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章丘核桃举肢蛾药物防治试验

2020-10-20范海波娄天坤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园林和林业绿化局山东济南250200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0年10期
关键词:氯氰白僵菌果率

●范海波 娄天坤(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园林和林业绿化局山东济南250200)

核桃举肢蛾(Atrijuglans hetaohei Yang),属鳞翅目举肢蛾科。因其停歇时生有环状黑色毛刺的后足胫、跗节会向侧后上方举起而得名,是核桃树的主要害虫。

近年来,随着章丘区核桃栽培规模的扩大,核桃举肢蛾发生日趋严重,严重影响到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据2017年调查统计,垛庄镇、曹范街道老核桃产区因核桃举肢蛾危害造成的损失已达35%~75%,发病极严重的园片接近绝产。为此,我们于2018~2019年进行了核桃举肢蛾药物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为山东省章丘区圣水泉村,核桃栽培面积70hm2左右,平均树龄为15年,也有零星栽植的上百年老树。核桃园种植密度大,管理粗放,核桃举肢蛾发生严重,核桃连年减产。

1.2 药剂防治试验

选用25%的灭幼脲悬浮剂、5%的吡虫啉乳油、400亿/克白僵菌乳油、3.2%的阿维菌素乳油、1.14%的苯甲酸盐微乳剂(甲维盐)、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6种化学农药,开展核桃举肢蛾药剂防治试验。

1.2.1 室内试验5月20日(此时正值核桃举肢蛾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第一代幼虫孵化蛀入果实初期)对幼虫初危害果实分别喷洒6种药剂,进行药剂防治效果检查,定性筛选试验。

7月4日(此时正值核桃举肢蛾第二代幼虫孵化蛀入果实盛期)对该6种药剂各设3个浓度水平,喷洒10个有虫果实,浓度选择试验。

喷药后用防虫网罩住喷药的果实,每个处理重复3次,以喷洒清水作为对照。果实内幼虫数量判定及防治效果检查方法为:喷药前根据果实流胶孔数量或明显蛀道数量,判断果实内核桃举肢蛾的幼虫数量,喷药后统计每个处理中核桃举肢蛾的作茧数量和羽化成虫数量,计算室内喷药后的虫口减退率及防治效果。

虫口减退率=(喷药前幼虫数量羽化成虫数量)/喷药前幼虫数量100%

防治效果(校正虫口减退率)=(药剂处理组的虫口减退率-对照组虫口减退率)/(1对照组虫口减退率)100%

1.2.2 林间试验根据室内防治效果,为方便试验观察选取园相整齐、树体较小的初结果树作为药剂试验对象,开展林间试验,以喷洒清水进行对照,每组处理(兑药10kg,约计1喷雾器)根据树体大小喷洒35株树,并标记,喷药时间为5月20日(为第1代幼虫孵化初期);6月1日(为第1代孵化盛期)重复喷药1次。采用背负式机动喷雾器均匀喷雾。8月23日调查防治效果,统计虫果数,计算虫果率,比较不同防治处理的结果。调查方法:每株药剂处理的核桃树结果量不同,我们将树上的核桃果实全部采集下来进行防治效果调查。

虫果率=蛀虫的果数/(无蛀虫的果数+蛀虫的果数)100%

防治效果=(对照虫果率药剂处理的虫果率)/对照虫果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室内药剂试验

由表1可知,1.14%的甲维盐、4.5%的高效氯氰菊酯、400亿/克的白僵菌乳油三种处理作茧、羽化数量最少,防治效果最好,均达到96%以上。其次,25%的灭幼脲和3.2%的阿维菌素的防治效果较好,均在80%以上。5%的吡虫啉的防治效果最差,作茧数量和羽化成虫数量均较多,防治效果仅为

74.29%。

2.2 药剂浓度筛选

如表2所示。6种药剂的防治效果基本随药剂浓度的降低而减弱。其中以1.14%的甲维盐1 500~2 000倍液和4.5%的高效氯氰菊酯1 000~1 500倍液防治效果最为稳定,达到96%以上。其次400亿/克白僵菌1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为93.6%。不同浓度25%的灭幼脲和3.2%的阿维菌素的防治效果为80%左右,不同浓度5%的吡虫啉的防治效果均低于80%。

表1室内使用6种药剂的防治效果

2.3 林间药剂防治

林间药剂防治效果见表3。喷洒药剂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喷洒清水的对照组,表明喷洒药剂后核桃受害率明显下降。其中喷洒400亿/克白僵菌1 000倍液、1.14%的甲维盐2 000倍液和4.5%的高效氯氰菊酯1 500倍液,虫果率均在1%左右,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其他药剂,达96%以上;其次,喷洒3.2%的阿维菌素2 000倍液和25%的灭幼脲1 500倍液后,平均虫果率下降到8%左右,防治效果约为74%;5%的吡虫啉2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差,为68.71%,平均虫果率为10%左右。从林间试验看,400亿/克白僵菌1 000倍液、1.14%的甲维盐2 000倍液和4.5%的高效氯氰菊酯1 500倍液防治效果与室内试验一致。

表2室内使用不同浓度6种药剂的防治效果

表3林间药剂防治核桃举肢蛾处理效果

3 结论

3.1 药剂及浓度选择

从综合防治成本和减轻农药污染看,防治核桃举肢蛾采用4.5%的高效氯氰菊酯1 500倍液、1.14%的甲维盐2 000倍液和400亿/克白僵菌1 000倍液等药剂,防治效果显著,均可达96%以上。白僵菌虽然防治效果也很好,但不好购买,价格高,防治成本高。

3.2 防治时机

从药剂防治试验看,在核桃举肢蛾幼虫孵化初期和孵化盛期喷药2次,防治效果好。因此,防治时机的把握是防控成功的关键之一,必须做好虫情预测预报,尤其是对于蛀果害虫的防治及时有效更为关键。

建议:在章丘地区防治核桃举肢蛾应于5月下旬、6月初采用4.5%的高效氯氰菊酯1 500倍液或1.14%的甲维盐2 000倍液进行药物防治,或两者混合防治,可增强防治效果,同时降低抗药性。发生严重的地方可在6月10日左右(第一代幼虫孵化末期)补防1次,效果更佳。

猜你喜欢

氯氰白僵菌果率
球孢白僵菌与苦参碱混用对双线卷裙夜蛾的协同增效作用
90°拉枝下刻芽摘心处理提升核桃新梢抽生率和着果率
花芽和叶芽配置影响南方高丛Misty 蓝莓的着果、叶果比和产量
无人机喷撒白僵菌防治越冬代马尾松毛虫效果研究
气相色谱法同时检测柑橘中毒死蜱和 氯氰菊酯残留量的方法研究
含水量对澳洲坚果带壳果浮选效果的影响
粉剂灭巢法毒杀红火蚁
行间种植油菜增加梨着果率和改善果实品质
不同培养盘对白僵菌生产的影响
不同洗涤剂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清除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