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测算研究

2020-10-20徐娜娜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年19期
关键词:熵权法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

徐娜娜

[提要] 本文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在农业现代化相关的基础理论上,构建河南省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极值法综合评价河南省各地区农业现代化所处的发展阶段,并提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建议,希望能够为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路径。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熵权法;极值法;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6月29日

一、研究基础

关于农业现代化指标评价与程度测算研究,Rezaei-Moghaddam等(2008)、Carof等(2013)着眼于可持续发展,从经济、环境、污染和发展等四个层面构建农业现代化指标。我国的学者沈埼等(2012)则将原有12个评价指标精简为9个;周庆元(2015)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协调度模型测度农业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四者的协调发展。对于农业向现代化进程的测度,有的学者用熵值,有的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

通过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发现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已逐步完善,评价方法多样,但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的较少。本文旨在建立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体系,测算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阶段,并提出未来的发展建议。

二、河南省农业现代化评价分析

农业现代化是指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机械化、科学技术和劳动力素质为支撑,实现农业的生态化、科技化、规模化、社会化等,以期提高农业优质高产和农民的高收入。本文选择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等四个方面衡量河南省农业现代化指标水平,根据评价指标设计与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设计河南省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表1)

(一)河南省农业现代化指标权重测定。本文运用赋权法对二级指标确定权重,处理方法及步骤如下:

1、标准化处理。采用极值标准化法对各个指标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其中,A为综合评价指标,B为一级指标的评价结果,wij为二级指标的权重,wi为一级指标的权重,xij为标准化数据。

运用上述公式计算出河南省各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指数,如表3所示。根据表3可知,全省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为0.4027,处于发展阶段,各地区农业现代化整体水平不高,处于发展阶段的地区有焦作市、新乡市、郑州市、开封市等8个地区,占比44.41%;处于起步阶段的有洛阳市、漯河市、许昌市等7个地区,占比38.89%;准备阶段的有南阳市、周口市等3个地区,占比16.67%,没有地区达到农业现代化阶段。从综合评价结果可知,河南省农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大部分地区处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各地区间发展不均衡,差距较大;从一级评价指标来看,很少有地区的4个指标都能够高度发展,每个地区都有明显的发展短板。(表3)

在笔者的《基于DEA-Malmquist指数开放型经济下河南省三次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一文中研究发现:从1999年至今,河南省第一产业靠技术进度改善农业现状贡献率较低,技术转化率也较低,未能依靠技术进步来提升农业的发展质量,这也导致河南省各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另外,河南省农村劳动力中高层次受教育人群比例相对较低,2019年仅为9.3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这也限制了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对于新技术的接受与机械化的应用,严重影响对新技术及其管理方式的采纳与应用。

三、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建议

(一)加大农业科技创新与投入。作为农业大省、中原粮仓,河南省应该重视农业科研投入,拓深产业链,打造农产品品牌,积极发展河南特色农业,比如新郑大枣、温县铁棍山药和怀姜、南阳黄牛肉等,提升第一产业的经济发展质量。

构建创新平台,与高校等科研机构合作,结合河南省的农业资源优势,打造农业科研团队,并积极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把科研成果推广到田间地头,推广到农民手头。

(二)积极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建立培训制度、丰富培训内容和方式,形成多元化的培训主题,提升农民参与职业培训意愿。结合各地区资源优势,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比如固始县、许昌市等农业劳动力较少的地区,需要提高机械化,从而提升产出率,那么需要培养机械化生产相关的农民。人均和劳均土地占有量较少,且水利和基础设施不太好的地区,需要加大科技投入,重点培育科技化职业农民,比如焦作、三门峡、兰考县等地区。

主要参考文献:

[1]Rezaei-Moghaddam K,Karami E.A Multiple Criteria Evaluation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Models Using AHP[J].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2008.

[2]Carof M,Colomb B,Aveline A.A Guide for Choosing the most Appropriate Method for Multi-criteria Assessment of Agricultural Aystems according to Decision-makers'Expectations[J].Agricultiral Systems,2013(115).

[3]沈琦,胡資骏.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模型——基于聚类和因子分析法[J].农业经济,2012(5).

[4]周庆元.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协同性评价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6).

[5]钟丽娜,李松柏.陕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1).

猜你喜欢

熵权法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
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综合评价应用探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促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与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