美脱钩。我们必须看到中国需要全球化,全球化也不可能现在就终结,因为世界发达国家均是全球化的结果,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也是受益于国际循环和全球化。但本轮全球化已经40多年,全球化也走到一个拐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自感通过全球化获得的利益已经饱和,因此对全球化要作渠道调整和规则改变,而以我们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觉得正好,还需要这样的全球化,暂时不调整挺好,这就是问题。但由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化方式与路径,必然要作出大的方向性调整,我们既要适应这种调整,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身能力和辐射能量来引领这个调整,采取措施和策略引导这种调整朝着不损害我们利益的方向进行。即我们必须要突破美国这种极限施压、全面遏制的做法,使美国的举措效果对我们产生最小的影响。为此,只有以更加多元的开放,来应对美国的孤立政策、单边行动和霸权主义,在对多数国家继续强化“一带一路”共建策略基础上,利用西方发达国家间的矛盾,扩大与其他西方国家的贸易与合作,跟所有愿意与我国做生意、搞贸易和合作的国家及经济主体发展关系、密切联系,同时进一步强化区域性的多边合作渠道,以此开辟国际合作新局面。所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说国际循环重要性下降了,恰恰相反,而是要更好的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巨量生产要素、海量创新资源、对外贸易大国等客观优势,提升开放水平和合作能力,将这些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参与国际合作與竞争的新动能。

最后,国内国际双循环是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统一体,只有双循环是一个“气血通畅”的整体,才能真正构建一个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这是理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为此,一方面要着力打通制约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大循环梗阻,培育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切实增强经济活力,提升国内大循环水平和规模密集度,推进国际大循环;另一方面通过突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形成的必不可少的分工环节和拥有核心技术的关键产品的出口等,将国内和国际市场无缝对接起来,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通过国际超大循环促进国内加速度密集循环。

二、双循环关系的认知:相互促进的互动因果关系

双循环一个是国内循环,一个是国际循环。正常的状态下,两者是相互促进的互动因果关系。一方面,如果国内密集循环了,说明国民经济的发展一定是健康、稳步、快速。国富民强了,自然会促进国际大跨度循环,至少国民出境旅游、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商品出口、对进口品牌商品的需求、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等都增加了,表现为国际循环的加速发展,这就是所谓的国内循环带动国际大循环。另一方面,如果国际加快加密加量循环了,说明进出口贸易、对外商务往来、技术引进和出口、管理输出与输入、中外人员互访与交流、国际体育赛事、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等都频繁了、加快了、增量了,反过来必然会促进国内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的活跃,这就是所谓的国际大循环促进国内大循环。当然在非正常、不稳定、多风险的外部环境状态下,国际循环会出现问题,会影响国内循环,为此就要敢于面对风险和挑战,实施调整化解风险保证国际循环正常发展的举措,而且在这种不良影响暂时不可逆转情况下,就要进一步拓展国内循环的空间、机会和频次,以弥补国际循环的不足和缺失。

三、江西形成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思考

一是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质量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在提供更好的教育、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优质的健康养老设施等方面有可实施的行动方案,激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基础性刚性市场。这是从提高收入、提升生活品质方面来满足需求、增加消费、扩大内需。

二是发挥江西生态与文化优势,在基础设施基本具备和进出大交通格局已经形成的基础上,大力宣传江西空气的清新度、气候的清爽度、水质的清洁度、土壤的清香度、食品的清醇度,发展观光、休闲、度假、康养产业,促进国人来江西开展山水休闲养生旅游活动。真正做大做强康养旅游产业,让生态环境优势真正成为江西的最大优势、最大品牌、最大财富。

三是在全社会倡导节约粮食的大背景下,发挥江西作为传统农业大省的优势,挖掘撂荒的农垦土地资源,大力恢复或扩充粮食生产面积,积极发展与粮伴生的副食品经济,生产具江西风味的土特优质农产品、具绿色食品品质的生态农产品,提供健康食品,丰富国人餐桌,促进生活质量提升。

四是发挥江西为数不多的航空、食品、LED光源、稀土、陶瓷、铜冶炼、新材料等方面的科技创新资源,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释放科技创新能量和潜力,加强科技攻关,提升产业基础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完善其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在这些领域的新产品研发、核心技术突破、硬核产品打造、成套装备制造等方面形成更多的新增长点和增长极,打造引领江西未来发展的科技产品新优势。

五是加强江西文化软实力利用与开发,大力发展红色培训业和红色基因传承事业,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发展以赣鄱文化为依托的文化创意产业,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态性、生产性传承和创新性、创造性转化工作。

六是发挥江西森林覆盖率高、山水风光好、田园风景佳、乡村环境美、宜住宜游宜养的优势,大力开发经营空心村、空壳村、闲置村,尤其是颇具乡土风格、传统风貌、乡村风味、山乡水乡风情的土坯村、石头村、畲族村、吊脚楼村、山寨村、渔民村、红军村、围屋村等,发展乡村旅游、民宿旅游和康养旅游。经营好乡村闲置的村落资源和农家宅基地资源,将经营乡村作为促进江西发展的新赋能和实施江西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的新动能。这将是一项战略性选择。

(作者系南昌大学江西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双循环江西全球化
“双循环”格局下物流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双循环需要怎样的科技创新生态?
青花瓷里觅南山——江西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协助中小企业全球化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金玉良言等
五年制建筑装饰专业“双循环”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江西是个好地方
“双循环”备课是创新备课途径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