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对高等院校艺术教育运用少数民族艺术资源的思考

2020-10-09曾可心

艺术大观 2020年11期
关键词:艺术教育高等院校

曾可心

摘 要:少数民族艺术资源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民族文化资源,包括民族音乐、地方美术、民族舞蹈等很多民族艺术资源。这些民族艺术资源是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和传承,通过运用少数民族艺术资源在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还可以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民族文化,产生民族自豪感,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需要继承和发扬的民族文化有很多种。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传统艺术逐渐消失,我们应该注意保护传统文化,让少数民族艺术资源走进高等院校,从而得到传播和发扬。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艺术资源进行概述,阐述少数民族艺术资源在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中应用的重要性以及应用分析,旨在为我国民族艺术传播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等院校;艺术教育;少数民族艺术资源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1-00-0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艺术逐渐失传,从而导致民族文化逐渐衰落。对于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来说,民族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信仰,只有拥有信仰才能够壮大我们的国家。在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中运用少数民族艺术资源可以拓展学生对少数民族艺术的认知,从而实现民族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并进行传播下去,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我国悠久的历史少数民族文化而骄傲。那么,少数民族艺术包括哪些方面呢?在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中运用少数民族艺术资源又有哪些作用呢?下面让我们共同来进行分析。

一、少数民族艺术资源概述

(一)少数民族艺术资源种类

我国拥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55个,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少数民族艺术包括民族舞蹈、民族歌曲、民族绘画、民族手工艺品、语言文字、民族服饰、民族礼仪等。我国少数民族的艺术种类多种多样,具有长时间的历史沉淀,是民族文化的瑰宝,特别是边远地区的云南、四川、贵州等少数民族艺术发展特别好,拥有非常多的少数民族艺术资源,包括一些传统节日、民族舞蹈等。少数民族能歌善舞,民族服饰各异,通过不同的民族服饰可以了解当地风俗人情。少数民族的绘画艺术也是比较有特点,比如云南的绝版木刻版画、贵州的墙体绘画等,都非常有民族特色,具有民族艺术文化傳承的价值。很多民族也有自己的民族歌曲,比如藏族歌曲、蒙古族歌曲、山歌对唱等,通过民族歌曲能够传递民族文化,对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二)少数民族艺术资源应用于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艺术教育主要是指通过学生对艺术的表现能够感受其中的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品鉴,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当教师将少数民族艺术资源应用于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中时,学生可以通过民族音乐对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文化等进行了解,也能够通过歌词和曲调去了解民族文化,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少数民族歌曲的认识,从而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学生还可以通过对该少数民族地区的舞蹈进行观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去学习少数 民族舞蹈,从而增加学生的舞蹈技能,还可以对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进行了解,掌握少数民族舞蹈动作和舞蹈技巧,从而在舞蹈中感受少数民族生活习惯特点,可以促进对少数民族的了解。通过少数民族服饰可以了解其传统文化,在过节时需要穿特定的服装来表达特定的含义,比如蒙古族男士穿着长袍和围腰,妇女穿高领衣服,头戴玛瑙,这都是蒙古族服装的特色。我国少数民族艺术种类多种多样,艺术资源丰富,在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中进行引用可以让学生们对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以及对民族艺术的认识。学生还可以学习民族艺术,包括歌曲、舞蹈、绘画等,为弘扬民族文化而付出努力。我国的少数民族艺术虽然种类丰富,但是传播很少,不是艺术市场的主流,需要高等院校艺术生进行学习和传承,防止民族艺术的消失。[1]

二、少数民族艺术资源在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中应用

(一)美术教学运用少数民族艺术资源

美术是民族艺术资源中的一种,教师可以在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中以幻灯片或者图像、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示,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观,让学生对民族美术艺术具有更加深刻的认知,通过学习和传播,将民族美术艺术进行发扬光大。比如唐卡艺术,是藏族的绘画形式,是通过彩缎装裱后进行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是藏族特有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具有浓烈的宗教色彩,绘画颜料都是金银珠宝、钻石玛瑙等非常珍贵的物品制成,色彩艳丽夺目,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的制作程序非常的严格且复杂,必须经过专业绘画师父指导才能够完成制作。在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中可以进行唐卡网络图片展示,教师进行讲解历史文化传统,从而让学生对藏族绘画艺术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请专业的绘图师傅来为同学们讲解唐卡的制作方法,从而让同学们在实践中了解藏族文化,并学习制作唐卡,将此种绘画制作手艺传播下去。

(二)音乐教学运用少数民族艺术资源

音乐是少数民族艺术传承的过程中非常受到欢迎的艺术形式,因为大部分人都喜欢唱歌,但是少数民族音乐却很难传承下去,因为语言是最大的阻碍。但是听众可以根据歌曲的旋律以及演唱者的情绪状态来判断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内容,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网上充斥着大量的信息,学生也可以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来获取民族歌曲信息,明白歌曲表达的意思。例如《不要怕》这首歌是彝族的民谣,整首歌曲都是用彝族语言进行发音,在2012年中国好声音中由吉克隽逸把这首歌曲带到了观众的面前,让大家对少数民族歌曲有了更多的了解。其实这首少数民族歌曲是由彝族音乐人莫西子诗创作的,主要表达在面对任何困难时都不要怕,勇敢面对一切困难,从而表达出彝族人民的勇敢,这首歌也可以激励那些正处于困境中的人们,战胜困难,从阴霾中走出来。通过对少数民族歌曲的介绍和学习,让更多人热爱少数民族歌曲,从而发挥传播民族文化的作用。

(三)舞蹈教学运用少数民族艺术资源

舞蹈是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传播中非常流行的一种形式,各种舞蹈在艺术院校都有教授,比如蒙古舞、藏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等,从舞蹈中能够体现当地原住民的生活文化和风土人情。以蒙古舞为例,蒙古舞是蒙古族舞蹈,因为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是游牧民族,民风彪悍,性格豪迈,因此蒙古舞展现了蒙古族人民的豪迈气概,舞蹈动作大开大合,非常舒展,让人观看起来就心情放松、愉悦,通过对蒙古舞的了解和学习,能够让学生对蒙古族的文化及人物性格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有利于民族艺术的传播。[2]

三、少数民族艺术资源在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中应用的思考

在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中运用少数民族艺术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对不同民族的艺术形式进行学习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少数民族艺术是具有历史沉淀和民族文化特色的,具有深刻的文化底蕴,通过对少数民族艺术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更加充分地了解,从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之一,为我国拥有如此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感到自豪。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也有不同的艺术作品,很多地区有自己语言的民族歌曲,或用于表达爱情,或用于表达人们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也有歌颂祖国大好山河的歌曲,学生通过对少数民族歌曲的了解,有助于理解当地风土人情。少数民族人们民风淳朴,通过传播少数民族艺术能够将这种淳朴的民风带到校园中,从而让学生们受到精神上的洗礼。不同的地区也有自身的戏曲,比如河北梆子、东北二人转、天津快板、河南豫剧等。以上都是民族艺术的表现形式,通过将少数民族艺术资源运用于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中,有利于民族艺术文化的传播和发展。[3]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艺术资源在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中应用是非常重要的,不但能够拓宽学生的见识,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进行少数民族文化的继承和传播,从而不让民族文化衰落甚至消失。文章从美术教学、音乐教学以及舞蹈教学三方面来介绍少数民族艺术资源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从而引发人们对民族艺术的思考,在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中使用少数民族艺术资源有利于对民族文化的傳播,也有利于进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从而让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大放异彩,建立民族文化自信,发展国内民族文化,使其大放异彩,旨在为我国民族文化继承和传播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洁.对高等院校艺术教育运用少数民族艺术资源的思考[J].中国论文联盟,2011(01):205.

[2]王强.高职院校支持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当代转化的实践与策略[J].中国民族博览,2020(03):78-80.

[3]向谧.少数民族音乐素材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探讨[J].北风音乐,2019(22):110-111.

猜你喜欢

艺术教育高等院校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