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及其临床合理用药探讨

2020-10-17张春梅田艳徐岩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20年9期
关键词:喹诺酮脏器类药物

张春梅 田艳 徐岩

作者单位:110042 沈阳,沈阳二四五医院药剂科

喹诺酮类抗生素具有广谱、强效抗菌等特点,其作用机制为与细菌的拓扑异构酶特异性结合从而抑制细菌复制[1],对多种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临床应用广泛。此外,喹诺酮类抗生素不产生交叉耐药性,细菌耐药率较低[2]。但在临床治疗中发现,喹诺酮类药物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3]。因此,笔者收集并分析我院近5年来出现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病例资料,以便为此类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借鉴。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我院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引发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成年患者;符合喹诺酮类药物适应证,有用药指征;无联用其他类型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均为单一系统不良反应,无两个及以上系统不良反应同时存在;资料完整;经治疗炎症反应消除。排除标准:年龄>75岁及<18岁患者;有药物过敏者;资料不完整者;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具有与药物不良反应相似临床表现而对本研究有干预性疾病者,如肝肾及呼吸、消化、泌尿、神经等系统疾病;死亡病例。结果共纳入920例,其中男553例、女367例;年龄18~75岁,平均(52.5±6.4)岁;疾病类型,呼吸道感染302例、泌尿系统感染235例、消化道感染212例、外科手术后感染114例、其他感染57例。

1.2 研究方法 记录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用药途径和不良反应累及的脏器等,并以年龄进行分组研究,其中年龄≥60岁为老年组,<60岁为中青年组。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和处理数据,本研究以描述性统计分析为主;计数资料以构成比或率表示,涉及到组间比较时采用χ2检验或行乘列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总体情况 920例患者中,中青年组586例(63.7%)、老年组334例(36.3%)。给药途径:口服374例、静脉505例、肌内注射41例。药物种类:左氧氟沙星占比最高,依诺沙星占比最低。不良反应最常累及神经系统,表现为头晕、头痛等;其次为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此外,还可累及呼吸系统(呼吸窘迫、呼吸困难等),以及诱发变态反应(皮肤瘙痒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人群在不同给药途径、药物种类、累及脏器中的性别和年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疾病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呼吸道感染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最多,而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中左氧氟沙星出现不良反应最多,见表2。

2.3 中青年组与老年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分析 中青年组与老年组不同给药途径和应用药物种类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3。中青年组和老年组不同疾病类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中青年组和老年组药物不良反应累及脏器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见表4。中青年组和老年组不良反应出现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中青年组不良反应恢复时间短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见表5。

3 讨论

喹诺酮类抗生素最早用于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对尿路感染和前列腺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目前,喹诺酮类药物广泛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以及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性用药。喹诺酮类药物临床耐受性良好,安全性相对较高,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多于用药2~4 d后出现[4]。不良反应常发生于神经、消化和呼吸系统,也可诱发变态反应。呼吸系统不良反应多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变态反应多见四肢皮疹、皮肤瘙痒或水肿以及过敏性药疹等,而药物光敏反应易诱发皮疹和瘙痒[5]。

本研究对我院920例接受喹诺酮药物抗炎治疗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给药途径中静脉给药诱发的不良反应比例高于口服给药;不良反应累及的脏器中神经系统最常受累,患者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疼和失眠乏力,引发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机制与药物抑制γ-氨基丁酸受体活性有关;药物应用种类中,左氧氟沙星的应用和不良反应发生比例均最高,依诺沙星引发不良反应比例最低(可能这与此类药物应用较少有关);患者的年龄分布结构显示,中青年组患者数量多于老年组,这与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反应相对低有关;中青年组与老年组不良反应累及脏器构成比和不良反应恢复正常时间存在差异,这与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器官和系统出现衰退有关。本研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62.8%为药物超量使用,其他原因与患者自身神经系统或心脑血管基础疾病有关;不良反应转归数据显示,多数患者经干预后治愈或好转,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

为了降低喹诺酮类药物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治疗前尽量完善患者相关检查,依据药物敏感性试验严格按照抗菌谱选择药物,提高治疗效果[6]。②严格掌握各类药物的适应证,在保证用药安全基础上,合理选择多种药物联合应用,以协同发挥联合用药的最佳治疗效果,喹诺酮类药物可与大环内酯类药物、β-内酰胺类等药物联用,药物之间无拮抗作用,可协同发挥药物之间的治疗作用[7];喹诺酮类药物联合茶碱类药物,可减轻神经毒性不良反应[8]。③避免药物禁忌:因喹诺酮类药物对儿童骨组织有损伤,因此,儿童不适宜应用此类药物;此外,妊娠及哺乳期女性禁止使用本药物。④钙离子和镁离子可降低此类药物的代谢和吸收水平,临床应用时应错时给药[9]。⑤严格把握药物使用剂量:伴有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应适当减少药物用量[10]。

表1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总体情况

表2 不同疾病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例)

表3 中青年组与老年组不同给药途径和应用药物种类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例)

表4 中青年组与老年组不同疾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和不良反应累及脏器情况(例)

表5 中青年组与老年组药物不良反应出现时间及恢复正常时间比较(h)

综上所述,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效果确切,临床应用广泛,但不良反应和耐药性同样需要引起关注。在药物的临床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制定合理用药方案,加强用药过程中的监测,可有效防止药物不良反应,实现安全、合理用药。

猜你喜欢

喹诺酮脏器类药物
多肽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评价
新型铁碳微电解材料去除喹诺酮类抗生素研究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研究他汀类药物联合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
多脏器功能衰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基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评析新冠病毒致多脏器损伤作用及中药干预作用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