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柔性管理:优化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思路

2020-10-12王玲

现代企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管理手段道德教育党风廉政

王玲

党风廉政建设是加强共产党形象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党的现代化建设的有效策略。从唯物辩证法看,堵与疏、刚与柔是党风廉政建设中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这两种思路之间并无优劣、对错之分,刚性管理理念以管理、强制、约束为主,能够规范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工作方式、行为习惯等;柔性管理理念以疏导、沟通、引导为主,能够将外在的道德要求、组织纪律、价值信仰等内化为党员干部的思想意识。在党风廉政建设中,不仅要重视强制、约束、灌输等刚性管理手段,还应以柔性管理理念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倡廉、全面从严治党的契合度。

一、从人的需要出发创新党风廉政建设思路

党风廉政建设是增强党组织的纯洁性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的重要保障。在党风廉政建设中不仅要重视制度建设、奖惩及问责机制建设等,还应充分考虑党员干部的思想及心理需要等,提高党风廉政教育的思想效果。所以,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应树立柔性管理理念,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实践,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和政治信仰。

1.人的需要:柔性管理理念的理论依据。人的需要是人的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人都是围绕自己的需要展开行动的。同时,人的需求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只有充分满足和不断发展人的需要,才能更好地调动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激发人的主体性为手段的管理理念。从柔性管理理念看,只有很好地关注人的思想、需要、信仰等,才能更好地实现特定的管理目标。显然,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的动机、需要、价值和发展等为出发点,以道德教育、文化熏陶、榜样示范等为手段的管理理念及模式。从总体上看,柔性管理具有隐性化、个性化、动态化等特征,往往能够创造润物细无声、四两拨千斤的管理效果,被广泛用于企业管理和教育管理等现代管理活动,成为推动管理改革和提高管理质量的重要方式,也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许多新启示。

2.从人的需要出发创新党风廉政建设思路。从价值功能上看,刚性管理理念以外在的法律强制、制度约束、奖励惩罚等开展管理活动,能够收到立竿见影的管理效果。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有关部门以完善问责机制、堵住制度漏洞、加强监督检查等刚性管理手段整治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不良作风,如针对实际工作中的作风浮夸、脱离群众等现象,党中央制定了“八项规定”、“六条禁令”的制度要求,有效遏制了党政机关内的不良风气和贪腐行为,使党内风气和政府作风焕然一新,收到立竿见影的党风廉政建设效果。在党风廉政建设中要将政策法规、组织纪律、政治要求等内化为党员干部的价值认同,还需要思想疏导、说服诱导、政策宣教等柔性管理手段。党风廉政建设实践也表明,从党员干部的情感体验、心理需要、思想观念等出发,以柔性管理方式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党员干部对反腐倡廉、作风整治的情感接受度。

所以,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应以党员干部的心理需要、情感体验、利益诉求等为重要前提,以情感熏陶、思想交流、观念引导等方式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实践,建构以人的需要为中心的党风廉政建设机制。

二、以道德教育优化党风廉政建设效果

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目标就是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人格理想,改变少数党员干部的道德失范、懒政惰政等问题,提高党组织的行动力、向心力等。其中,道德教育是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柔性管理手段,它能够将行政伦理、政治原则、党的宗旨等融入党员干部的思想和灵魂。所以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应树立柔性管理理念,以“润物细无声”的道德教育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廉政意识等。

1.道德教育:党风廉政建设的柔性管理方式。道德是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协调社会及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兼具培养个体理想人格、提升个体生命境界等精神和信仰功能。从管理理念上看,法律规制是一种依靠外在强制力的刚性管理手段;道德教育是一种与法律规制相对应的、以道德良心、道德评价等为手段的柔性管理方式。法律规制和道德教育之间是相互对应的,管理效果也不尽相同,并无孰优孰劣之分,其中,道德教育体现了柔性化、隐性化的柔性管理思维,能够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培养人格理想等能够收到润物细无声的管理效果。所以道德教育被广泛用于企业管理、组织建设、家庭生活等社会实践之中,成为增进价值共识、维护内部秩序的重要手段。

2.以道德教育优化党风廉政建设效果。马克思说过,理论可以转化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但这种转化是有前提条件的,即理论不仅要是科学的、彻底的,还应当为人民群众所理解和认同,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精神信仰和价值理想。这些说明在党风廉政建设中仅靠法律规制、纪律约束是不够的,只有将清正廉洁的为官准则、为民服务的政治信仰、克己奉公的行政伦理等内化为党员干部的信念、信仰和追求,才能从思想根源上解决作风不正、与民争利、欺上瞒下、作风慵懒等问题。道德教育是一种以改变个体的道德认识、观念、情感及信仰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它能够由内而外地塑造人的道德人格和精神世界,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充分的伦理基础和道德支持。

所以应将道德教育作为创新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方式,提升党员干部的道德人格、廉政意识、自律意识等。比如应当将基层黨员、党员干部等作为道德教育重点,开展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行政伦理教育,将道德及纪律要求转化为生动真实的廉政案例和道德故事。再如应当在各行业、各领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通过党报党刊、新闻网站、自媒体平台等宣传反贪治腐思想,通过学校教育、党员培训、群众路线学习等开展行政伦理教育,通过党风建设评选、廉政文化创建等方式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要以贴近基层干部的日常生活、工作实践的内容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提高诫勉谈话、党课学习、廉政述职的教育效果。

三、以廉政文化优化党风廉政建设的文化生态

文化熏陶是一种柔性化的、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也是开展柔性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廉政文化营造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党员干部的内心世界,提高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廉政自律能力等。所以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应当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以廉政文化营造清正廉洁的文化环境。

1.以文化人:党风廉政建设的柔性管理手段。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精神和思想财富,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组织管理中组织文化建设、组织价值观培育等都是开展柔性管理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手段。廉政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廉政实践和政治建设中形成的、与廉政建设密切相关的精神、思想和心理文化,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在几千年发展中形成了以正身自律、慎独自省、廉洁从政、克己奉公等为重要内容的廉洁文化,这些廉洁文化是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的重要资源,比如戒奢以俭、宁静致远、清正养廉、慎独慎行的修身思想,先公后私、鞠躬尽瘁、执事以敬、以身作则的从政思想等,这些都深刻影响了国人的社会心理和民族性格,成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廉政文化建设就是以思想渗透、文化熏陶等柔性化方式影响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信仰等,进而实现以文化人的党风廉政建设目标。显然,廉政文化建设是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柔性管理手段,能够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

2.以廉政文化建设培育清正廉洁的文化生态。在多元文化并存的转型期,各种非主流文化有所抬头,这些消极文化影响着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弱化了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性。所以应当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方式,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等功能。首先,完善廉政文化体系。应当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要内容的廉政文化体系,不断提高廉政文化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提升廉政文化的价值引导力、情感渗透力。比如应当将克己奉公、知足常乐、清正廉明等传统政治观念融入廉政文化体系,实现廉政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有效衔接;应当将公正执法、公开透明、依法执政等法治文化融入廉政文化体系,实现廉政文化与法治文化的无缝对接。此外,应当发挥廉政文化的文化渗透、文化熏陶、文化育人等功能,推动廉政文化宣教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实现廉政文化的全方位渗透,在全社会营造知廉政、信廉政、践廉政的廉政文化环境。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党风廉政建设实践活动,如廉政建设标兵评选、廉政教育模范评选、廉政单位评选等活动,在党风廉政实践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清正廉洁的文化氛围,消解利己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负面文化的不良影响,培育清正廉洁的廉政文化生态。最后,应以廉政文化批判贪腐文化、享乐文化、慵懒思想、形式主义等,提高廉政文化在政治文化生态中的话语权。比如应当推动廉政网络文化建设,以克己奉公、清正廉洁、慎独修身的廉政文化占领主流网络媒体,提高廉政文化在网络空间中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使全体社会成员能够自觉认同廉政文化、自觉同各种贪腐行为和不良作风做斗争。再如应当有目的地设置党风廉政议题,以党风廉政建设新成就引领网络舆论的发展走向,提高廉政文化在網络舆论中的话语权。

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惩治腐败、制度约束、从严治党等刚性管理手段能够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道德教育、文化建设、人文关怀等柔性管理手段能够收到久久之功。所以,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应坚持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不仅要整治不良作风、严惩腐败行为,还应当以人的需要、道德教育、文化建设等为重要出发点,以柔性管理方法创新党风廉政建设。

(作者单位: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猜你喜欢

管理手段道德教育党风廉政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一岗双责”
淮委召开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环境管理手段变化的经济因素体现
高校学籍管理问题探析
如何有效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业务水平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三不”与“三无”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落实“两个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